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怡教授谈基层医师的培训

郭文怡教授谈基层医师的培训

郭文怡教授谈基层医师的培训

郭文怡

受访者 | 郭文怡(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 ●

1

梦想与责任

“有时候就算是自费,我也经常会去参与基层医学知识普及和医师培训活动。”这是郭文怡教授在采访中给记者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这句话正表明了郭文怡教授作为我国医疗改革的亲历者、基层医师培训的践行者,对提高我国患者健康教育和基层医疗水平的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采访中,郭文怡教授分享了她多年来从事基层慢性病防治事业的心路历程:“我经常见到一大家子人,口袋装着饼子,拿着全家挣了很多年的钱,去省城最大的医院排队;还经常碰到挂不上号、住院花了很多钱、但仍然没有把病看好的患者。每每看到患者家属在医院过道啃着干饼子,而我却帮不到他们的时候,心里非常难受。我当时就想,如果把医疗普及到基层,小病及稍微严重一些的疾病都可以在基层进行治疗,对患者来说要轻松许多。”

结合自己多年的基层见闻,郭文怡教授发现,虽然现在很多基层地方缺医少药的状况得以改变,治疗也日渐规范,但许多新的问题时有发生,如经验不足或者医疗环境恶劣导致的过度医疗、治疗不对症等。这就需要有经验的医师在帮助基层医师提高诊断水平的同时,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经济实用和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案,分辨哪些疾病可以留在基层治疗、哪些疾病需要到上级医院治疗,哪些治疗项目对百姓健康更有好处等。因此,郭文怡教授认为,广大三甲医院的医师需要沉下心,认认真真地做好医疗知识下沉这件事,把基层的慢性防治事业做大、做好、做强,让百姓得病的几率越来越小,让基层医院不再为患者少而担心,也让大医院不再不堪重负。

2

身体力行

一路走来的基层慢性病防治事业

谈及具体的基层医师培训经历,郭文怡教授介绍说:“国家卫生部门其实在多年前就开始进行基层慢性病防治的布局。当时我国克服了面积大、人口多、经济不发达等诸多不利条件,在中央和基层建成了各级疾控中心;同时国家还鼓励专业性的民间组织参与进来,通过官方与民间组织的联合,共同推动我国慢性病预防与疾控工作的发展。此前我就已经参加过四五年的慢性病防治教育和基层医师培训工作,包括到偏远地区最基层的医疗机构去进行义诊、培训、授课。我也曾参加过慢性病健康行的活动,内容涵盖了呼吸、肿瘤、心管等多个领域,通过与各地区慢性病防治骨干医院合作,邀请全国的知名专家开展讲解和培训。记得当时讲解的受众十分广泛,什么层面的医师都有,因此讲课内容既有专业的,也有大众科普的,反响非常好。而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指导、心血管健康(苏州工业园区)研究院主办发起、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支持的ACTIVE项目则更加专业,开创了心血管基层防治的新局面。项目计划周密,稳固扎实,逐步深化,成为普及专业诊治规范的重要抓手,使全国各地的基层培训师迅速成长起来,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在ACTIVE项目的支持下,郭文怡教授除了经常考察和考评国内的培训情况,主要负责陕西省的培训项目,而陕西浓厚的文化底蕴也培育了一大批有责任感的基层培训师。郭教授自豪地说,秦巴地区安康中心医院的任晖医师在第一批ACTIVE项目的支持下,2个月内跑了8个县,深入各个基层医疗机构举办了8次培训活动,取得了积极的反响,获得了“全国优秀培训师”称号,为陕西省的基层医师培训工作作出了很好的表率和重要的贡献,至今尚未有人达到他的水平。郭文怡教授介绍说:“在陕西,不仅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会场爆满,许多培训班也都座无虚席。在活动中,我们的授课非常受欢迎,参会的医师会后还会与我们积极进行沟通和交流,请教各种临床问题。可以说,正是在那么多热衷于基层培训的专家医师及热爱学习的基层医师共同努力下,陕西的基层心血管病诊疗水平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3

多方协力

助力基层医疗水平的提高

郭文怡教授认为,ACTIVE项目相对于其他培训来说更加专业,执行后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前打下的坚实基础加之现在大量科普节目的涌现,让我国基层心血管疾病防治事业看到了新的曙光。但要实现全民健康,还离不开专业学术组织和广大三甲医院的共同努力和贡献。

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学术组织的支持下,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诊疗特别是急救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家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也给予了很大支持,很多基层地方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国家拨款,减轻医院及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让更多患者不用耗费太多的金钱就能得到有效治疗。我国30年前就已开始了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多年来救治了大量患者的生命,现在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已与国际接轨;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的膨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迅速增长,病死率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非常严峻的防病治病形势,需要全国同道共同努力、积极应对。此外,现在推行的胸痛中心建设、心血管急救知识普及教育等活动,也需要在基层与上级医院的共同合作下才能更好地推广,缩短救治时间,尽快对患者展开治疗。

关于上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郭文怡教授也总结了西京医院心内科多年来所做的一些尝试:

1 加强沟通:西京医院一直致力于把最新的学术信息和治疗经验以最快速度传播下去。近年来,西京医院心内科开发了专门的网络系统,并把网络终端延伸到基层,以便及时与基层医院进行沟通和信息传播。

2 走下去:科室每2个月都会组织副高级及以上的教授到基层医院举办地区性会议,向基层介绍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最新进展,告诉基层医师什么样的患者该留当地进行治疗、该如何治疗、在上级医院获得急性期治疗后的患者如何在帮带医院进行后期康复等问题。

3 请上来:科室邀请基层医师来西京医院参加科普教育活动,频率为每个月1~3次。通过培训收集基层发现的问题,并分为不同专题,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开展讲解分析,讲解的难度由浅入深分为基层培训、中层讨论和高级学术进展等3个层次。

4 看实操:科室会带基层医师到导管室参观本院专家如何选择适应证、如何进行手术;讲解操作中的细节问题,并对不同患者采用什么样的方案进行讲解分析;还会选择符合专题培训的患者,针对查房、病情分析、治疗方案选择、出院后如何随访等问题进行指导。

5 推广“快速开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的理念: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越快得到急救意味着能够保留越多的心肌功能,所以我们致力于向基层医师灌输“从患者发病走绿色通道直接到导管室治疗,时间越短越好”的理念;而对于部分有能力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基层医院而言,最快速度救治当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也正是其优势所在。

郭文怡教授谈基层医师的培训

谈及基层工作的未来,郭文怡教授深情地说:“我们要把基层疾病预防做得更深入,把医疗教育和支持普及到基层的各个点。现在我们的工作还远远不够,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一直做下去,总有一天,我国基层医院的常规疾病诊疗水平将不再低于大型中心医院,百姓在基层医院也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届时居民的健康将会得到更大的保障。”

郭文怡教授谈基层医师的培训郭文怡教授谈基层医师的培训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8年第1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