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谢幕时,“你应该明白了要好好读书的意义”

前几天我也自己去看了《无问西东》。

一个人不带孩子去看电影,很适合看这种青春片,说青春片有点轻薄了她,我是很爱这本电影的,还哭了两场。

好像割裂出两个小时的空间,不去想小孩和工作,而是为自己的青春在电影里找到共鸣。

电影结束放映的时候,坐在我后排的一个妈妈站起来,对小孩轻轻说了一句话:你懂了哇,知道为什么要你好好读书、读好的学校吗?

这句平时在我听来颇为矫情的话,在这本电影结束时竟然显得一点也不刻意,我理解这个妈妈的“潜台词”。改成你该明白要你做个读书人的意义,可能更好。做一个读书人,做选择时会选择高贵的人,做遵从内心的人,人生本就如锦,再来一个名校毕业,那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已。

教育的宝贵之处,不在于知识也不在于技巧,而在于赤子之心;和无论世事如何,呵护赤子之心的坚定。

而很多人说看完就后悔没有好好读书上清华,因为以清华为原型的“名校”里,有渊博的大师、有忠诚又勤奋的同行者。在每个人都为数不多的青春里,如果能被大师点拨一二,这一二就影响了人生。

电影谢幕时,“你应该明白了要好好读书的意义”

先剧透两场看哭的戏

一个静坐听雨那场戏,雨从屋顶漏进来,推近是老教授的长衫后背被一点点淋湿,雨声越来越大,他声音越来越大学生依然听不清,他铿锵有力地写下四个字:静坐听雨。然后就在讲台前坐如钟。

瞬间好像所有雨声的喧哗都在心里退去。王力宏演的沈光耀砰一下推开窗,那个长镜头好像每一幕都有意义:池塘边的蓑笠翁,奔跑躲雨的大学女生背影,望不到边的田野。而教室里的教授,眼神就写着一个词:

风骨

电影谢幕时,“你应该明白了要好好读书的意义”

另一场是王力宏扮演的沈光耀牺牲后,虽然他对着土地和战友说的“回家”有点刻意,但真正让我哭出来的是米雪扮演的光耀妈在他去世后拿到他的素描本,一页页翻过去,有教室、有奔跑、有嬉闹,...所有的一切都是平静和朝气蓬勃,最后是妈妈抱着一个小婴儿,旁边写着妈妈对不起。

妈妈把写着shen's sketch的素描本紧紧抱在怀里,好像要用力嵌入到心里一样,这一幕做母亲的真的看不得,瞬间泪崩。

这时候镜头慢慢移到远的地方,定格到这位母亲身后的牌匾写着:三代五将

一腔为国为公的热血哪里来的,都有了注解。

而米雪对王力宏说的一段台词也真是说得拳拳父母心:

当初,你离开我们,来到这么远的地方来读书,我同你的父亲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我们想你感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自己心仪的女子结婚生子,不是为我们叶开枝散,而是要你能够享受到为人父母的乐趣。

电影谢幕时,“你应该明白了要好好读书的意义”

电影其实有点“满”,因为一本电影里要讲述四个时代的故事。其中西南联大、民国时期这两个年代,表达得尤为强烈,实在让人深深地向往。

这两个时代里,又有青春的明媚和迷茫,又是大师璀璨、后生求贤若渴的时代。那些年轻人去云南躲着敌人的飞机也要上课,去边疆研发两弹一星,在雪中的清华园里拉小提琴.....他们的热血和青春真的是留给梦想、真理和国家的振兴,而不是网络游戏和青春偶像剧。

看了就又感动又向往。

电影谢幕时,“你应该明白了要好好读书的意义”

那些影响过我们的教育

这本电影看完之后我脑子里闪现出很多个我遇到的老师,想起的都是一些片段,或者甚至一个瞬间。

但在我自己都不知不觉的时候,这些一个个瞬间就改变了人生的走向,

我看到梅贻琦问吴岭澜:你一个语文英语都是满分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学实科?吴的回答是最优秀的学生都学实科。

(你们高中里有没有这样的说法?成绩好的都读理科,哈哈)

然后梅贻琦说了一段话:什么是真实?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盲目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而后在泰戈尔的演讲上,台上的梅贻琦给吴岭澜一个饱含期许的颔首,就一个点头就好,恩师的期许、信任尽在不言中。

这段话、这个瞬间,应该是在日后每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都会敲打着吴岭澜的心,成为他做选择的方法论。这就是文章开头我说的会影响人生的“点拨”。

电影谢幕时,“你应该明白了要好好读书的意义”

我想到我高中毕业时,一个带过我几年的语文老师。

高中里当我爸妈忧心忡忡跟他请教“家里有个整天看金庸亦舒梁凤仪的高中生怎么办才好”时,他施施然说出一句“开卷有益”,而后开了书单说“也可以看看这些”。

高三时,面对两个选择,一个是保送去一个很好的大学,但只能读外语专业;一个是自己拼一拼高考,也许能有更好的专业,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也许就名落孙山。

我记得那个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你自己怕不怕?我说我怕,(因为成绩不稳定哈哈)。然后老师就说xx大学有个班,前两年什么都学,还都是顶级教授教.....描述得总之吸引人到爆,听得我当时整个人都激动了,最后他说:“但这个要考。当然我觉得你可以。”

老师的话在当年就是圣旨,“我觉得你可以”这六个字分量多重啊,简直就是预先敲章,注入无穷的正能量。

日后我遇到过很多对我说“我觉得你可以

”的人,只要听到这句话,我都会心怀感激,因为老师在高三那年是那样坚定地对我说这句话,好像赋予了这六个字神奇的力量,每每能滋生出自信,和愿意去努力的勤奋。

看电影时,我还想起一个画面,是我大学的一位老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世界、过去、未来都在讲台方寸之上,下课那一刻,整个人坐在椅子里,竟然是窝进去、神色木讷。

上课时和下课后对比之强烈,让我从青春时记到现在。用尽自己所有力气去做好一件事情,然后坚持几十年,这是老师的人生习惯,偷懒时候我用来鞭策自己。

发自内心感谢那些影响过我们的教育,他们在我们记忆中留下的一个个瞬间,在迷茫时帮我们选择方向,在低落时托起我们,忙碌的时候不会去想这些,但是在遇到迷途时,这些瞬间就会浮现出来,已然成为做人、做事的准则。

电影谢幕时,“你应该明白了要好好读书的意义”

无问西东的英文名叫forever young。

每一件事,哪怕在别人看来毫无意义,但只要心之所向,便无问西东,全力以赴。这就是我们能守住的青春,不止年轻才有的热血,初心,和深情。

iKids(i-Kids)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感谢你的阅读和分享。我们写过的学校和玩乐推荐,应该是上海最丰富的品质亲子生活信息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