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时期的事情?

默默的金子


“湖广填四川”是清代往四川大规模移民的活动,因其移民大多来自湖南、湖北等地,故而被称之为“湖广填四川”。在明朝末年,由于农民起义和清军入关,造成当地人口大减、田地荒芜。

清代康熙皇帝即位后,为了恢复当地经济,不得不将大量外省人口迁入四川,以充实当地。

四川古称为蜀地,与重庆合称为巴蜀,在先秦时期曾经分别存在过古蜀国和古巴国。据《隋书.地理志》记载:隋炀帝大业年间,巴蜀地区有众200余万。至南宋时期,人口已经突破了1千万(《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但自公元1234年起,随着蒙古骑兵对四川的连续入侵,当地人口大量死亡,赋税下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经过明朝时期的恢复,到了明神宗万历6年(1578年)时,官府登记在册的四川人口(包括重庆)已恢复到300万。但由于明末的张献忠起义和清军入关等因素,巴蜀人口再次下降。《四川通史》记载的清世祖顺治18年时,四川在籍人口仅余1.6万户,总数不到10万人(一说为60万)。由于战后人户稀少,田地荒置,四川呈现出了“虎迹狼蹄多于人迹,千里幅员,大半黄茅白苇”的凄凉景象。

自明思宗崇祯年间以来,张献忠等部攻陷夔府、剑州,又屠巴州及通江、开县各地。李自成自汉中兵败后,也南攻剑门、梓潼、绵州、绵竹、温江等地,纵火焚毁新都。随后,清军入关。顺治3年,多尔衮遣豪格自陕西入川,征讨割据于成都平原的张献忠。清军所过,动辄焚城,屠戮流民,造成了赤地千里的惨状。



清圣祖(康熙)即位以后,深感四川人口凋零,赋税稀少。为了充实川地,他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向四川大举移民。为了鼓励迁移,清政府还推出了减赋和免税等措施。因此自康熙年间始,一直到乾隆年间,来自湖北、湖南、江西、广西、陕西、贵州、云南、山西等省的移民就开始涌入川地,尤其以邻近四川的湖北、湖南两省移民居多,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在今天的广安、邻水、开江、金堂、宣汉、岳池、彭水、潼南、铜梁、南充等地就分布着大量湖广移民的后裔,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已经完全融入巴蜀文化圈。


“湖广填四川”不仅使得四川经济从明末的战乱中得以恢复,还促进了人口增长。至清高宗乾隆41年时,四川人口已近800万,远远超过了整个明朝时期的四川人口;到清文宗嘉庆17年时,川地人口首次突破2000万大关。


中外历史


湖广填四川历史上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元末明初,历史背景是蒙古屠川之后四川人口经济在元朝一直没有恢复过来,这次移民大概有50万以上;第二次是发生在明末清初,历史背景也是因为大屠杀导致人口锐减,第二次移民超过100万。下面我们一一来看。

一、第一次湖广填四川的原因

我们知道四川号称是“天府之国”,自古就十分的富庶。特别是在南宋时期,四川的税收收入有时竟达到南宋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可见当时四川的富庶程度。当时四川的人口也超过1300万,有人甚至说有400万户2000万人。可是因为在南宋末年蒙古军队南下时四川等地抵抗十分激烈,给蒙古军造成重大伤亡。而进攻四川的又是比较凶残的蒙古大汗蒙哥,于是他举起屠刀大肆屠杀四川军民,仅在成都一地就屠杀了120万到140万人。经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四川人口由原来的1300万下降到只有60万到80万之间,四川也由“天府之国”变成了人间炼狱。此后在元朝统治期间四川人口和经济一直没有恢复,税收收入在全国处于倒数,成为全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

后来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先是徐寿辉部将明玉珍带领十几万军民进入四川,后明太祖朱元璋又大力推行江西湖广,湖广填四川的政策,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祖先正是那时从江西吉安移民到四川的。四川人口在这期间恢复到150万人,大部分的人口增长都是因为移民的增加,因此推断这次移民总体人数应该超过50万人。



总设计师邓小平

二、第二次湖广填四川的原因

在明朝末年四川人口恢复到了600万人,可是后来在张献忠、清军、吴三桂等势力的共同作用下人口又锐减到60万人。至于这次四川大屠杀的主要凶手现在还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是张献忠屠杀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清军屠杀的并嫁祸给了张献忠,个人认为这双方都有参与屠杀。反正不管是哪一种,其结果是四川又一次变成了人间炼狱。



康熙皇帝

后来康熙年间清政府又不得不推行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政策。不仅如此,全国许多其它地区都有移民迁徙到四川。这次的移民规模更大,人数超过100万。朱德总司令的祖先正是那时候从广东韶关迁徙到四川的。


朱德总司令

三、有四川是中国的幸运

此后四川人经过不断的繁衍生息,后来又重新成为人口大省,川渝未分家时人口更是突破了1亿。在抗日战争中成为大后方,300万壮士出川从军有力的支援全国抗战,为国家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还诞生了包括朱德、邓小平、刘伯承等人在内的一大批开国元勋。可以说中国有四川这块风水宝地真的是太幸运了。


执斧传播开天名


湖广填四川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元末明初至清朝中期湖广地区大规模持续移民到四川地区的历史事件。有时也特指清朝前中期官方组织的大规模移民四川,史料记载大约有一百余万人

这个事我们可以按时间轴来详细说明其背景和发生原因:

天府之国的兴起

春秋时期秦灭巴蜀,兴都江堰,开发成都平原,遂在在秦汉时期被誉为“天府之国”,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蜀汉时期设置堰官、盐官、锦官,大力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使得四川富庶一方。名扬四方的川盐、蜀锦就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

隋唐时期有“扬一益二”的说法,即全国的赋税扬州(江南地区)和益州(四川地区)是最多的。到了南宋,四川地区的人口接近一千万,税收占朝廷税收的三分之一!此为古代四川地区的巅峰时期。

元朝时期的凋敝

在宋金战争期间,金兵未能进入四川盆地,没有造成过多的破坏;但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宋蒙战争期间,战斗基本上是在盆地里进行的。蒙古军曾三次攻破成都,"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人口锐减,经济残破,到了元代四川地区的人口不足南宋时期的十分之一。

元朝是蒙古人统治,对外征伐不断,对内却不懂修养生息。终元一朝,除了必要的军用屯田以外政府没有组织的移民,仅有为数不多的自发性民间移民,故经济一直没有得到恢复。

明初的移民潮

元末红巾军起义,军阀明玉珍率众在四川地区建立了“大夏”,军队多为“湖湘”之人。彼时农民军拖家带口,除了十几万的军人以外,还有大量家属,以及一些无产无田的流民跟随。这是移民潮的开端。

后来朱元璋灭夏,但湖广地区的移民并没有停止入川,一直到永乐年间这一次移民潮才逐步减慢。据统计,元末四川地区有人口60余万,经过百余年的移民和休养生息,人口上升至约150万。此后人口一直在增长,至明末大约有400万人。

明末清初的浩劫

明末农民起义,军阀张献忠率众入川建立了“大西”,先后与明军、清军激战,史料记载“川人死亡过半”。清朝官方修订的《明史》中说张献忠入川后实施了大屠杀,当代史学家经研究后认为记载不属实。虽说如此,但持续二十五年的战乱还是对人口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到了清康熙年间,吴三桂谋反叛乱,攻入四川与清军鏖战七年,期间死伤无数。更为可怕的是随着战亡人数增多,逐步滋生了瘟疫病毒,当时疫病肆虐,耕地荒芜,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清朝官方组织的移民

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

为什么喜欢往四川迁徙?

四川为富庶之地,从秦到宋这一千四百余年间,四川(益州)一直为富庶之地,农业和手工业都很发达,曾有过千万级的人口规模。此为民生之本。

四川为避难之地,四川多山,自古以来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是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地,很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若治理得当可以割据自保,统一时一战定乾坤,很少会出现反复的混战。但宋元与明清为异族入主中原,反抗之激烈可见一斑!

为什么多为湖广人?

自古入川有两条路:由陕经山路入川或由楚经水路入川。

在古代,水运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对于移民而言,肯定是湖广地区最为方便,也利于大规模组织。

以上是我的一点见解,欢迎讨论!


归去来兮Roc


其实我对这个问题很好奇,因为我就是四川人,很确切的说历史上真的有“湖广填四川”这件事,这个可以从四川人的家族族谱上找到答案。我将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于“湖广填四川”的一些历史事件。

首先,我的太祖父那一代就生活在清朝,据说还在当地做个小官,曾祖父被抓过壮丁,打过淮海战役,腿被击穿后来被遣送回家了。那个时候对这些事情也不太感兴趣,当时还小所以没有细问。言归正传,我们说说“湖广填四川”的事情。明末清初受战乱的影响人口锐减,大家都知道“张献忠屠四川”,历史上也的确有这么一回事。当然他屠杀的人没有《明史》里面那么恐怖,史书说他杀了六万万人,也就6亿人,四川人几乎被屠杀殆尽。有人说是笔误,应该是六百万,我认为六十万都多了。

要知道张献忠手底下的人也就十来万人,怎么可能屠杀那么多,而且都是百姓,他杀那么多人,兵力如何补充,肯定被清朝抹黑了。张献忠屠杀的人基本都集中在成都和他活动的几个城市,四川也很大,要说全部屠杀是不可能的。张献忠毕竟是农民起义,对统治者来说这是个威胁。清朝不黑张献忠,万一有人效仿怎么办。反正把他写成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让百姓产生恐惧心理,让他们远离起义军,达到恐吓的作用。

四川历来就是地广人稀,本来没有什么人,明末清初又受到战争的影响,百姓死的死,跑的跑,土地荒芜,人口严重不足。所以,清朝就把湖广的人口迁移到四川进行定居垦荒,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我也不想看百度上面写的,就拿自己族谱上面的记载来说一说。我们这个家族,当然还有其他的家族,大多都是从康熙年间湖北麻城迁到四川的。时间大约康熙十四年,反正我们这个家族是这个时间段,虽然我只是看了一个大概,但是时间还是记得很清楚。至于移民了多少人就很难说了,不知道官方有没有数据。我个人认为,现在四川的原著居民应该很少。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可能集中在重庆和成都,另外南充(川北行省所在地)应该也有很多本土人,毕竟张献忠就在那个地方挂掉的。所以,我只能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答案,历史上真的有“湖广填四川”这件事,发生的年代就是明末清初,大约康熙年间。因为,康熙帝在位期间才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全国,顺治的时候四川和云南一代都还是南明的天下。


孟子说史


湖广填四川,是发生在清朝初期的一次大移民。

四川盆地,历来是富饶之地,号称天府之国。但在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战争中,四川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破坏。

这一切,都要拜张献忠所赐。

张献忠这个人,嗜杀成性,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就是个精神病。 他自称是上天派往下界杀人的神仙,以杀人为己任。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是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后,四川人就遭殃了。他立了一块石碑,上个面刻着七个大字:杀杀杀杀杀杀杀,号称七杀碑。

这块石碑,就是张献忠在四川所作所为的浓缩。

张献忠杀人,随时随地。

有一年,他宣称要开科取士。等四川的读书人都兴高采烈地赶到成都的考场后,他就把这些读书人全都杀了,然后把他们的笔墨堆在一起,像一座小山,号称“笔冢”。

上朝时,大臣们正在议事。突然,张献忠就让人把他的狗牵过来,狗在哪位大臣的身边吠叫,就把谁拖出去杀了,号称“犬决”。

就连每天晚上侍寝的妃嫔,第二天早晨,他也要把她杀掉。

就是这么一个人,几乎把四川人杀了个精光。

清朝入主中原后,四川只剩下不到10万人 。由于人丁稀少,大片沃土荒芜,甚是可惜。于是,康熙皇帝采纳建议,下令四川的周围各省,向四川移民。前前后后,一共移民一百多万人。

这其中,以湖广省移民四川的百姓最多,故称“湖广填四川”。

湖广省,即现在的湖南省和湖北省的合称。有人把“湖广填四川”的”湖广“解释为“湖南湖北和广东广西”是不对的。


趣谈秘史


发生的时期

湖广填四川民间也有很多流传,不过那些都是没有真实的考察依据的。湖广填四川的事件发生在清朝时期,由于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大规模的战乱,导致人口大规模的减少,据康熙年间的人口统计得出的数据显示,当时四川的人口仅为9万。朝廷为了加强地方的统治和对外的交流,把其他省的人口调一部分到四川以弥补人口不足的现状,据《成都通览》记载:“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说的就是成都大部分的都是清朝时期在外移民过来的,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参与移民的省份有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河南、山东、甘肃、福建、山西等等。其中两湖两广移民的人数最多。所以在后来的史料记载中大多以湖广填四川记录了下来。



历史背景

清朝康熙年间,四川的动乱终于被平定了下来。可平定动乱后人口的急剧减少让当时的巡抚很是头疼,在没有到达四川之前。他们以为“天府之国”成都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谁知经过一系列的折腾到四川上任后被这里的破败现象惊呆了,才发现曾经的“天府之国”荒凉残破、千疮百孔。康熙七年,四川省的巡抚张德向康熙上奏说明了这里的情况,表示出他对这里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据《四川通志》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说明了这里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和背景,张巡在与康熙的奏折中说到:把人口密集的省份的人口移民到四川。康熙收到奏折后,也为这事发愁。该怎么弄?哪些省的人口较为密集?等等这些问题都摆在了前面,康熙在位多年后亲自颁布了《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正式确定了移民其他省份的人口到四川。



人口规模

由于移民人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康熙大约花了10年时间从这些省份中移了100万左右,当然这是据后来的史料记载,但也有的史料也记载不止这么多,若大的一个四川怎么可能100万人就填满了。所以在后来的考证中有很大的争议。


时至今日有很多四川人都说不是本地的居民,是300年前移民过来的。不知道你是不是呢?

如果有需要补充的请在留言中说明,我是爱历史的李老师,欢迎关注我,与你一起探讨历史那些事。


稗官谈史


关于“湖广填四川”的具体时间,学术界普遍认为是从元末明初至清中期约500年间这一历史时期。但如果继续往前追溯,则早在宋代就已经开始有湖广往四川的移民,如清代《石柱厅乡土志》记载的该地九大氏族中,就有陈、谭、杨、崔、向、王六族迁自湖广,而陈氏“自宋高宗南渡时由楚北麻城孝感乡来厅,同马定虎平夷,授石柱安抚同知。传子陈曰应,袭职守土。派分十八支,巨族大姓,至今传三十余代。”而在这数百年间,又有几个移民高潮,如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清前期(从康熙十年至乾隆四十一年,即1671年—1776年)

至于移民的规模,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厘清移民的分类问题。凌礼潮对葛剑雄、曹树基、张国雄等关于移民的分类分别作了评价,并在张国雄关于移民动因的基础上,将移民类型分为四类,即避难移民(躲避战乱;自然灾害;逃避赋役)、军事移民(军籍屯田;随军入籍;起义将士)、政府移民(招民垦荒;仕宦入籍)、贸易迁移。(凌礼潮:《“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比较研究刍议》)不同移民类型的规模不尽相同,有些类型难以估计,如贸易迁移,有些在学术界已经做了一定统计,比如起义将士,据曹树基统计,元末明初麻城将士随明玉珍入川,人数约20万人,包括随军家属。人口总数应在40万人以上。这个估计目前不见异议,可见已为学界所接受。明末清初随张献忠入川的将士,据凌礼潮统计,仅麻城就有5.7万,加上家属,人数当在10—15万之间


楚邾


湖广填四川发生在清朝的康熙时期,明末清初,张献忠由湖广入川,在攻打四川的时候,这时候四川的民众就死伤一部分了,而后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定国号大西。由此展开了和清朝的拉锯对抗,后来张献忠中箭身亡,但是他的手下还在与清朝对抗着直至康熙初年。这么长时间的战乱,社会得不到安定,民众更是加深了死伤,要么就是早早逃离了四川,所以到清康熙年间统计,经历过长久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不过十万的万余人。

战乱平息后,新到任的四川巡抚见到四川是如此荒凉的一片景象,于是就上奏给了康熙,请求康熙下旨移民四川,以重复天府之名。随后康熙颁布诏令,让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十余省的共计百余万民众迁往了四川,填充到四川的各地。只是因为湖广的人去的最多,所以称为“湖广填四川”的由来。

现在说的“解手”一词也与湖广填四川有关,说的是当年湖广填四川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愿意背井离乡,所以很多人都是被迫押解过去的,押解途中都是绑着手防止逃跑的,而人总免不了要上厕所,所以每次要上厕所的时候,都和官兵说解手。当然这个此并非来自于此,只是可以看出当时很多人都是被迫迁过去的。


淡看天上月


清朝入关后,康熙初年,八旗軍《皇族》以敖拜为首,大肆圈占好田好地。杀害中原人口,康熙下旨,《禁圈令》未果,也就是现所拍的电视连续剧,《大清良田》和《大清糧仓》剧情所述。清軍进入四川,明义上是剿张献忠,也大肆屠杀四川人口,使得四川人口急剧下降,清初,朝庭为了巩固大清政权,解决民生,恢复大清良田。康熙十四年,即1685年,颁旨全国,为了大力发展生产,提升大清国力,开发西北,西南,将中原人口密集,良田稀少,多余人口进行南迁。康熙,一方面整顿吏制,另一方面《摊丁入亩》鼓厉两湖,两广,江西,到四川大西南开垦,开垦归个人所有,五年不征税,当时四川总昔写拆上奏,要人填川,康熙也不放弃《天府之国》这个物产丰富的省,所以下旨,各省,卅府动员中原人口,每户,三丁抽二,两湖两广《填四川》朝庭即派官员,在湖北,麻城,没中转站,各省,卅府人员到达麻城,由朝庭簽发到处地落户,然后,从麻城坐船到重庆。我们老祖宗,是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信实乡人,由十九世祖江智深之子,二十世祖江大川,江大祜,江大堯,江大舜,四人上川,落户叙卅府宜宾县江北刘家槽《踏水桥》我们宜宾市江北刘家槽《江氏》由江大舜上川,至今333年,333年集居《字輩》未乱。现巳发展到三十一世,人口约近万。我们江氏起譜人,江应瑞,北宋神宗年间进士,至今近千年历史了。写稿人,江氏二十七世孫,江軍《字德》四川省宜宾市江北刘家槽方碑村人。


手机用户51180223446


元末明初的战争,张献忠的屠川,明末清初的满人入川都使川省人口大减。实际上的填四川有两次,一次朱元璋时期,一次是康熙时期。人口来自全国,湖广居多。故有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之说。康熙时川省仅不足十万人(这里也可能有统计上的不足),现今加重庆过亿。没法估算当时填川人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