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崇左建市15周年:成中國對接東協重要合作平台

中新社廣西崇左8月6日電 (記者 楊志雄 黃豔梅)“中國南大門”廣西崇左市6日迎來建市15週年。2003年8月6日,崇左市掛牌成立。當地官方表示,該市立足“邊”的優勢,已成為中國對接東盟的重要合作平臺和開放合作前沿。

崇左市邊境線長533公里,有4個縣(市)與越南接壤,是廣西邊境線最長的市,也是中國口岸最多的邊境城市和中國通往東盟的陸路門戶,“打開門就是越南,走兩步就進東盟”。

中共崇左市委書記劉有明表示,建市15年來,崇左市發揮口岸資源獨特優勢,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已經從昔日的邊陲“末梢”走向開放前沿,經濟社會發展步入快車道。

崇左市交通便捷,距越南河內230公里,距泰國莫拉限府1000公里。目前,友誼關國際貨物運輸大通道項目已建成通車,中歐班列(憑祥—河內)與(南寧—河內)跨境集裝箱直通運輸班列開通運行,新建南寧至崇左鐵路項目開工。

崇左市有5個國家一類口岸、2個二類口岸、14個邊民互市貿易點,有廣西憑祥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中泰崇左產業園、中越跨境勞務合作試驗區等一大批開發開放平臺,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連續9年排名廣西第一,是中國邊境貿易第一大市。

據官方統計,2017年崇左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340億元(人民幣,下同),佔廣西外貿總量的35%,其中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總額居中國首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619億元,增長9.8%,進出口總額、出口總額穩居廣西第一。

“隨著中國—東盟合作邁入‘鑽石十年’、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加快建設、廣西積極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開放發展新格局,崇左對外開放優勢將更加凸顯。”劉有明稱。(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