2023年干到6000亿,董明珠每年再造一个新格力底气何在?

近日,在格力内部会议上,铁娘子董明珠再提新目标:到2023年实现营收6000亿元。

2023年干到6000亿,董明珠每年再造一个新格力底气何在?

格力2017年营收大概是1483亿元,到2023年实现营收6000亿元意味着增长到去年的四倍多,也就是最近五年要增收3倍,差不多一年创造一个新格力,这样的目标显得有些放卫星。

毕竟,董明珠再有野心,格力在空调业做得再好,但是一来空调行业的市场增长已经接近天花板,二来这个行业还有很多竞争者在瓜分蛋糕,美的、海尔,以及众多外来的品牌,随着价格战白日化,利润空间也不多了,特别是最近,有“价格屠夫”之称的小米,也加入了空调行业,发布了智能空调。仅仅在空调业这个领域里去找收入,实现董明珠这个宏伟目标是不太现实的。

但是董明珠发出了豪言壮语:市场就是需要我们去抢占的,勇于争取,才能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

强调收入目标,或许与格力的五百强愿景有关系。2015年,格力成为500强企业,不过2016年以后格力就不再是世界五百强,最近董明珠再次放出豪言:“格力不能进世界500强不等于没有实力,进了500强也不一定说明有实力,格力在空调领域拥有的核心技术是世界上最多的,在这个行业当之无愧是老大。”

说是这样说,董明珠对于格力收入还是很有追求的,世界500强不是目标,但只要收入做得好,进入世界五百强也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2023年干到6000亿,董明珠每年再造一个新格力底气何在?

一方面,格力在技术上进行布局,确保自己在空调领域的优势位置不被取代。7月31日,格力电器电机与控制院士工作站和建筑节能院士工作站在格力电器总部举行揭牌仪式。格力电器请来了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饶芳权和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共同推进电机和建筑节能领域的技术攻关。董明珠希望通过格力院士工作站,发挥产学研一体化的力量,达到两点目标:其一是力将依托院士工作站这个平台,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产品创造能力,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为消费者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其二是培养出十位自己的院士,十位真正有创造实力的院士。

2023年干到6000亿,董明珠每年再造一个新格力底气何在?

另一方面,格力也在不断探索多元化经营。

被董明珠看好的项目有很多众多,包括手机、芯片、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这次院士工作站的成立,也部分是为了加强智能设备研发的实力。但是,除了智能装备已初见成效,格力目前在其他领域还未取得什么成就。近期,董明珠投资珠海银隆的多元化拓展还引来了风波。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集银隆钛核心材料、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备、智能储能系统、纯电动整车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球综合新能源产业集团,总部位于珠海。2016年底,格力曾出手收购银隆但未成功,之后董明珠个人入股银隆,并几乎投入了“全部身家”(先后投入超过10亿元),还拉来了好友王健林等人的支持。然而2018年以来,珠海银隆就陷入拖欠货款、骗补、停工、裁员等负面消息的旋涡之中,而其南京产业园在也7月一度陷入了被法院查封的“罗生门”。 未来,银隆如何面对这一系列难题呢?董明珠站出来做了正面回应,认为这些负面情况不会影响到银隆的发展,她自己对银隆的前景还是充满信心,因为银隆的蓄能技术是它的硬实力。格力方面也表示,对银隆的投资是董明珠个人行为,银隆目前陷入困境并不会影响到格力智能设备的销售。

对格力来说,在短时间内为6000亿元增长目标找到强大的支撑,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如果真能实现,也算得上是一个商业史上的奇迹。那么董明珠是否能否披荆斩棘,再创辉煌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