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天地萧条意 何须一叶知

今日立秋|天地萧条意 何须一叶知

今日立秋|天地萧条意 何须一叶知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南北朝·周弘让)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135°。

“立秋,七月节。立,建始也;秋,揫(ji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

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今日立秋|天地萧条意 何须一叶知

今日立秋|天地萧条意 何须一叶知

立秋三候

中国劳动人民将立秋分为三候,“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今日立秋|天地萧条意 何须一叶知

丁亥立秋(明·李梦阳)

火多常病热,残暑特相欺。

今日凉风至,飒然竹林披。

闻鸡每起早,省稼独归迟。

天地萧条意,何须一叶知。

凉风至:立秋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故称凉风至。

今日立秋|天地萧条意 何须一叶知

陪窦侍御泛灵云池(唐·高 适) 

白露时先降,清川思不穷。

江湖仍塞上,舟楫在军中。

舞换临津树,歌饶向晚风。

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

乘兴宜投辖,邀欢莫避骢。

谁怜持弱羽,犹欲伴鹓鸿。

白露降:早晨大地上会有雾气产生,故称白露降。

今日立秋|天地萧条意 何须一叶知

酬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示兼呈梦得(时梦得有疾)(唐·白居易)

七月中气后,金与火交争。

一闻白雪唱,暑退清风生。

碧树未摇落,寒蝉始悲鸣。

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

疏受老慵出,刘桢疾未平。

何人伴公醉,新月上宫城。

寒蝉鸣:秋日寒蝉因为感觉到阴凉也开始鸣叫,故称寒蝉鸣。

今日立秋|天地萧条意 何须一叶知

立秋习俗

立秋时节,中国民间有晒秋节、秋忙会、贴秋膘等习俗。

西山草堂(唐·杜 牧)

何处人事少,西峰旧草堂。

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

后岭有微雨,北窗生晓凉。

徒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

送去华法师(唐·贾 岛)

在越居何寺,东南水路归。

秋江洗一钵,寒日晒三衣。

默听鸿声尽,行看叶影飞。

囊中无宝货,船户夜扃稀。

晒秋节:生活在江西、安徽等山区的村民,在立秋时节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挂晒农作物的农俗现象。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篁岭赏秋拍摄。

秋忙会: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为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夏天天气燥热,没有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体重大都要减少。秋风一起,胃口大开,补充营养,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吃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俗称“以肉贴膘”。

今日立秋|天地萧条意 何须一叶知

立秋前一日览镜(唐·李 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和马仲皋立秋韵(元·贡师泰)

酒尽青山暮,书从白雁过。

长风断疏雨,阙月挂明河。

故国逢人少,新秋到客多。

不知沧海上,何日罢干戈。

立秋日(宋·刘 翰)

乱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其四(宋·杨万里)

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

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

立秋(宋·释道璨)

碧树萧萧凉气回,一年怀抱此时开。

槿花篱下占秋事,早有牵牛上竹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