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答题卡“被调包”?比户口还重要 学籍那点事儿

近日全网刷屏的4名河南家长质疑孩子高考答题卡“被调包”事件中

苏先生称:从初中起,女儿就从周口转到郑州读书,在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部,高中折腾了下,在老家周口的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上过几个月,但因为受不了那里的氛围,又回到郑州一中了。

卢女士介绍:女儿在商丘第二高级中学就读,但学籍是永城市实验高中的。

4名考生中2名涉嫌转学籍、学籍空挂,无论高考答题卡最终调查和处理走向如何,该省学籍管理公平正规透明与否都值得怀疑。

学籍买卖事件回顾

江苏振泰高中3万卖学籍

结果500多名学生无法报名高考!(最后协调解决参加高考)

河南高考答题卡“被调包”?比户口还重要 学籍那点事儿

缘由:泰兴市教育局向人民网回复称,振泰高级中学擅自招收的计划外低分学生,2017年高考报名时因未报批学籍而未能通过江苏省高考报名资格审查。

学籍空挂事件回顾(高考移民)

2015年陕西榆林高考文科状元被榆林市华栋中学邢某某获得,但该校毕业生说高中三年从未见过该生,华栋中学校长李某证实该生高一曾在该校就读一段时间,三年来学籍都保留在该校。究其户籍,确为2009年以投靠亲属理由从山东迁入榆林,户主正是该校校长李某,而且李某名下先后落过三名外籍考生户口!

学区房买卖学籍保全案件回顾

某案中,法院经审理查明:在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补充协议中,被告曾承诺涉案房屋为某小学学区房,且学区名额未被使用。但被告已将其子女户口迁回涉案房屋,将于2016年6月小学入学登记时使用涉案房屋对应的学位。

裁判结果: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于2016年6月16日作出(2016)京0108民初16170号民事裁定:禁止使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某路的涉诉房屋或该房屋对应户口的学位。

河南高考答题卡“被调包”?比户口还重要 学籍那点事儿

小升初、初升高、留学、高中学科竞赛、艺术高考、在职研究生

各类教育通道

咨询、合作:booone123(申请注明教育类别)


河南高考答题卡“被调包”?比户口还重要 学籍那点事儿

传递招考信息

关注教育现状

解读教育政策

学籍那点儿事

学生学籍号编排

中小学生国网学籍号共19位由系统自动生成,一人一号,终身不变;省网学籍号共14位,其中前10位由系统自动生成,后4位由学校按以下要求编排:

1、义务教育阶段。第11位编为学生户口类别(主城区户籍编为0或1,郊县区户籍编为4,省内其他州市户籍编为5,省外户籍编为6,港澳台及外籍编为7),第12、13、14位为学生流水号,从001号开始顺序编排。

2、普通高中。第11至14为流水号,从0001号开始顺序编排。

河南高考答题卡“被调包”?比户口还重要 学籍那点事儿

转学籍

学生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调动、部队换防、人才引进或因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在原学校就读且符合转入学校招生范围者,准予转学。学生转学实行“籍随人走”,按照“先转入后转出”的程序办理。

普通高中学校不得接收无学籍的学生转学,不得办理户籍仍然在省外且从省外转入本市的学生转学手续,户籍已转入的,应当认定省外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原则上只能转入同等级或低等级的学校。

休学与复学

1.休学

学生因身体状况或其他特殊原因,无法坚持正常学习或连续病假3个月以上,由学生本人和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相关有效证明材料,填写《中小学生休(复)学申请表》,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并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准予休学。

学生休学期限原则上为一个学年。休学期满仍不能如期复学的,必须办理继续休学的手续。禁止利用休学申请进行变相留级。除健康原因外,毕业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准休学。

2.复学

学生休学期满,应当持医疗单位出具的健康证明或其他有效证明,向学校提出复学申请。学生复学后,由学校安排到适合的班级进行学习,并及时在网络学籍管理系统中变更。

其他:

在招生过程中,学生本该去A校,但是却被B校录取并调档,造成该学生在A校没有学籍信息,该如何处理?

A:学生和家长可向B校的学籍主管部门反映,责成B校同意释放学生学籍。之后,向A校申请以转学的方式向B校调取学籍。

A、B学校之间或学籍主管部门之间有争议的,可参照对第二条的答复进行投诉。

关于学籍占用:

1.怎样确认房子的学籍是否被占用?

答:学籍无法查询,只能向房主核实,在合同上作出约定避免学籍占用。

2.原房主孩子明年6月毕业,新房主孩子明年9月上小学,这套房学籍算不算占用?

答:小学报名一般是5月份,报名的时候房主孩子还在上小学,学籍被占用了,所以这种情况是无法顺利入学的。

划重点:

原则上学校学籍占用九年,但具体实施要看学校严不严格,言外之意,学籍占用年限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在学校手里,每个地区对学区房占用学籍年限规定不同,有些6年,有些9年。

关于学籍使用:

二孩家庭,非独身子女能否上同一个学校?

答:各区《招生工作实施办法》中都有明确表述:原则上每套住房六年内只安排一名适龄儿童在施教区小学正常就读(双胞胎、符合政策的二孩例外)。因此,二孩家庭,非独身子女可以上同一个学校。

学籍是事关孩子能否顺利入学的大事情,家长们务必要多方确定,确保孩子能够正常入学。

有一个想法,大家留言区讨论,如果某地有一班普通高中,高一在本校就读,高二高三以学校结对名义整体在重点高中甚至在类似真嗨、薛俊、夯二中学就读,享受这类学校的高质量教学待遇,而突破了招考、学籍空挂等政策壁垒,这又是什么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