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医药产业高增长 相关川股“同频共振”

8月6日,记者从四川省经信委获悉,2018年上半年,四川省医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3.30亿元,同比增长21.2%,较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67.90亿元,同比增长21.9%,较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20.3%,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超全国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金融投资报》记者梳理后发现,在医药类川股中,不仅与行业的发展实现了“同频共振”,而且还成为了行业的龙头企业。

科伦药业上半年净赚近8亿

科伦药业(002422)发布的2018年半年度业绩快报称,预计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77.92亿元,同比增长57.68%;实现净利润7.74亿元,同比增长202.1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34%,同比增长4.13个百分点。

公司方面表示, 2018年上半年,公司加强市场开拓以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使输液和非输液制剂产品销售量以及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同时通过加强生产管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使毛利大幅增加。特别是子公司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始全面达产,增加营业收入16.45亿元,同比增长69.69%,净利润 3.50亿元,同比增长548.06%。

公司启动了320余项药物的研发,其中,7个重要仿制药物连续获批生产,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在国内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 2项创新小分子药物获批临床,重组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进入临床Ⅲ期。 KL-A167启动临床Ⅰ期,重组抗VEGFR2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获批临床,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阿立哌唑长效微晶获批临床试验。

康弘药业(002773)预计2018年1-6月实现净利润2.80—3.50亿元,同比增长20%至50%。公司通过“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生物大分子蛋白药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全面构建生物药、中成药以及化学合成药的产业化技术。公司围绕临床发病率高、缺乏有效治疗方案、市场前景广阔的老年疾病、慢性疾病,以眼科、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核心治疗领域为主线,深入研发、创新。

泰合健康(000790)目前虽然尚未公布公司2018年上半年业绩,但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31.19%;实现净利润528.61万元,同比增长51.47%;实现扣非净利润368.25万元,同比增长8.66%。

公司在生物制药领域,坚持推广利卡汀,加强与各利卡汀中心的合作。在中西成药领域,坚持“广覆盖、纵深透、深挖潜”,儿感退热宁口服液进入2017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迈克生物营收利润双增长

2018年1-6月,迈克生物(300463)实现营业收入12.46亿元,同比增长47.82%;实现净利润 2.32亿元,同比增长20.18%;实现扣非净利润2.30亿元,同时比增长24.5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86%,同比增长0.62个百分点。

公司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产品的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包括代理销售国外知名品牌的体外诊断产品。其中,公司自产产品分为自产试剂和自产仪器,按照产品检测方法分类具体包含生化试剂、生化质控物、生化校准品、免疫化学发光仪器及配套试剂、血球仪器及配套试剂、血凝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检测产品等。

2018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进行产业和技术整合,建立了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血球诊断、快速检测、病理诊断、基因测序、生物原料技术平台,不断开展创新研究,增加新项目、新产品,以丰富和补足自产产品种类。公司全产业链布局已具规模,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加强。

经过资产重组实现了转型升级的贝瑞基因(000710),在2018年度半年度业绩预告中称,预计2018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1.5亿元,与去年同期亏损736.16万元(重组前)比较,扭亏为盈。

公司方面表示,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成后,公司主要业务转型为以高通量测序为基础的基因检测服务与设备、试剂销售。目前公司形成了贝比安系列、科诺安、全外显子组系列、全基因组系列、肿瘤昂科益系列、肿瘤早诊等多层次产品线,并在2000余家医院建立了检验所;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8项、已登记的软件著作权31项,拥有注册商标67个。

值得注意的是,蓝光发展(600466)虽然目前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但公司已将“3D生物打印+生物医药”作为“生命蓝光”的核心优势前沿产业之一,由蓝光英诺主导实施。目前建立了包括医疗影像云平台、生物墨汁、3D生物打印机和打印后处理系统四大核心技术体系,通过输出技术、输出标准、输出管理、输出模式,推动大健康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称,预计公司2018年半年度实现净利润5.50亿元到6.50亿元,同比增加约94%至129%;预计扣非净利润5.30亿元到6.30亿元,同比增加约96%至133%。

本文源自金融投资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