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城市供水结束地下水供给历史 地表水优质充足

7月26日,记者在昌吉市世纪大道与哈密路路口处的水源切换施工现场看到,工程人员正在窖井内进行安装调试作业,这是自水源切换施工作业启动以来, 工作人员切换的第8个水源切换点,预计到8月15日,全市21个切换点将全部调试完毕,届时,昌吉市建成区60平方公里将彻底结束城市用地下水供给的历史,转向高效利用三屯河地表水,从而改善昌吉市因地下水过量开采而出现的地下水水位区域性下降严重的势头。

1984年昌吉市新建了第一水厂,2004又新建了第二水厂,34年间,城市供水一直采取地下水供给模式。据水利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城区用水高峰期日供水需求达到15万立方。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昌吉进行督查发现,昌吉州2016年地下水位较2013年平均下降0.9米,昌吉市地下水也存在超采现象。

作为一座亟待发展又缺水的城市,如何破解水的瓶颈?该市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着眼,于2016年启动努尔加水库城镇供水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4.31亿元,分管网和第三水厂两部分。第三水厂首次引用努尔加水库地表水作为水源,在设计上采用机械混合、小孔眼网格反应池、斜板沉淀池、臭氧氧化和高效气浮等净水工艺,将努尔加水库中来自天山的雪水净化为饮用水标准。

今年6月30日,第三水厂首次向城市主管网供水。化验员胡晓光向记者介绍说,以前地下水的总硬度基本上平均在220左右,通过水厂自检和第三方实验室的送检,目前水质总硬度达到108。得益于天山山脉优质的雪融水,以及努尔加大峡谷沿线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矿物质、活性成分含量上,水质较以往有所提高,均远远优于国家标准。

第三水厂建成后,远期年供水量可达1.1亿方,按照市政府的宏观配水要求,每年可向市区供水6700万立方米,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供水2000万立方米、八钢工业园供水1900万立方米,向二六工镇、滨湖镇、佃坝镇、六工镇等乡镇集中供水400万立方米,有效解决昌吉市及周边乡镇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绿化用水难题,进一步推进昌吉市城乡供排水水务一体化建设。

昌吉清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蒲学军介绍说,目前第三水厂运行的两个机组,日生产能力15万吨,8月初日生产能力可以达到22.5万吨,可以保障和供应城区及铁路线两侧各500米区域全部划定为地下水禁采区的用水。

据了解,昌吉市将关停第一水厂,第二水厂将作为城市备用水源封存。按照市政府的宏观配水要求,每年可向市区供水6700万方,向二六工镇、滨湖镇、佃坝镇等乡镇集中供水400万方,有效解决城区及周边乡镇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绿化用水不足的问题。

昌吉市水利局局长张世森表示:“昌吉市三水厂投用,实现了城市地下水源地与地表水的成功置换,这既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遏制昌吉市地下水超采的需要,也是建设城市应急备用水源的需要第三产业供水水源由地下水置换为三屯河地表水,可减少地下水开采,缓解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十分必要,对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总体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