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降大雨,贺兰山各景区道路关闭,西夏区启动防汛应急预案!

今天12时许

银川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银川市气象台2018年08月06日12时16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目前贺兰山沿山马莲口北已出现50毫米以上降水,预计今天下午到夜间贺兰山沿山椿树口以北地区仍有80毫米左右降水,请政府及相关部门注意做好预防。

说下就下,

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不一会儿,

就已成“海”。
突降大雨,贺兰山各景区道路关闭,西夏区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当天15时许,宁夏国土资源厅与宁夏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三级预警(黄色预警):宁夏气象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三级预警! 

目前,贺兰山沿山银川、石嘴山段,中卫市海原县南部、固原市西部和南部等地出现雷阵雨或阵雨天气,部分乡镇出现了短时强降水。 

预计6日下午到7日白天,贺兰山沿山、中卫市南部、吴忠市东南部及固原市等地的将有30到5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  

为此,宁夏国土资源厅与宁夏气象局8月6日15时00分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三级预警(黄色预警)。  

预计6日下午到7日白天,上述地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请注意防范。

贺兰山沿山大雨
突降大雨,贺兰山各景区道路关闭,西夏区启动防汛应急预案!​8月6日下午13:00点左右,贺兰山沿山突降大雨,其中贺兰山马莲口沟、2号导洪沟降雨量达到50毫米,并有小量洪水流下。

西夏区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镇北堡镇,对贺兰山沿山所有过水路面、景区等进行逐个巡查,并立即启动西夏区防汛应急预案,西夏区镇北堡镇、民政局、农牧水务局、消防大队、交警二大队等部门按照方案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目前,出动铲车、挖机等机械14辆在贺兰山沿山过水路面等待抗洪抢险,各景区以及通往景区的镇苏路、新小线路已全部关闭。 

同时根据贺兰山雨情,实时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汛情:贺兰山沿山降水量已超50㎜!
突降大雨,贺兰山各景区道路关闭,西夏区启动防汛应急预案!​8月6日11时40分,贺兰山沿山突降暴雨。至13时,贺兰山马莲口北一带累计降水量超过50毫米,小口子沟、大口子沟等多条山洪沟道来洪,小口子沟最大洪峰流量为15立方米/秒,大口子沟最大洪峰流量为5立方米/秒。  

汛情发生后,银川市防汛办已赶赴沿山一线值守巡查。新小线、滚苏路过洪后,已通知路政、交警部门对过洪路段实行交通管制,通知沿山景区撤离游客。  

据气象预报,贺兰山沿山将出现80mm以上降水,洪水有加大趋势。市水务局与气象局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信息。市防汛办将密切注视雨情、汛情发展变化,及时传递信息。  

温馨提示:截至2018年8月6日14时30分许,国道G110线K1195+850m处(长青过水路面)受山洪影响,道路全部封闭。

话说,明天就立秋了。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末伏夏尽,凉风渐至。

来看,未来几天银川天气情况。

最高气温29度,

并以多云和小雨天气为主。
突降大雨,贺兰山各景区道路关闭,西夏区启动防汛应急预案!​ 一起来看宁夏全区的天气情况。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未来十天受东移扩散冷空气和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我区多对流性天气,其中6日-7日、10日-11日和13日-14日全区有雷阵雨或阵雨。 

夏日强对流天气常易出现在午后、傍晚和夜间,因此新一周里这几个时段雨水依然频繁光顾,市民最好随身带把伞,免得被阵雨打个措手不及。  

具体预报如下:  

今天夜间,全区多云有雷阵雨或阵雨;  

8月7日,全区多云有雷阵雨或阵雨;  

8月8日,全区多云,贺兰山沿山、吴忠市东南部、中卫市南部及固原市西南部有雷阵雨或阵雨;  

8月9日,全区多云,贺兰山沿山及固原市西南部有雷阵雨或阵雨;  

8月10日-11日,全区多云有雷阵雨或阵雨;  

8月12日,固原市多云大部有雷阵雨或阵雨,其他地区晴间多云;  

8月13日-14日,全区多云有雷阵雨或阵雨。当然,关于立秋,小编还想多说一些:


突降大雨,贺兰山各景区道路关闭,西夏区启动防汛应急预案!​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我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就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立秋只是进入名义上的秋天,气象学以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降到22摄氏度以下作为秋季开始,按这个标准,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各地天气依然很热。  

“立秋处在中伏和末伏之际,暑气仍存,天气不会马上凉爽起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此时节,公众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  

立秋不仅是一个重要节气,也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时至今日,我国民间仍有在立秋这天“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一夏无病三分虚”,李艳玲提醒说,经过苦夏的煎熬,人们的脾胃普遍较弱,所以不可大补,如果盲目大量、过量进补,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很可能无法承受,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食后饱胀、腹胀腹痛等问题。因此,贴秋膘之前,最好把脾胃调理到位,可多食用润肺、生津、利湿、健脾的食品,如莲藕、薏苡仁、红小豆等,也可煮成粥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