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干擾監測數據近百次 主犯稱「不知道是犯罪」

8月6日,針對環境空氣自動監測數據造假問題,生態環境部聯合山西省政府對臨汾市政府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這是自2017年1月之後,臨汾市再次被約談。

環保局長授意破壞監測數據

2018年3月底,生態環境部檢查發現,臨汾市6個國控空氣自動監測站部分監測數據異常,採樣系統受到人為干擾,並在查實有關情況後依法移送公安部。4月,公安部將案件移交山西省公安機關。山西省抓獲16名疑犯,並依法移送起訴。5月,榆次區法院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對涉案16人作出判決:主犯張文清被判刑兩年;主犯張燁、張永鵬分別被判刑一年。13名從犯中,負責監測站運維工作的原河北先河科技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崔勇勇、張安分別被判刑8個月和6個月;其餘11人分別處以拘役4至6個月,緩刑8個月至一年不等。

“6個站點都被幹擾,發現數據異常比較困難。”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說,經查,臨汾市環保局原局長張文清授意局辦公室原主任張燁和監測站聘用人員張永鵬,組織指使許冬等人故意實施破壞監測數據行為。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張永鵬組織人員通過堵塞採樣頭、向監測設備灑水等方式,對全市6個國控空氣自動監測站實施干擾近百次,導致監測數據嚴重失真達53次。這是一起有組織、有預謀的蓄意犯罪行為,且發生在公開通報西安市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案件之後,在黨中央、國務院三令五申要求確保環境監測數據準確真實之後,影響惡劣。

今年上半年,全國進行排名的169個城市中,臨汾市倒數第一,且與其他城市的差距較大。劉長根說,目前臨汾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用地結構和交通運輸結構都存在問題,必須“傷筋動骨才能改變局面”。

涉案者不知數據造假是犯罪

早在2017年1月,臨汾市政府因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惡化、二氧化硫濃度長時間“爆表”問題被原環保部約談後,臨汾市積極整改。但由於在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上收之前就存在數據不實等問題,2017年上半年全市大氣環境質量監測數據仍然不降反升。

生態環境部監測司副巡視員張京麒表示,在這種情況下,臨汾市委、市政府對過去存在的監測數據造假問題未汲取教訓,導致監測數據造假行為再次發生,且長時間沒有得到制止。山西省於2017年5月與各地市政府主要領導簽訂《環境監測數據質量責任書》,明確了具體責任和要求。“但臨汾市6個國控空氣自動監測站一年內被幹擾近百次,成為犯罪分子自由出入的場所,特別是曾經出現報案並對有關人員實施過拘留的情況下,仍未引起重視,未落實職責,責任書成為一紙空文。”張京麒指出,臨汾市關於防範和懲治環境監測數據造假警示教育嚴重缺位,對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臨汾市涉案的16名人員“上至博士、下至初中生,都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行為沒有正確認識,特別是涉案的市環保局辦公室原主任張燁竟然認為干擾監測僅僅屬於違規,不知道是犯罪。” 據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