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美好鄉村——如畫渚湖姜

池州渚湖姜村是一幅畫。古樹作筆,四季景色作顏料。

村莊有兩棵古樹,一棵是村口的黃連木,一棵是村中的銀杏樹。黃連木高大挺拔,有好幾百年的歷史,是村莊的嚮導。黃連命硬,關鍵時刻能挺得住。據說,大躍進時有人要鋸它,拉了若干鋸,苦於它材質堅硬,無效果,只得放棄,於是它逃過一劫。黃連木緊鄰有一泉,龍眼泉,被譽為渚湖姜的趵突泉,正方形,水泡咕咕,冬暖夏涼,能灌溉百畝良田,傳說喝了還能健體美容。泉水是渚湖姜人的生命之水,源遠流長,渚湖姜人感恩,敬它若神明。每年舞龍燈演儺戲時,村人總先拜於泉口,再進到祠堂。

池州美好鄉村——如畫渚湖姜

銀杏樹有1000多年曆史,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村莊的地標。樹身兩人合抱,樹高三層樓。據介紹,荒唐年代,也有人把壞主意打到它身上,村民捨命相救,它才倖免於難。如今這兩棵樹都成為了寶貝。

遠山背景作襯托。村子西南靠義湖山,東北連船峰山。義湖山,山腰處高峽平湖,寺廟居中,四周蘆花飛蕩,平湖西側有古蹟"金公避兵處。"明朝大臣金聲起兵抗清,兵敗退於義湖山。金聲隱藏山中練兵,至今山中仍可見五十畝大的練兵場。山上還有大小菱角洞等風景名勝。村邊也有一山,名曰寶山,小巧玲瓏,似寶珠,據傳藏有寶藏。寶山上有洞,洞是天洞、地洞與龍洞。三洞相通。遠處的山宛若長龍,昂首攪尾而來,騰戲寶珠,情趣十足。

池州美好鄉村——如畫渚湖姜

渚湖姜山環水繞,童溪河橫穿村莊,溪水清澈,宛若麗人,水流叮咚,似在歡歌。畫面動靜結合,清新自然。

小河上方有六座橋,其中四座是明代的石橋,分別是翠寶橋、繼翁橋、迎璋橋和懷親橋。懷親橋又叫女兒橋。傳說明朝時期,渚湖姜村一女馨兒,自幼琴棋書畫,因愛嫁給了鄰村的窮秀才,夫婿進京趕考,痴情女子每天靜立橋頭守望,洪水氾濫,沖垮木橋,建石橋,馨兒化作千斤石楔,等候秀才歸來。石橋下方披拂的青藤,就是馨兒傷心的淚簾,由此可見愛的忠貞。

被六座橋連接的合面街與古民居是渚湖姜畫的主體部分。合面街寬六米,長兩千米,街面花崗石鋪砌,歷經歲月踩踏,滄桑。古民居地處山裡,留存不少,一律徽式建築,黛瓦白牆。家家房前有園,屋後有竹。屋簷下繪有彩畫,無論喜鵲登梅,八仙過海,還是農耕圖畫,都一律古樸、歡快,是筆遺產。

池州美好鄉村——如畫渚湖姜

這些徽式建築人家,堂屋都有一扇碩大屏風,上貼喜慶年畫。屏風後有天井,通透敞亮,雨水滴落,如入寶盆。堂屋與側屋隔牆一律板材,住著冬暖夏涼。晴日,莊戶人忙於田間農作,陰雨天搓麻,編篾,悠閒。

渚湖姜村六山一水兩分田,一分老街與家園,典型的田園佈局。三月裡村外油菜花開,村內桃花開,清明時節雨,渚湖姜罩上了一層紗,成了世人眼中的桃花源。渚湖姜村不大,列為貴池"李、姜、杜、章"四大姓氏之一,在於它歷史悠久與文化深厚。姜氏乃炎帝后裔,姜太公姜子牙乃家族始祖。相傳姜子牙坐於船風山頭,一網撒三湖,形成了渚湖、側湖與義湖,渚湖村名由此而來。渚湖姜春奼紫嫣紅,夏綠樹濃蔭,秋楓林彩翠,冬銀裝素裹。姜氏太祖均道公眼亮,看中了這裡宜居的環境,美好的生態,才於洪武二年遷居至此。

池州美好鄉村——如畫渚湖姜

渚湖姜畫中有民歌學校,畫魂是民俗——儺戲、民歌、十番鑼鼓……。渚湖姜村民人人是學員,個個會唱歌。一代歌手姜秀珍把民歌唱到了北京城,被稱為"安徽的劉三姐",二代歌手姜夢玉把民歌唱到了世界殿堂。"一朵梅花靠牆載,三瓣正來兩瓣歪,要正你就正下去,要歪你就歪過來,你不正來也不歪,叫我小娘子怎安排?""妹在河裡頭洗菜薹,郎在上面撐竹排,一篙子攮下來,哎子喲,一篙子攮下來……"民歌自然質樸,宛若天籟,抒發了對生活的熱愛。

池州美好鄉村——如畫渚湖姜

蘇東坡書寫的姜氏宗祠

畫中留白的是宗祠,一塊空場地,曾經氣勢恢宏;貞節牌坊,原矗立於村水口東側,文革時期就地拆開分放,今存學校;村東不遠,有渚湖姜一世祖及諸公墓群……

桃花是渚湖姜村這幅民俗畫的點睛之筆。春三月,滿村滿園都是桃花,童溪河旁的桃花尤豔。被染紅了的童溪水,有如浣衣洗紗的村婦——嬌媚。

(吳春富)

為了拯救即將消失民風民俗風情,傳承弘揚家族家規家訓宗祠文化,歡迎聯繫。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