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站一个至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王安忆《长恨歌》

北京有胡同,上海有弄堂。

上海不仅有着繁华时尚、灯红酒绿的夜生活,

还有老上海平凡的弄堂故事。

上海的弄堂文化一直印刻在几代上海人的记忆中,

你还记得多少?

是狭窄巷子中凌乱飘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还是公共厨房里传来炖鸡的香气?

每一条弄堂,都藏着几代的沧桑与变迁,

纵使年华逝去,高楼林立,

仍有些弄堂守候在那里,留给上海一段“五味杂陈”的记忆。

这一次,就让乐乐带着你一起看看这8条上海的老弄堂,

寻觅独属于这座城市的平凡与烟火气。

1

隆昌公寓

“包租婆,怎么突然没水了!”相信星爷的《功夫》里的这一幕无人不知吧。

隆昌公寓就像是电影里面的猪笼城寨的翻版:整个公寓像一座古罗马斗兽场似的方筒形建筑,中间是一个像广场那样宽敞的院子,被周边呈土灰色的五层楼房团团围住,犹如“围城”一般。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隆昌公寓的构造中,居民们最自豪的要数双排两米多宽的楼梯,气宇轩昂地矗立在大院的南北两侧。别看现在公寓有些破败,但这曾经是上海乃至中国首先使用煤气和自来水的住处。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隆昌公寓至今还保留着浓浓的市井味,狭小的空间里,随处挂着衣服,家中的厨房基本都移到了室外的公共空间里,走廊拥挤不堪。但这并没有磨掉居民们对生活的热爱。隆昌公寓里居住的大都是已退休的老人,他们在走廊养着心爱的花花草草,阿婆摇着孔明扇,阿公端着掉漆的茶杯,坐在通风口吹吹风,或闭目养神,或聊天打牌,哪家吵架了,几乎整座楼都能听见,很有生活气息。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来隆昌公寓的话,注意放轻脚步,尽量不要用相机打扰了居民们的正常生活。这里每一个房间都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故事,尽显旧上海的小市民百态,记录着老上海的一代蜗居史。这些只需你用心体会就好。

地址:隆昌路362弄

交通方式:乘地铁12号线至隆昌路站,从3号口出来步行约450m

2

新华别墅

新华路享有“上海第一花园马路”的美誉,新华别墅则由两条呈U形的里弄互相连通,分别包括了两条弄堂——新华路211弄和新华路329弄。

它有着很长很长的历史,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条弄堂里就住着许多国家的外侨。一条不长的新华路上却错落着百余套各式花园洋房,囊括了英国、美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建筑风情。这些烙印着浓厚外国风格的洋房也为新华路赢来了“外国弄堂”的别称。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如今,光阴流逝,世事变迁,曾经的“外国弄堂”变成了“上海人家”。新华别墅的老洋房静静地掩藏在树荫下,但这条弄堂也沿袭了上海老弄堂的特点,大庭院内,人们说着上海话天南地北地侃,兴致来了还组一局牌局,充满生活气息的的凉衣架随处可见,很典型很古朴的上海弄里人家。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午后的阳光洒在斑驳的洋房墙上,一种时空交错的恍惚感扑面而来。来新华别墅走走,感受最具异域风情的上海弄堂。

地址:新华路329弄15-71号

交通方式:乘地铁10/11号线到交通大学站,从5号口出来,步行约770m

3

步高里

建成于1930年的步高里,位于陕西南路和建国西路的交界处,是上海石库门建筑的代表,也是上海保存较完整的罕见整组建筑里弄住宅。

步高里虽然没有田子坊那么出名,也没有新天地那么繁华,但它却在人们柴米油盐的生活中还保留着一丝考究的西洋遗风,弄堂口中法文双语的中式牌楼仿佛在诉说着步高里的不同寻常。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这个融合西洋联排房屋风格的老弄堂,至今仍记录着浓浓的老上海民俗气息。古朴风情的红墙、藤蔓缠绕的老虎窗、厚实乌漆的大门、小小的天井、杂乱无章的电线、五颜六色的晾衣场、过去居家必备的搓衣板马桶刷、各家窗口飘出的炒菜香气,这里有着最真实的上海生活原貌。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弄堂里西晒的窗户无一例外都装着红格布、可以伸缩的遮阳棚,看似有些凌乱的弄堂又在细节之中透露出了精致和讲究。

步高里还曾居住过许多名人,巴金、胡怀琛、张辰伯、平海澜等等,而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海的梦》就是在这里创作完成的。这也为这个典型的老式弄堂增添了一抹人文气息。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闲暇时来步高里随意逛逛,满满都是怀旧的味道。

地址:徐汇区陕西南路287弄

交通方式:乘地铁9/12号线到嘉善路站下,从2号口出步行约735m

4

田子坊

如今,田子坊可谓是来上海的游客必打卡之地了。这里既被称为最热闹的弄堂,也被称为最具小资情调的弄堂,应该是所有弄堂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个。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来田子坊需要一颗崇尚艺术、小资的心。

田子坊是里弄民居味道,弄堂里除了创意店铺和画廊、摄影展,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咖啡馆,每家店都想方设法突出自己的特色,很有情调。这里还隐藏着许多艺术家的工作室,是现代创意聚集地,为田子坊增添了人文艺术气息。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在这里走走停停,迂回穿行在迷宫般的弄堂里,遇见感兴趣的店就进去看看,随心而动,累了就随便找一家店坐坐,最好是靠窗,看着明媚的阳光铺在地上、人来人往的小巷,闻着空中苦甜的咖啡香味,听着店里播放的爵士乐,享受这难得的安宁。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可别以为田子坊就是这样一个供游客参观的弄堂,有些墙上贴着的非居民不可入内的牌子告诉大家这里仍然是上海人的住处,他们隐匿于人潮汹涌间,独享一份艺术的美感。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地址:黄浦区泰康路210弄

交通方式:乘地铁9号线至打浦桥站,从4号口出,步行约620m

5

静安别墅

迄今为止,位于上海静安区的静安别墅仍然是上海最大的新式里弄住宅群。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静安别墅建成于上世纪30年代,风格中西合璧,租金高得离谱,成为当时诸多名门望族和社会名流的聚集地,一时风头无两,是上海滩当时著名的富人区。蔡元培就曾居住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工作和教育事业。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张爱玲在小说《色戒》里所写到的“印度珠宝店”、“西比利亚皮货店”和“凯司令咖啡馆”就开在弄口的沿街处,特别是老字号凯司令至今仍风光无限。李安导演的电影版《色戒》也专程来此处取景。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如今的静安别墅在岁月的洗礼下褪去了浮华的表面,更多地保留了海派生活风味,其独特的韵味与别样的风情也常勾起无数上海人的回忆,静安别墅可以说是上海民居中的一个缩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地址:南京西路1025弄1-198号

交通方式:乘地铁2/12号线到南京西路站,1号口出,步行约370m

6

张园

张园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海上第一名园”,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公共空间”,许多历史故事曾在这里发生。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张园的发端可以追溯到百年前,若要在当时问上海人哪里最好玩?最热闹?回答一定是“张园”。

沪上第一盏电灯、第一辆自行车、第一个室外照相馆等新鲜时尚的玩意儿,全部都出自张园。电影、马戏、戏剧、体育、焰火、赏花、看戏、宴客、购物,甚至过山车、热气球等也全都出现在当年的张园,其风头盛极一时。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如今的张园已被改造成大型住宅群,里弄里的横七竖八晾衣竹竿上的衣物正诉说着如今的“人气”。所幸,其中西合璧的海派建筑特色仍保留了下来,还是上海石库门的代表性建筑,上海人还可以来此寻找曾经的辉煌岁月。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地址:静安区威海路590弄84支弄2-8号

交通方式:乘地铁2/12号线至南京西路站,从10口出,步行约623m

7

嘉善老市

嘉善老市原本是弄堂里的一个旧厂房,现在在精心改建后变身成论了一个集loft公寓、咖啡店、餐厅的综合市集。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老市的入口并不起眼,就是一条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弄堂,然而越往里走,越会发现别有洞天。一条不宽的小巷里,一家紧邻一家都是装潢精致、有特色的小店,有些小资文艺的情调,店里人不多,感兴趣可以进去逛逛。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继续往里走,转弯就是个开放式的中庭,别看这个中庭看起来很小,每月的第一、第三个周末,这里就化身为上海最洋气的露天集市,有许多来自各国各行各业的人们将自制或带有自己家乡风味的物品在集市中摆摊售卖,成为了一个跳蚤市场。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周末可以来嘉善老市逛逛,见识一下别有趣味的上海弄堂。

地址:陕西南路550弄37号嘉善坊

交通方式:乘地铁9/12号线在嘉善路站下,从2号口出来,步行约789m

8

老城厢地区

上海的老城厢,除了人来人往的城隍庙以外,还有方浜中路、上海老街、文庙街、梦花街等等旧市新弄。

隐匿在繁华深处的8个上海老弄堂,你读懂了几个?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老上海的味道。文庙里有很多小吃,比如盐酥鸡啊,五香豆啊,都有的卖,还有现在很难看到的跳蚤市场。进入老弄堂,叫卖声此起彼伏,这算得上是老上海的生活啊。

地址:黄浦区复兴东路451弄

交通方式:距小南门地铁站3口,步行700m

这些弄堂里的故事,

都待你去一一寻访,

何不趁着假日,

四处探探,

回味属于老上海的经典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