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銅川,沒吃過這個小吃,你就只有遺憾

老家耀州古稱華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有面的一種特別吃法:用鹼水和麵現扯現下,煮熟後撈出,用涼水一過,或油拌或湯麵,分裝每碗,這和葫蘆頭操作方法相似。湯的調料有幾十種,每一家店都有自己獨特的秘方,秘而不宣。

記憶中的麵店,都是臨街支一口大鍋,調料湯沸騰翻滾,麵館夥計用長把鐵勺裡舀一勺鹽灑進沸騰的湯中,然後用手抓起扯的長長的、勁勁的、分成一堆一堆的面放入帶把老碗中,用鐵勺舀起滾燙的湯澆在面裡,蓖幹,再舀湯,再蓖,如此三番五次以後,面熱乎了,再澆上湯,撒上蔥花、韭菜、白豆腐或者過油豆腐絲,再淋上一層油潑辣子,熱騰騰、香噴噴,色彩搭配之美,保證讓你垂涎三尺。

Gourmet breakfast

在銅川,沒吃過這個小吃,你就只有遺憾

在銅川,沒吃過這個小吃,你就只有遺憾

Gourmet dinner

麵館夥計操作著,四周圍鄉親們你來我往地看著,吃著,遠處就能感受到熱氣騰騰,熱鬧紛繁,近處則是味道醇厚,香氣誘人。

耀州人一年四季的早餐甚至午餐都吃這面,天不亮就開始,一直賣到下午兩三點左右。這種面叫“鹹湯面”,耀州特色,祖祖輩輩百吃不厭。

我很佩服鹹湯麵館的老闆,無論男女老少,無論是當官為宦,還是平民百姓,人人平等,人少了都圍在大鍋前,人多了自覺排隊,有的隊從麵館排到了街道上,但是沒有人插隊。老闆若忙,顧客自己把錢放在桌上,收錢找錢顧客自己動手,誰先給的錢,誰後給的錢,老闆記得一清二楚,這從他給每個顧客遞面的先後次序上就可以印證,讓人歎服。如果是常客,老闆記得每個人的口味,辣子少的,要蔥花不要韭菜的,等等,都錯不了。老闆收誰的大錢,人多顧不上找錢,吃完走時,一定會攆上,找錢分釐不差。這種記憶力可真是了得,技熟則近乎道矣。

Gourmet breakfast

在銅川,沒吃過這個小吃,你就只有遺憾

在銅川,沒吃過這個小吃,你就只有遺憾

Gourmet dinner

以前吃麵的人,店裡有桌子不坐,端一大碗蹲在大街上,有的人再泡上鍋盔或者油條,呼啦啦一口面,一口湯,汗流浹背一股暖流頓時湧向全身,那叫一個過癮吶!吃完麵把老碗往地上一放,便揚長而去。有句老話說:吃飽了,喝脹了,跟皇上他爸一樣了,快活似神仙。彼時,身後便是滿地的大老碗,村落隨意,疏密有致,美麗得像幅西部民俗畫。

我和許多生於耀州、長於耀州,又走出耀州的人一樣,都好這口。從小吃了幾十年。每每回鄉,先去鹹湯麵館報到,回家之前,都要美美吃上一兩碗而且外加兩份豆腐,這就叫回了家。所以,我回沒回耀縣,麵館老闆最清楚,往往面還沒吃完,朋友就來電話,第一句話就是:面吃完了沒?鄉情鄉誼,盡在話中。的確算一樁趣事。

Gourmet breakfast

在銅川,沒吃過這個小吃,你就只有遺憾

在銅川,沒吃過這個小吃,你就只有遺憾

Gourmet dinner

耀州是我的根脈,回鄉的次數多了,兒子也好這口,每每還沒到家,都要和我商議去哪家麵館吃麵。

我也經常邀請外地的朋友們來耀品嚐鹹湯面,大多都對這種吃法很感興趣。也有不以為然者,覺得這種吃法太俗或者不上檔次啊啥的。這個時候,鄙陋如我者,曉得原本吃這樣的面,不只是鄉情鄉誼的沉澱,它告訴我,藝術之大道就誕生於人們普普通通、充滿了濃烈民俗風情的生活之中,從那碩大無朋的大老碗裡,汩汩散發出來的風景,是我一輩子的創作靈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文:文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