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趙縣農民秋末高搭戲台唱「禁花戲」野台子戲實爲當地鄉村特色

河北趙縣過去有種植棉花的習慣,有些村莊為防止群眾過早檢抬殘棉,常在秋末演唱“禁花”戲。演戲多由村中富戶倡導,花銷主要由全村村民集資負擔,實際上是村裡的集體娛樂活動。演戲時,在村郊高搭臨時戲臺,臺前用葦蓆搭起罩棚,高五六米,長達數十米。集中全村人家的大車細車排列在戲棚兩側,供婦女幼童在車上觀看,男子則站在罩棚下翹首觀看。情景很像魯迅先生描寫的村戲,這種演野臺子戲的做法實為當地鄉村特色。1950年後,由於一些村如誥家莊、範莊、沙河店、各子村等蓋起禮堂,“春分戲”“禁花戲”都商業化了。

河北趙縣農民秋末高搭戲臺唱“禁花戲”野臺子戲實為當地鄉村特色

趙縣種棉花歷史悠久。舊志載:“光緒十七年,大旱,種棉者獲厚利”。民國時期,棉花是趙縣的主要經濟作物,俗稱笨花。鐵凝寫過的“笨花、洋花都是花,笨花產自本土,洋花由域外傳來。”寫作背景即為趙縣。

河北趙縣農民秋末高搭戲臺唱“禁花戲”野臺子戲實為當地鄉村特色

1936年,趙縣棉花播種面積達37萬餘畝,佔耕地面積的五成左右。畝產籽棉100公斤以上,皮棉除滿足紡織外,完全外銷出口,稱“西河棉”。當時縣城經銷皮棉的商號多達數十家。山西人將嶄新的“洋錢”從外地整箱整箱地運來,經營“吉逢厚、“晉通”等花店。可見當時趙縣棉花市場的繁榮。

河北趙縣農民秋末高搭戲臺唱“禁花戲”野臺子戲實為當地鄉村特色

趙縣人愛熱鬧,為祝賀農業豐收,一年裡至少唱兩出大戲,一是在春分前後唱“春分戲”。再就是“禁花”(棉花)戲。而且趙縣也有唱戲的條件,全縣成立了許許多多的戲班子,都是十分有名的。像秧歌戲,名演員有梨村的“活要命”;大琉璃的“小麻糖”;馬莊的“蹶尾巴虎”。此外還有韓村的東路哈哈腔,湧現出“大蜜桃”周老蜜、“小旋風刀馬”周臘月等名角。北王村的“翠華班”亂彈以及泥溝絲絃等也頗具影響力。

河北趙縣農民秋末高搭戲臺唱“禁花戲”野臺子戲實為當地鄉村特色

“泥溝絲絃劇團”不用請外援,就是一臺戲。當地好多劇團演員都是東村一個西村倆湊的班子,獨獨泥溝村是個例外。泥溝絲絃以高亢嘹亮、粗狂蒼勁、韻味細膩委婉、真假聲結合巧妙著稱,故有“三里地外聽絲絃”的說法。絲絃戲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最火的時候,村裡能登臺的演員就有七、八十人之多,20多個戲箱,光箱官兒就有四五人。

每次演出,接戲的村子都要派20多輛膠皮大車來接箱接演員。鳳冠、官帽裝在帽籠裡靠人挑肩擔。拉箱的馬車載著演員們和行李捲,浩浩蕩蕩就出了村,場面十分壯觀。泥溝絲絃能演像《煤山》、《金鈴記》、《調寇》、《紀陽關》等20餘出傳統大戲。趙州鄉間就有“紡花織布唱秧歌,耪地扶犁哼絲絃”的俚語。

河北趙縣農民秋末高搭戲臺唱“禁花戲”野臺子戲實為當地鄉村特色

再說北王村的亂彈。它始於清光緒十九年。本村吳老舍組建的亂彈“翠華班”,在當時趙州轄區(轄高邑、柏鄉、臨城、隆堯、寧晉五縣)紅極一時。演出的傳統劇目主要有《煤山》《西岐州》《粉妝樓》《盤腸戰》《黃飛虎反五關》、《朱洪武弔孝》《楊金花奪印》《李翠蓮大上吊》等,戲班子早中晚一天三開廂,連唱七天不犯重。

河北趙縣農民秋末高搭戲臺唱“禁花戲”野臺子戲實為當地鄉村特色

北王村戲班子中生旦淨末醜各個行當齊全,龍袍風冠、官服髯口、長靠短刀應有盡有,那可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老人們說,過去村裡玩意少,主要靠唱戲取樂。舞臺上演的是戲,可戲本講得是千古的道理,有教化功能,唱戲不光是圖熱鬧,更重要的是以戲教人明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