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钢琴学琴误区-个人教学总结版

最近忙着布置工作室,更新慢了,心里总惦记着,熬夜写了一篇,总结下自己教学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的家长观念误区。

常见钢琴学琴误区-个人教学总结版

误区一:孩子初学钢琴,还不确定会不会一直学下去,钢琴价格高,能不能先用电子琴或者电钢代替?

首先,正规的学琴不能用电子琴或电钢代替钢琴,特别是儿童。

电子琴、电钢等产品和钢琴之间存在的明显区别,在于触键反馈和音色两个方面。

钢琴由于发声原理,琴键是有一定的重量的,孩子是需要一定力量来演奏,而根据不同的力度,琴键都会给手指一个反馈,通过不同的力度和触键方式,可以演奏出千变万化的音色和丰富的音乐层次。这种力度的训练和触键反馈的理解,对未来孩子钢琴弹奏水平的提高和理解作品情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而电子琴琴键是没什么重量的,孩子习惯电子琴后很难再适应钢琴的键盘力度而产生大量问题。电钢会用配重来模拟钢琴键盘重量,更接近真实的琴键,但距离钢琴的手感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更重要的是,电子设备发出的音色都是预录好的声音,电子琴基本只有一种音色,电钢少则3,4层,多则十来层,因为是预录好的,完全不需要自身手指的精准触键。Bella之前在琴行看到有用最顶级的三角钢琴取样声音且键盘与钢琴一模一样的电钢,但是价格也是极其昂贵的,甚至够买台不错的国产品牌的三角钢琴了。

Bella建议一旦决定学钢琴,还是要购买一台放家里联系,这样一来练琴方便,有助培养良好的练琴习惯,二来也会给孩子一个明确的信号,学琴是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哦!

误区二:孩子手指比较短,不适合学钢琴

这也是很多人的一个误区,理所当然只有手指长才能弹奏更宽的音域跨度。其实不然,真正影响弹奏跨度的是手指与手掌的伸张程度。经过训练的手,在用力伸张的时候,拇指与小指可以达到近乎180度,这比没有经过训练的手拥有更长的演奏跨度,并且在学琴前期,需要极端跨度(十度、十一度)的情况是较少的,即使遇到这种跨度是可以用分解形式即先后演奏的方式替代同时下键,所以手指长度并不是孩子学琴的决定因素。

误区三:学钢琴就是要会弹奏曲子,曲子弹对了不错音就说明学会了。

朋友圈前段时间老师纷纷刷屏一张图,名字叫:学生眼里的谱子和老师眼里的谱子。学生眼里的谱子就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音符,而老师眼里的谱子除了音符还有各种对音乐的处理。 Bella举这个例子是想说, "音乐"这个词其实包含了"音"和"乐"两部分。"音"是音高、音符,而"乐"则包含了演奏法、力度、表情等各类信息,这些信息都在乐谱上有所呈现。不错音、节奏准确,只能说明做到了基本要求,但是力度(强弱)呢?音色呢?情感呢?有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弹熟就把谱子背下来的模式,当老师具体指谱面上的某一处提问,学生一脸茫然,只知音而不明音乐,这种弹琴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哦。

音乐能力是个复杂的系统,钢琴的弹奏技术只是其中最基础的一个方面,我们当老师的都需要不断的去进修训练提升自己,孩子的音乐学习是可以伴随一生的,愿家长们不要再用会弹曲子这个粗陋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学习成果。

误区四:孩子练琴坚持不下来是因为没兴趣了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不想练了,这是所有的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孩子学琴,一开始接触能够弹奏出旋律的钢琴,肯定是有兴趣的,但我们必须承认,钢琴技术的成熟需要大量的练习,这是枯燥的过程,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时被音乐吸引的心情就会产生变化,但是否就是对钢琴失去兴趣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孩子是没有对事物成熟判断能力的,遇到困难很自然会想退缩,真正的原因是在逃避。这时候家长的鼓励和坚持就是解开难题的金钥匙,特别是学龄前,让孩子体会到坚持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功,将给予孩子未来上学后克服学习困难的极大信心。

误区五:孩子学业紧张后,钢琴课为文化课让路

Bella很理解现在的孩子们,我也是母亲,知道社会的竞争压力已经传导到孩子们身上了。但是不可否认,我也有学生是文化学习和钢琴学习都能够兼顾的很好的,这涉及到学习效率问题。钢琴学习也是学习的一种,是需要连续性的,经常缺课造成不固定的练习和学习方式,对技术的培养有很大的伤害,而且固定的课时是为了让老师能及时纠正孩子练习中的错误技术,以免养成了坏习惯难以改正。其实很多时候音乐是一种调节,在忙碌学习中能迅速缓解疲劳,这对孩子的学习效率是有好处的。我们对待钢琴课和文化课应一视同仁,合理安排时间不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