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蘋果鏽病緣何多?如何防治?

近日,萬榮王顯一帶果農反映今年蘋果鏽病在當地表現比較普遍,特別是在有綠化樹、檜柏育苗苗圃周邊尤為嚴重,並已造成落葉發生。為此,我們深入疫區對該病大發生的原因進行了調查分析。

原因一:禍起檜柏

檜柏是蘋果鏽病的中間寄主,周圍五公里範圍內禁止栽檜柏是防範蘋果鏽病的最佳措施已成不爭的事實。也就是說,如果蘋果園周圍五公里範圍內無檜柏,則鏽病一般少發生或不發生。

今年蘋果鏽病緣何多?如何防治?

然而,我們調查發現,在王顯某一村有大面積的檜柏等綠化樹育苗苗圃,這是導致今年鏽病大發生的罪魁禍首,因為鏽病不產生夏孢子,一年中僅春季產生小孢子侵染,並不能形成二次侵染,也不能在蘋果樹上越冬,只有藉助風力在每年八、九月份,將鏽孢子送回到檜柏上,在適宜溫度下萌發,侵入檜柏的葉、枝並以冬孢子進行越冬。翌年4月中旬,冬孢子萌發產生小孢子,隨風雨傳播直接侵入果樹的葉片或果實,侵入後經過一段時間在表皮下形成性孢子器,併產生性孢子。性孢子經昆蟲傳帶到異物的性袍子器的受精線上,受精後形成雙核菌絲並向葉背面發展形成鏽子器產生鏽孢子。至此,鏽病病菌便完成年生活史,小孢子傳播距離為2.5~5公里,最遠50公里。

原因二:天公做“媒”

蘋果鏽病的發生受氣候條件尤其是溫度、溼度影響較大。因為鏽病菌的萌發和小孢子的侵染,都需要一定的雨水和溼度,每年該病發生的輕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與春季降雨的早晚和雨量的大小,春季有一次持續2天,降雨量15mm,空氣相對溼度90%以上的降雨過程是冬孢子萌發和小孢子侵染的必要條件。此外,該病發生對溫度也有一定要求,冬孢子萌發溫度為14~30℃,最適為17~20℃,鏽孢子則為27℃,風在該病傳播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早春天無風或風向與果園相背,檜柏上的小孢子就不能借風力傳到果樹上,鏽病的發生機率就小。總之,鏽病菌在有雨、有風、有適宜溫度、並有大量幼嫩果樹存在的情況下,才能進行較多的侵染。

今年蘋果鏽病緣何多?如何防治?

根據運城氣象資料顯示,今年3月5日降雨19.3mm,4月13~14日降雨27.3mm,5月5~6日降雨12.4mm,5月21~22日降雨11mm,6月25日降雨22.5mm,7月上旬降雨71.3mm,7月16~17日降雨55mm,正是老天的這些降雨過程,為鏽病冬孢子萌發和小孢子侵染創造了條件,起到了今年鏽病大發生的催化作用。

原因三:不識“廬山”真面目

在調查中發現,有部分果農不但不知道該病的危害,而連什麼是鏽病都不知道、不認識,因而在防治上束手無策或盲目用藥,錯過防治期。

今年蘋果鏽病緣何多?如何防治?

鏽病主要為害蘋果葉片,也危害嫩枝、幼果和果柄,葉片發病初期,葉片正面產生橙黃色有光澤的小斑點,逐漸發展成直徑為0.5~1cm的橙黃色圓形病斑,病斑表面有鮮黃色小粒點(性孢子器),並分泌出淡黃色粘液(性孢子),以後變黑。病斑組織逐漸變厚,葉背面隆起,其後在隆起部位生出許多黃色毛狀物(鏽孢子腔),成熟後頂端開裂,散出黃褐色粉末(鏽孢子)。最後病斑變黑枯死,病斑多時,引起早期落葉。

在調查中還發現,今年由於霜凍,不少果園沒有蘋果,許多果農不能及時噴藥防蟲治病,這也為鏽病傳播侵染創造了條件。

今年蘋果鏽病緣何多?如何防治?

那麼如何防治鏽病呢?

一、一同防治

對於公路旁,苗圃內的檜柏我們是無法砍掉的,那麼則可以通過給檜柏和果樹同時噴藥,使檜柏和果樹同時免除危害,做到統一用藥,群防群治。

二、對症下藥

發現鏽病後,首先要選用專用特效殺菌劑,一噴就要見效,徹底剷除病菌,若殺菌劑針對性不強,就像一把鈍刀,怎麼噴也將病菌鏟不淨殺不絕,事倍功半。

目前防治蘋果鏽病的藥劑有:粉鏽寧、苯醚甲環唑、腈菌唑、代森錳鋅等。一般開花前後噴10%苯醚甲環唑1000~1500倍液,或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可控制病害,若前期未用藥,後期隨發病隨用藥亦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