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來襲,醫生建議:長夏淡補,多做這3件事,健脾祛溼!

中醫養生理論中,和五行、五臟對應的是“五季”。除了春夏秋冬,多出來的那個就是“長夏”。關於長夏,這裡我們採用的是從立秋到秋分之間的這段時間,今天雖然已經立秋了,但是大家應該也能明顯的感覺到,天氣還是十分的炎熱,正所謂“秋老虎”是也。

由於秋風還沒來,暑氣未退,而且這一時期不僅炎熱,還可能陰雨連綿,所以天氣就特別的潮溼悶熱。因此,和夏天的“炎熱”相比,長夏的特點是“溼熱”,這一時期的養生重點就是祛溼。中醫認為溼是陰邪,容易傷害陽氣,尤其是損害脾陽,阻礙人體內的清氣上升,所以人經常會感覺到頭昏腦漲、四肢沉重、睏乏無力、胸悶等,所以想要祛溼,就要多做下面這3件事。

飲食清淡

“秋老虎”來襲,醫生建議:長夏淡補,多做這3件事,健脾祛溼!

茼蒿菜

這一時期調養身體,我們需要“淡補”。意思就是要補得清淡、平和,總的來說,長夏養脾,飲食要清淡一點,大魚大肉要適當減一些。多吃些,例如:白扁豆、薏米、紅豆、冬瓜、茼蒿菜等;同時還要“潤燥”,因為脾喜“燥”,凡是溫性的、熱性的食物都騙燥,所以能養脾,例如:姜、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等,還有常見的蒸米飯時,有的鍋巴,也能有潤燥的功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吃的過多。

如果本身就是脾胃虛的朋友,更是要抓緊這個養脾的好時機,可以每天早上一杯生薑紅糖水,不要過濃,淡淡的就好,有助於溫脾養氣。

熱水泡腳

“秋老虎”來襲,醫生建議:長夏淡補,多做這3件事,健脾祛溼!

泡腳

用熱水泡腳的時候,可以在裡面加點生薑片或者醋,都有很好的祛溼效果,泡腳有多大的好處,我想大家都知道,在這裡我想提醒一下大家,泡腳也是有訣竅的,要一直保持水溫在40度左右,不要低於37度,水高度沒過腳踝,時間上保持30分鐘就足夠了,長期堅持,就會改善體內溼氣過重,脾胃虛弱的情況。

按摩腳底

“秋老虎”來襲,醫生建議:長夏淡補,多做這3件事,健脾祛溼!

按摩腳底

我們身體所有的器官、腺體,均在腳底有相應的反射區,刺激相應的區域就相當於按摩、保健了相應的臟器。穴位相對比較小,不好辨認,但是腳底,基本上是個地方都是保健的要地,操作起來非常方便。

具體辦法:每天晚上泡完腳以後先把腳捏底和腳面包括腳指頭整個捏5遍,然後再重點按摩心區的脾胃區各10分鐘。然後30分鐘內喝200~500毫升溫開水,有利於體內毒素的排洩。

其實腳底和腳趾有各臟腑的反射區、獨特的穴位和豐富的神經、血管,即使不是隻按摩脾胃的反射區,只要多捏捏腳底,就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大家如果實在不想動手,可以買一個帶有鵝軟石的墊子,每天在墊子上踩一踩、走一走,也能起到保健身體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