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受过伤的人才懂得疗伤——心理学大师们的生平

01弗洛伊德曾致信爱因斯坦企图为其做精神分析,惨遭拒绝

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的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

只有受过伤的人才懂得疗伤——心理学大师们的生平

谈及心理学史,弗洛伊德是个避不开的人物,关于他,各类史料八卦都有涉及:比如恋母情结,比如烟瘾严重以致口腔癌,比如一生护在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左右,以致其终生未嫁。相当讽刺的地方在于,他的这些现象完全可以用他开创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病理性的解读。

弗洛伊德是个很矛盾的人,对待学术他非常严谨讲究科学精神,可是他却认同朋友弗里斯的怪诞理论并向其推荐病人,而萨特曾将弗里斯形容成一个怪物。自他的精神分析王国建立以后,他曾对几位后继者报以厚望,倾心相助,尽力提携,却屡遭背叛。有人认为这种不断重复的背叛在于,弗洛伊德刚愎自用的固守在自己的理论王国中,不愿接受任何新的理论,新的思潮,强迫他的继承者完全遵守他的理论体系。萨特曾形容弗洛伊德称,他有时有点像斯大林。

自反战事宜与爱因斯坦合作后,弗洛伊德曾荒唐地主动写信给爱因斯坦,试图为其进行精神分析。遭到爱因斯坦毫不留情的拒绝,爱因斯坦讽刺到:“我很遗憾不能满足您的愿望,因为我愿意在一个还未被分析的暗处呆着。”

弗洛伊德一生研究阻抗,可是他对自己的私生活却非常保密,甚至两次销毁自己的档案,他的早年生活几乎成谜,情感生活几乎不为人知。

然而在弗洛伊德诊所的书架上方挂着一位女士的照片,她曾是弗洛伊德的亲密助手。弗洛伊德曾与这位女士往来书信达200多封,并且还曾送过一枚古罗马花纹的戒指给她,在精神分析界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她都始终伴其左右。她就是莎乐美女士。这位莎乐美女士也是对哲学大家尼采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

02荣没有痛苦,就没有意识的唤醒。

只有受过伤的人才懂得疗伤——心理学大师们的生平

荣格出身在一个宗教大家庭中,这也注定了他学术研究的神秘主义倾向。用他自己的话说,在6岁以前他的人格是分裂的,他将他们分别命名为1号人格和2号人格。

在荣格12岁时,曾生怪病,昏迷多时,几乎无救,他却通过自己的意志使自己重新醒来并将自己治愈,这种精神官能症性质的现象一直伴随着他,也成为他终身的隐秘。同一时期他的人格也渐渐趋于整合,1号人格成为主体,2号人格趋向消失。

他曾作为弗洛伊德最看重的继承人被委以重任,在于弗洛伊德决裂后,他的精神受到重创,一度出现精神问题。

人生的经历和自己身上那些难以解释的现象促使荣格走向了神秘现象的研究之路,他曾到非洲、亚利桑那、新墨西哥等地进行几次旅行考察,开始研究种族潜意识的性质与现象,广泛考察了古代神话及祭祀仪式。印度文化、易经、老子、炼金术、孔子,他都有涉猎,对于佛禅更是喜爱有加。

据说他婚后绯闻不断,情人众多,最令其难以忘怀的是病人兼学生的萨宾娜。

晚年的荣格隐居苏黎士湖畔,完全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式生活在安静、能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地方默默地思考。早年人格分裂、钟爱神秘学研究,一生都在隐瞒其精神官能症

03华生进行人类性行为研究,并卷入性丑闻事件轰动整个心理圈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

只有受过伤的人才懂得疗伤——心理学大师们的生平

华生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大学任教期间,华生开创性的选用人类被试小艾尔伯特进行试验,通过反感刺激造成被试的恐惧体验,却没有对被试进行行为矫正,他的这一做法,受到主流价值的伦理谴责,心理学界甚至一度自发形成一波人开始寻找小艾尔伯特的下落。

华生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可是相当讽刺的是他的两个儿子从小有心理创伤,都患了抑郁症,一位自杀,另一位则选择精神分析治疗。

华生的感情生活轰轰烈烈,博士毕业,他娶了自己的学生伊克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 · 罗斯福秘书哈罗德 ·伊克斯的姐姐),由于女方家庭的反对,他们曾两度结婚,一次私下,一次公开。

华生的婚姻生活曲折浪漫,非常不容易,可是华生却出轨了,出轨对象是自己的助手雷纳,出轨事件起源于华生妻子寻得情书证据,接着事情闹到了华生任职的霍普斯金大学。雷纳事件至此轰动心理圈和整个学术界。华生被迫请辞,结束了整个学术生涯。在整个事件中华生是相当果决的,当其妻子以职业作为威胁时,华生果断拒绝,随即离婚娶了助手。

据小道传言,华生出轨事件真正的原因是,华生私下在进行的人类性行为研究。起初是找妓女进行的研究的,但是妓女做爱犹如吃饭毫无感觉,于是华生就与助手亲自试验了……

自1920年雷纳性丑闻事件后,他的学术生涯结束,转而投身广告事业。在广告工作中,他运用行为主义的理论进行广告宣传,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心理学界最牛的广告人,和广告圈最专业的心理学大师。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果断、行动力强、甚至有些冷酷的人居然会怕黑。

华生曾坦言,他对儿童是否对黑暗就有本能恐惧的研究,是因为他永远无法使自己摆脱对黑暗病态的恐惧。对此有人推测,这或许跟华生母亲强烈的宗教信念有关。作为原教主义的施礼者,他认为撒旦总是在黑夜中潜行。

04马斯洛

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轻,去做比你尽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将是很不幸的。因为你总是要逃避那些和你能力相联系的各种机会和可能性。

只有受过伤的人才懂得疗伤——心理学大师们的生平

马斯洛的童年凄苦,父母关系恶劣,父亲为了逃避母亲,总是避免回家,总是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与子女的沟通,父子关系淡薄。

马斯洛的母亲极度迷信,且生性残暴,曾当面打死马斯洛的两只小猫。致使马斯洛即便走向人本主义之路,都没有原谅自己的母亲,一生关系恶劣,直至母亲过世都没有参加她的葬礼。

作为犹太人生活在非犹太区,马斯洛上学时几乎没有朋友,这使他养成了害羞敏感的并且神经质的性格,只能借由书籍避难。害羞敏感的性格追随其一生,直至成年甚至出名以后,他都非常害怕当众发言。

青少年时期他曾因体弱貌丑(鼻子太大)而极度自卑,借锻炼身体冀求得到补偿。

他的人生转折点在他结婚以后,第一个孩子出生以后,在观察婴儿行为的奇妙现象后他领悟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企图藉动物研究结果推论解释人类行为的做法,根本不切实际。

他曾对人说: “ 我敢说,凡是亲身养育过小孩的人,绝不会相信行为主义! ”

他提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普及,几乎成为普及度最广的心理学理论。

克莱因

我们从未摆脱那些原始的冲突,并将一生与之相伴,永远无法达到安全、成熟的状态,对暴力的“原始幻想”始终在无意识中探头探脑。传统意义上的幸福是不可能实现的,而生活就是在寻找忍受冲突的办法,生活不是为了涅磐。人类的经验不可避免地充斥着焦虑、痛苦、丧失和毁灭,人必须学会面对生与死的极端。

只有受过伤的人才懂得疗伤——心理学大师们的生平

克莱因深受抑郁症的困扰,按照她自己的理论,她的一生都在经历客体丧失的主题。

父亲晚年得女,与她并不亲密,并且很快与母亲离婚了。最早让她体会到浓浓亲情的二姐对其投注关心和照顾,可是却在她5岁的时候就因病离世;

长大后渐渐和哥哥关系亲近起来,而哥哥却年纪轻轻就因为心脏病病故了;

她曾因为与丈夫的结婚计划而放弃学医,但又在婚后遭遇了与丈夫的分手;

疼爱的大儿子因登山事故突然去世,大女儿在工作中渐渐与她产生分歧并渐行渐远,甚至连她的葬礼都没来参加。

她的学生比昂这样评价过她的一生:“这个世界上,与克莱因一样有才华和智慧的人有很多很多,但是,具备她丰富的人生经历,又有思想和才华,以及坚强的人格魅力支撑的人却很少很少,而克莱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比 昂

用自己的心和灵魂思考和行动。

只有受过伤的人才懂得疗伤——心理学大师们的生平

比昂的一生是渐渐接受自己的一生。

为了维持其英国绅士的体面举家迁至印度生活,在他8岁时,父母省吃俭用送他去上英国本地的贵族学校。这种维持身份维持体面而力有不逮的感觉,让他倍感自卑和孤独,同时还有一种对比之下的劣等感。他迫切的需要证明自己,所以在第一次征兵失败的时候他感到强烈的羞耻感。19岁的时候他得偿所愿参加了一战,并因其英勇无畏的战绩获得军功。在战争中,他曾亲眼目睹战友在眼前被炸死,而他自己也只是在时刻等待着死亡的来临,这种痛苦、悲伤和荒凉的战争经历改变了他对自己和人性的理解。

即便是在战争阶段他都清楚的知道,最可怕的敌人是内心的敌人,这比战争中所有的恐怖都可怕。这也成为了他精神分析的开始。

战后他被推荐接受维多利亚勋章,他没有接受,因为他坚持认为自己是怯懦的人。

然而只有真正的勇士才敢于直面内心的胆怯。

虽说是心理学大牛的生平故事,但其实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心理学大师几乎无一例外的,有其个人的人生经历直接主导了他们的研究方向甚至是学术成就。

虽然有时候觉得这些大师们的生平太辛苦了,但是我想荣格曾经说过的那句话,一定是有道理的。“只有受过伤的人才懂得疗伤。”其实回头看看自己过去的30年人生,也是坎坎坷坷不断、创伤回忆不断,所以我才选了上面这6位的生平来激励自己和更多在饱受生活压力的朋友们。

我们不是为了当所谓的大师才不断努力,我们只是为了让我们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并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去帮助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如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