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而進入2018之後,整個影視行業都陷入了一個低迷狀態。,一級市場資金斷崖式下跌,募資越來越難,直接導致了整個行業的局勢動盪。

事件的直接影響,則是導致整個影視行業對於製作這一塊,變得分外慎重。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往日的影視行業時代,因為外來資本的不夠了解,關於投資這一塊,往往只會依靠幾張PPT,或者幾個項目的模糊概念,就可以拿到投資人的錢。

這種行為的直接後果是,拿了錢之後,卻做不出與計劃中相符合的作品。因此爛片頻繁出現。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影視項目的融資出現問題後,直接影響了影視公司股權的融資。

估值50億的嘉行傳媒如今估值下跌,刨除掉主觀因素,客觀上,和整個行業失去了許多融資機會有莫大的關係。

而影視公司的IPO,隨著2018的到來,越發困難,在崔永元事件之後,幾乎成了不可能。

整個影視行業的冷潮期間,項目開不出,頻繁會導致許多原本制定好的大製作出現流產,因此,對於藝人的扶持,也遠遠沒有之前的幾年那麼狂熱。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融資難,在整個藝人體系中直接投射了出來。

廣電的禁播和嚴苛法令,則導致一股腦扎堆的大女主劇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而能夠上網絡播出的,則算幸運的了。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2018開年的《如懿傳》和《巴清傳》,問題一再出現。對於市場的反應則是,投資方的錢很容易打水漂。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藝人的不確定性,估值的波動性,導致和普通的實體產業出現很大的誤差。而在這種情況之下,更容易出現資本的退潮。

退潮之後,以往能夠輕易獲得資源的一些藝人,如今都如履薄冰。

直接反映是在頭部藝人的作品和曝光度上,首先便是四大流量。


曾經的四大流量有多風光,如今就有多無奈。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李易峰作為四大流量的首位“吃螃蟹”的人,《古劍奇譚》的爆發源於整個市場上同類型的藝人缺失。同時,韓流的被禁,韓國藝人的審美疲勞,導致了李易峰的一飛沖天。

客觀來說,他抓住了那個機會,同時和市場互相成全。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如今來看,《古劍奇譚》的製作並非頂級,而李易峰也不是必要因素。沒有了他,還有吳易峰鹿易峰。

爆紅之後,李易峰的作品出現了大IP的蜂擁,影視資本開始注入。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簽約歡瑞,宣傳經濟被泰川洋合包攬,李易峰的雞蛋並非都在同一個籃子中。資本的分散度更大,同時風險也更小。

而《青雲志》的失敗,則標誌下坡路的開始。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但是好在李易峰的轉型之路很早就開始了,從《心理罪》到《動物世界》,影視圈的寒潮會出現在流量上,但是對於實力派演員和好的作品,依舊不會鬆懈。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吳亦凡和鹿晗作為歸國藝人,自帶話題度和流量,但是兩人的發展天差地別。

鹿晗完全秉持流量為王的路線,因此影視寒潮來襲,他的影響最大。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如今存貨只有《跑男》和《上海堡壘》,和壹心娛樂解約後,資源的後續還是個大問題。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吳亦凡的轉型之路來源於電影中口碑的失利,有嘻哈的爆紅讓其意識到非演員非愛豆路線的可行度,因此國際路線很早就開啟了,流量之路上目前只有電影加持。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最後上位的楊洋,作品以大IP為核心,但是風險分攤較為均勻,後續發展未定。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但不管四大流量如何,寒潮來臨前夕,就已經出現了危機。

不斷有新的流量出現,胡一天依靠一部網絡劇出頭,彰顯著影視中熱度的揮之即來,但夜會門的爆發,也預示著熱度的揮之而去。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靠鎮魂上位的朱一龍,則顯示著老牌藝人翻紅成流量的可能性,但是在這個流量的末期,前途未知。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而對於四大流量衝擊最大的,則是《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熱度反超鹿晗,蔡徐坤只用了3個月。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蔡徐坤的例子證明,流量的來源是廣泛的,方便操作的,而偶像練習生最大的問題在於,熱度的消散太快了。

四大流量用了四年,偶像練習生恐怕更短。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隨後就是《創造101》,楊超越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流量的來源,和實力無關。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與四大流量等人形成鮮明的對比是,流量的攫取,恐怕作品不如人設和話題度。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昔日,資本只為流量買單,且毫無頭緒。如今,資本為流量買單的可能會降低。

而團體偶像的走紅,則引發了影視行業的一股腦扎堆。練習生頻繁出現,影視製作公司都要插一腳。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這種模式很像昔日的隔壁泡菜國,全民出道,全民做偶像。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但是大浪淘沙之後,會在一定程度上浪費資本。

而資本家在這其中出了一個非常狡猾的招數,對於影視的寒潮,過去習慣於投資一個特定的藝人,現在更加擅長注入一個團體。用人數多來分散資本的風險,這其實是一個很聰明的做法。

核心競爭力的分散,操作上對於資本的要求比以前要求更高。相應,則要去藝人市場產出更加符合市場的作品。

而對於未來市場的預期,則要求下一個風頭,能夠出現作品為主的藝人明星。資本謹慎買單後,對於市場的敏感度會更高,其一,要求作品完成度更好,其二,要求流量更加精準。

在之前說費啟鳴的那一期(張辛苑南笙黃燦燦紛紛“戰死沙場”,這次抖音一哥費啟鳴能殺出重圍嗎?),就說過未來的市場,腰部藝人的突出重圍,要求對於垂直領域的精準把握。

一方面,借鑑網紅“接地氣”的形式,另一方面,也是直接從上至下,將號召力延伸到最下層。即明星藝人的KOL化,越來越多的藝人會直接走向垂直性的產出內容專一性網紅,比如張譯和周冬雨的知乎,這種模式的好處,對於處於頂級的藝人來說,是一個有力的衝擊。

比如林允和范冰冰的小紅書事業,你也可以看做是明星的一個轉型。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資本的退錢熱潮,相應的,會要求一部分風險由明星自身來承擔,而沒有能力承擔的明星,則會被淘汰。

因此,對於明星的要求會更高更強,而在這個關口中,垂直領域的意見領袖,則會更加容易上位,甚至實現對明星的反超。

四大流量時代的終結,下一個全民造星的時代,以土偶和101為序幕,戰鬥才剛剛打響。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娛樂新看點:是流量時代終結?還是全民造星時代的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