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台上花式调咖啡,吧台下玩转科研当学霸,这群“卖咖啡的”像开了外挂

前不久,电子科技大学出了这样一条消息:2018年电子科技大学全体本科生深造率超过2/3,10个学院本科深造率达到70%以上。这不禁让很多人惊呼:“电子科大,遍地学霸!”

这不,就连在电子科大“卖咖啡”的,都是实打实的学霸,你敢信?不信咱们就来瞧瞧!

在这个“卖咖啡”的团队中,不到两年时间里,团队先后共有26位成员,其中:

4人获得“成电杰出学生”称号

14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18人获得唐立新奖学金

……

在今年的毕业季,团队13位毕业生也全部都有不错的去向:

吧台上花式调咖啡,吧台下玩转科研当学霸,这群“卖咖啡的”像开了外挂

哈哈哈,看到这里你可能纳闷儿了,这么优秀的一个团队跟“卖咖啡”有什么关系呢?

这还得从头说起……

吧台上花式调咖啡,吧台下玩转科研当学霸,这群“卖咖啡的”像开了外挂

在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活动中心,有一家名叫“创咖啡”的咖啡店,布置得温馨雅致,是电子科大学生自习、小组讨论、团队活动的好去处。而这间咖啡屋背后,则是这样一群人——创享汇·电子科技大学创咖啡团队。

吧台上花式调咖啡,吧台下玩转科研当学霸,这群“卖咖啡的”像开了外挂

团队的创生之路——星星之火

2015年“双创”刚刚提出,创意咖啡的概念迅速火遍全国。那时候还是自动化学院的一名研究生的熊杰与学长邱伦琼、学弟陈昊一拍即合,“创咖啡”的想法有了雏形。在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之下,熊杰立刻与校团委联系,并找到了愿意注资的企业家。

吧台上花式调咖啡,吧台下玩转科研当学霸,这群“卖咖啡的”像开了外挂

熊杰是项目具体落地的主要负责人,后有晋邑、沈策、舒天开与傅峰先后加入,一个人员稳定、分工明确的团队就此诞生。历时一年多的准备期,2016年9月22日,成电创咖啡进入正式运营阶段。

也是在2016年,熊杰选择了跨专业读博,对他来说,经营创咖啡与他博士阶段忙碌的科研生活并不相悖,反而使自己的博士生涯更加充实饱满。

团队的成长之路——“1+1>2”

晋邑是较早投入创咖啡设计和运营的一批人中的一员,也是现任店长。创咖啡的运营工作复杂、零散,非一己之力可以完成,建设一个优秀的团队是重中之重。

“在创咖啡营业的这两年,我们的团队一直是团结和坚定的。创咖团队中的同学们,都非常优秀,如何让他们发挥1+1>2的效果,是我思考和立志完成的事。”晋邑说道。

团队的成功建设,离不开良好的内部机制。晋邑从两年的运营工作中提炼出自己的心得:聆听团队成员的心声并且发掘每位成员的特质。尽可能采用成员对于创咖啡的合理建议,增加大家的自我效能感;鼓励和肯定每一个人的贡献,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另外,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烟火,基于此,进行适合的工作分工,高效地发挥团队的功能。

还有一点就是创新。对于咖啡店来说,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小到每半年更新的菜单和店内装饰、全新的活动策划,大到运营主题和理念,都需要创新。运营环境不断变化,唯有保持动态的创新能力才能应对。

团队的开挂之路——study hard, play hard

吧台上花式调咖啡,吧台下玩转科研当学霸,这群“卖咖啡的”像开了外挂

创咖啡团队的每位成员一周需要上4次班,总计工作时长16小时。而在团队内部,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同事关系。

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除了会调制花式咖啡和各类饮料,还都是一个个“玩”转了科研、竞赛和学业的学霸。“约自习”是他们一种默契的共识,每个人在空闲时间会不约而同地来创咖啡自习,“学习为主,兼职工作”成为他们打趣的一句口号。

吧台上花式调咖啡,吧台下玩转科研当学霸,这群“卖咖啡的”像开了外挂

除了自习,创咖啡团队成员们还组队参加各类竞赛:

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2017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2017年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

都被他们收入囊中。

熊杰说:“我们团队成员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大家平时会相互帮助,比如做比赛或者准备出国材料的时候分享经验和信息。同时也因为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碰撞出火花”。

而现任咖啡店店长晋邑则认为,团队成员的优秀离不开自身的比拼。“大家身处同一个团队,有时候会‘暗中较劲’,看到别人各方面都很优秀,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晋邑说。作为外国语学院的本科生,她选择了跨专业读博,这其中就有团队创始人熊杰的帮助和影响。

每个月一次的团建活动,也让这个小团体更加紧密。从日常的“剧本杀”到学期末的大聚会,甚至有一次去乐山团建为了吃到有名的翘脚牛肉差点没有赶上火车,这些都成为了他们难忘的回忆……

优秀的人总是各有各的优秀,而团队则会放大这份光芒,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学习时不遗余力,在玩耍时放飞自我,做一个自己生活的掌控者!

欢迎关注985、211、“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官方头条号——“成电招生”,获取更多电子科大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来自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