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富,看墳墓,帝王將相發跡路;一墳二宅三八字,天命貴永世

富不富,看墳墓,帝王將相發跡路;一墳二宅三八字,天命貴永世​經驗告訴我們,當生活中冒出一些不順心的小事時,你千萬不要過分在意,能處置的就快速處置,不能馬上處置的,就放一放再說。

乾坤門雲:“富不富,看墳墓,帝王將相發跡路。一墳二宅三八字,天命貴永世。”

墓地,又稱陰宅,是活人對死者完成的後孝道,並因此產生的基因場同步信息、能量和運勢效應。

陰宅不同於陽宅,陽宅只關係到一家人的好壞和運程;而陰宅關係到整個家族的榮辱和興衰。安葬得好,則葬者、後人雙吉;安葬得不好,則祖先不安,後人也出問題。

故云:“祖先不安鬧子孫。”墓葬者,地下墓穴之葬(葬乘生氣,蔭及後人)。而墓葬又有別於一般墓葬,一般墓葬只重死者入土而已,不重效應。墓葬旨在旺運,是造福後人的一種下葬方式。

故乾坤門雲:“先輩墓地,後人福田。”千百年來,墓葬作為一個特殊領域經若干代人實踐、總結和發展,已形成了一門系統、完整的傳統學科。

限於篇幅,謹簡述如下:

地理五訣貫千古

陰宅基本要求乃“地理五訣”,即龍穴砂水向。

龍者,山之形勢、來龍去脈。

龍要生旺起伏。

石為龍之骨,土為龍之肉,水為龍之氣脈,草木為龍之皮毛。山勢原骨,地勢原脈。

古云:“餘氣不去數十里,決然不是王侯地。”

來龍綿遠,發福綿遠。

來龍短促,發福短促。

龍身變化有三格:

“天龍峰峰聳拔,崗龍如蛇過路,

地龍灰中穿線。”

中國龍脈始於太祖山(萬山之祖)之昆倉山,下分南崑崙、中昆倉和北崑崙三條龍脈,即南龍、中龍和北龍。

瀋陽為北龍淵源萬里來龍餘脈。

龍行各階段又具體表現為辭樓下殿,穿峽過澗,中心出脈,蜂腰鶴膝,蛛絲馬跡,層層脫換,牛角蟬翼,蝦鬚蟹眼等。

書雲:

“龍樓宅殿勢難攀,此處名為太祖山。

近穴名為少祖山,此山吉凶相關。

問君何者為父母,穴後峨峨聳一山。”

穴者,山止氣聚,名之曰穴。

作穴之法,內接生氣,外接堂氣而已。

穴之尖圓、坐向天生一定,不可強為。

墓穴具體分為窩鉗乳突四類及其若干種變形。

窩穴是前平後突、兩邊掬抱之穴。

鉗穴是左右兩邊掬抱特長而中平後凸之穴。

乳穴是山勢垂下復又高起所結之穴。

突穴是平中起高之穴。

窩、鉗為陽受之穴,氣從下生,宣淺葬以乘其上升之氣。

乳、突為陰受之穴,氣從上臨,即從棺蓋而入,宜深葬以乘其下臨之氣。

陰穴陽受,陽穴陰受。

富穴多低,砂皆肥滿。

貴穴多高,砂皆秀美。

古云:“十年尋龍,三年點穴。”

千金易得,寶穴難求。“若還差一指,如隔萬重山。……千里來龍,五尺入手,方差一指,盡廢前功。”

所以,點穴千萬千萬慎重。

扦穴太高則傷龍、招風,扦穴太低則困龍、卑賤。

點穴須求“三靜一動”,靜者,案對要靜,無壓逼走竄;龍虎要靜,無他顧飛騰;水城要靜,無反背衝激。

動者,水伴穴前,緩緩流動。此外,穴土要求細膩、堅實、滋潤、光澤等,忌汙濁、腥味。

砂者,穴周圍的山勢、山石。

觀砂須看能否對主龍恭敬護衛,且喜左右迴旋,顧盼有情。常見的砂是龍虎二砂和官鬼禽曜。

墳左青龍砂,墳右白虎砂。生於案山背後者為官,官要回頭。

生於主山背後者為鬼,鬼要就身,不可太長。

生於水中間者為禽,有情向穴者吉。

生於龍虎肘外者為曜,曜要有形、恭順。

無官不貴,無鬼不富,無禽不榮,無曜不久。富砂圓正庫廚倉,貴砂尖秀圭笏筆,石璧稜稜為劫盜,槍旗簇簇出強梁。

砂不抬頭砂無力,外砂不及內砂力。

砂忌破碎、尖射、兇頑等,俱不吉。此外,砂又有十富砂、十貴砂、十貧砂、十賤砂等(略)。

水者,龍之血脈,穴之外氣。

古云:“山主丁貴水主財,有山無水休尋地。”

墓地無水不可葬。

水融注則內氣聚,水飛走則生氣散。

明堂內流水為內水,明堂外流水為外水。

水來稱天門,水去稱地戶。

來不見源流謂天門開,去不見水走謂地戶閉,天門宜開則才來,地戶宜閉則財聚。

吉水有四條標準:

一喜環彎,二喜歸聚,三喜明淨,四喜平和。

水忌衝心水、射肋水、反弓水、拖刀水、斜飛水、淋頭水、割腳水、汙濁水、吼叫水等,俱不吉。

曏者,墳向,向口,朝案也。朝者,朝山;案者,案山。朝山須能拱揖來拜,案山須能恭敬相迎。

朝山是龍正穴,賓主呼應正相適。

朝山主要分為:

特朝,兩水夾送拜伏於穴前者謂之特朝,此格貴。

橫朝,朝山橫開帳幕有情向穴,亦吉。

案山在於藏風關水,可將明堂之氣鎖於穴前。

俗雲:“內堂夾死狗,外堂客萬馬。”

案山高不過胸,低不過臍,遠不離手,近不逼穴為入懷之案。

故云“伸手摸著案,家財值萬貫。”

總之,墓地要得水藏風聚氣。

龍穴砂水向,龍穴為本,砂水可用。

龍喜出身長遠,砂喜左右迴旋。

龍以脈為主,穴以向為尊,水以向而定,向以局而分。

形無常形,勢無定勢,具體情況,因地裁定。

擇吉下葬有精妙古云:“發福由於,催福由其良辰。”

吉日良辰下葬,見效神速。

《雪心賦》雲:“山川有小節之疵,不減真龍之厚福。年月有一端之失,反為吉地之深殃。”

“雖然穴吉,尤忌葬兇。穴吉葬兇,於棄屍同。”

可見擇吉之重要,不可等閒視之。

《通書》嚴禁土旺之日下葬,“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十八天土旺、戊已日土旺,均忌葬。

《彭祖百忌日》雲:“收宜納財,卻忌下葬。”所以,“收”日也忌葬。

此外,流年三煞月也忌葬。

本命擇吉為重要,即死者與後人命屬尤其是對照長子命屬,選取三合、六合之日時下葬尤為重要。

總之,擇吉是《通書》、流年和本命擇吉的統一,三者俱吉始稱大吉,即通吉。

古云:“葬者,乘生氣也。”

古代葬法分為“引魂葬”和“招魂葬”。

“引魂葬”是指有遺骨、骨灰者的葬法。

“招魂葬”是指無遺骨、無骨灰者(如丟失)的葬法。

中國漢朝劉邦發跡就是始於招魂葬,史書記載:“自古當有招魂葬,四百年間漢家旺。”招魂葬須由德才兼備、功力深厚的真傳師來執儀,絕非一般人可為。

葬法按地脈可分劃為葬脈、葬氣和葬影。葬脈是指尋地脈下葬,如灰中線,草中蛇等。

葬氣是尋氣眼下葬,難度極大,如雞心、魚胞等。

葬影是極為高深的葬法,多怪穴,非登峰造極的大師而不能為。

乾坤門按葬法的力度又可分為輕葬、準葬和強葬。

輕葬指力量一般的下葬方法。

準葬指力量恰到好處的葬法,強葬是指不得已而下葬,或為加強墓地力量等進行的特殊葬法。

深葬發遲但長久,淺葬發速易短促。一般中葬為宜。

舊墳地不宜葬,氣數已盡,地脈無力。放生下葬(簡稱放生藏)非常有益,放生藏是指放生活物如活魚、活鳥、活龜、活蛇等活物的下葬方法,尤其是放生既將被殺之物,其力量尤強。

放生藏可彌補地脈、擇吉之不足,即使地脈、擇吉俱吉,放生下葬也有益功德和增加福報,此法極為可取。

墓碑、樹木及其它

墓碑、石欄禁忌黑、赤、褐等顏色,宜白色,主清正、純潔。

黑色墓碑黴氣,黑氣纏頭,古之大忌。

赤、褐色墓碑,血光、桃花之象,不為吉。

墓碑不可有斷痕、裂瑕。

墓碑斷裂主大凶,殃及後人,兇禍、橫事、敗家等。

墓穴左右喜松、柏、欒、槐、榆等樹木。

古云:“何知人家財丁旺,陰宅松柏栽成行”。“墳後種榆,榆蔭後代。”

栽植樹木距墳丈外為宜,甚至三丈開外更吉。

以防止樹根穿棺纏屍,累及後人。

墳前、左右忌藤蔓和植花,古云:“墳樹被藤纏,定惹枷鎖禍”。“墳上栽花主淫亂。”

此外,禁忌墓穴旁邊大小便,汙穢祖地傷,嚴重者可使其失靈。

因此,墓地一定要潔淨,小心為宜。掃墓的因由也在於此。

古云:“擇地,先當擇師。得師,則得地矣。”勘選墓穴、下葬,請品德、功力俱佳的師為宜。

師做法還可使墓地增吉,如“撒淨、通靈慰魂、開地眼起運”等法事,可以完善、彌補墓地先天不足之處,加強旺運力量和進程。來的是路,捨棄的是包袱。如此,路才越走越長,心才越走越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