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给小叔买房买车带孩子,患癌后却让我们照顾,还说我们不孝顺,我该怎么办?

爱生活爱阳光的丫头


有些女人其实也真的是让人不值得去尊敬。首先说你这个儿媳妇儿当的就不是很成功。两个儿媳不一样的对待,你当初为什么不提出反驳呢?你总是那样默默的接受着人家给你的委屈。从来都不说声不是,这其实不是你的优点,是你懦弱。在一个大家庭里,作为一个儿媳妇儿,你应该让人家知道你的存在。即便是你在付出也不能默默的。因为人都是有感情的,你总是把情给那些不珍惜你的人,那么你无私的付出又有什么意义呢?现在的婆婆也不知道是怎么当的,一点公平都没有。还有的是蛮不讲理。人家大儿媳对你无微不至的照顾。你却拒之千里之外,还口口声声的说不照顾你的孩子好。这就是老人的偏心,如果真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你真的就不能顾及你那个老公的感受了。因为这些年你在这个家里受到的委屈,你的老公好像也不在意。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不用照顾这个恶婆婆了。如果你的老公愿意照顾就让她去照顾好了。其实人都是相互的,凭什么儿媳妇儿就要总是对你付出,你却不爱搭理人家还认为人家什么都不行。对于你这样的婆婆就应该不管不问才好。



伊春美食美客


由于小叔子从小学习好,又比较懂事,嘴巴甜,研究生毕业后,工资又高,所以在我们这个小村里,小叔子给公婆挣足了面子,可以说公婆对小叔子特别好,不仅仅给他在上海付首付买了房。还给小叔子买了一辆十多万的车,公婆是农村的,可以说这些钱,是他们一生的积蓄,由于我们和小叔子同一年生孩子,小叔子媳妇是未婚先孕,所以我们两家的孩子是同一年生的,只不过我们的比小叔家的女儿大了两个月,但公婆从来没有帮忙带过一天,婆婆一直帮着小叔子带女儿,直到读幼儿园,读幼儿园也是婆婆接送的,公公在家种地,帮着小叔子还房贷等。 由于老公从小不受婆婆喜欢,所以我们买房买车,公婆一分钱没有出,我们的孩子,公婆一天没有带过。每想到这些,我心里就充满了仇恨。 但去年夏天婆婆查出胃癌晚期,小叔子和妯娌却不管不问,一天没有照顾,一分钱没有花,甚至婆婆手术时,他们两口子以单位工作忙,拒绝陪护,所以婆婆得癌症以后,一直是我们照顾,花钱帮她治疗的,就这样婆婆还是说我们不孝顺,不懂事,一直夸小叔子和妯娌好,真的不想管她了,但老公又愚孝,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特别憋屈。

好儿媳妇不要难过,你是好样的。其实在农村,好多家庭都是这样的。

在父母的心里,小儿子就是优秀。学习好,研究生毕业,工作又在大都市,在农村这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啊!父母以他为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农村人一般宠小儿子一点,再加上他的甜嘴巴,叫的让父母把心割给他都肯。大儿子可能是比较平庸,但是父母觉得,就那样吧!随他慢慢过日子好了,过得再好也没有小儿过得好,给家庭带来的荣耀多,重心就这样偏过去了。想想是不公平,那又能怎样呢?

母亲在带孩子这件事上,也没做错什么,就是要跟你们说说去带孩子的必要性。

母亲考虑去给小儿子带女儿,可能是考虑到上海当地的消费很高,请一个保姆请不起,她这种想法也是为了家庭节约用钱考虑的,但是她在出去之前应该跟你们,商量一下,就说自己去给小儿子带孩子,问问你们的想法,如果没有跟你们商量那就做得不好,做得不够。

父母给小儿子还按揭,买车这件事,做得有点不妥,至少要跟你知会一声。

父母用他们一辈子的心血给小儿子买房还按揭、买车子,从理性上来说,这样做并没错,但是,因为他们有两个儿子,这样做显得考虑不周了,还是应该在花钱之前跟你们夫妻俩,知会一声,跟你们说说,为什么要花这个钱?

母亲生癌症,小儿子、小儿媳不来照顾是错误的,不道德的,应该受到谴责。

小儿子,两夫妻做事也做的太不是人了,母得亲了癌症,还不过来照顾,还说什么工作忙?你工作忙,能够忙到比国家主席还忙吗?这样恶意的逃避赡养父母的义务,是不道德的,是要遭到谴责的。


你们两夫妻是好样的,值得一赞。

你们夫妻俩是好样的,在父母得了癌症以后,床前病后,端茶倒水,做的很好,这就是为人之,为人媳,应该这样做。你们这种行为就是孝顺父母的一种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你们身上得以体现,这样,你们的孩子以后,也会这样对待你们的。

家里人口也不多,你们作为老大、老大媳妇,就应该为父母多付出一点。因为父母就在你们的身边,你们照顾起来也比较方便,那么小儿子他们居然不来照顾,你们可以打电话去催,平时也不要过分的计较,也许他们工作确实很忙,再加上离家也比较远,种种原因。但是他们一次不来,是不行的,总要抽点时间来看一下父母。

放开胸怀,踏实过日子吧。


拙燕衔泥


看到这个题目我很心酸,不给你带孩子,不给你买房子,不是你不孝顺的理由,爸爸妈妈对每个孩子都是一样,你感觉有点偏,很多时候是情有独钟的,更是理所当然,大部分爸妈都是和小儿子生活在一起,在一起吃住,肯定会多照顾一点,肯定会帮他带孩子多一点,肯定钱上面多给他一点,你感觉不正常吗?

农村有个习俗,爸妈都是和最小的孩子一起生活,因为最小的孩子继承了家产,我们一直是这种风俗。爸妈不自觉就会帮他带孩子,都在一个院里住,不带孩子干吗,有时候帮孩子交交水电费,这也是正常的,如果因为这个你狡辩,真不对,不行叫你爸妈和你一起住。

你如果衣食无忧,你弟弟穷困潦倒,你爸妈肯定会帮你弟弟,尽其所能的帮他,这是所有父母都会做的,包括你也应该帮你弟弟啊,你总不能看着他挨饿吧,你总不能看着他的孩子失学吧,做哥哥的你不帮他谁帮他。

至于爸爸帮弟弟带孩子,买房子这是理所当然,做父母的谁都会这样做,这根本不是你不尽孝的理由,真要是说出去大家会耻笑你,说你无知,说你没有感情,说你是白眼狼。

我爸妈也是和我弟弟一块住,我弟弟建楼房我爸爸投资5万,我和对象都知道,我们一句话不说 ,因为他们一块住,弟弟建房子不拿钱行吗?平时水电费都是我妈拿,我们也知道,有时候我对象也是抱怨,到以后爸妈老了兄弟俩都要问,我对象说这样咱们是吃亏的,我说怎么办,他们在一块住,照顾弟弟是正常的,后来媳妇也不说什么了。

其实爸妈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爸妈只能这样做,后来我做生意没有去银行取钱,我对象直接找我妈了,说做生意把你的钱借我们用用,我妈二话没说直接给了5万,现在还没有还,后来我对象告诉我不用还了,我妈说不要了,不行,肯定不行,必须还,爸妈年纪大了,不还怎么行。

大家记住咱们的爸妈对我们都是一样的,不要抱怨爸妈偏,爸妈都希望我们过得幸福,生活富裕,可怜天下父母心。理解爸妈吧,无论什么情况孝顺爸妈都是没有理由的,让爸妈安度晚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海传媒


说了我的想法估计会被骂。这就是人性。先要得到才会付出。不然就不愿意付出。得不得到好处都会有理由不照顾。老人没给照顾孩子就不给他们养老。多好的理由?自己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我困难老人没帮我。他困难就不用管他们。所有说出来的理由不是说给大家看的。是为了说服自己的。说出理由来才能说错不在我自己。是老人错了。自己是很好的,本想做个孝顺的媳妇。但老人看不起我,对我不好还欺负我,还不管照顾我孩子。我才这样对他们的。得到的也有理由。反正是不照顾的理由千千万。照顾的理由其实就一个,那是父母,养大了我。所以别出来买大家的同情。不对我只能代表自己的观点。我们小时后谁没犯过错?也没见那家大人说不养了,给扔大街上的。丢孩子的父母能找孩子几年几十年。丢了父母的。我就呵呵了。


孤鸿ismop


看了你的描述,确实挺理解你的,但同时也提醒你,能把一碗水端平的父母是不存在的。所以理解之余,希望你也别跟自己较劲。



我父亲母亲对我祖母一直孝顺有加,衣不解带伺候,鞍前马后出钱出力,我叔在我祖母弥留之际都不曾在身边,我祖母直到最后一刻,也没完成唯一心愿,回到祖屋(叔叔居住的老屋)寿终正寝。祖母终于带着遗憾走了,父亲全力办后事。所有亲朋都对父母赞许有加,父亲身上,我学会了什么是孝顺,我也很想替父母抱打不平。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白,这世上所谓的公平是可遇不可求的。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遇到一个什么样的父母,不是你自己能选择的,除了臣服,其他都是和自己过不去。



祖母在最后的日子里,每逢我回去,说的最多的居然是父亲不孝顺,照顾她粗鲁和有情绪,她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明明父亲在身边,确一遍遍叫着叔叔的名字,我看到父亲老泪纵横而又委屈无奈的样子,跑到院子哭一会回到床前继续照顾我祖母。

祖母去世不到两年,父亲也突然离世,弥留之际,叮咛我母亲一定要把祖母的三周年办热闹,母亲遵照父亲的遗愿,在祖母三周年之际,竭尽所能办了一个隆重的仪式。回想起她们婆媳一起生活了40年,大部分日子都是不和谐的,但祖母去世,母亲竟然哭的死去活来。事后我也问过母亲,你恨奶奶吗?母亲轻描淡写的说,恨过,但最后一点都不恨了,觉得祖母很亲。

我的叔叔刚刚50岁,就突然偏瘫了,走路一瘸一拐,有时候亲戚在一起,说那是报应。自己的亲妈都不孝顺,这是上天给的惩罚,一时间在村子里成为笑话。现在他的儿子女儿都相继成家,确没人愿意和他一起生活,今年清明去祭祖,所有人走后,叔叔一个人在哪痛哭不止。

比起不公平和委屈来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更是遗憾。人生百年,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想总会得遇精彩。

父母子女这一场人世相逢,是用来相亲相爱,而不是相恨相杀的,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我是头条号《女阅女色》的小编,希望朋友们评论区留言探讨,你的关注和评论是我努力的源泉。


女阅女色



孩子多了,父母总是会一碗水端不平。就像我们家,大姐是父母第一个孩子,那么在父母眼中总是特别的。妹妹是个能说会道的,在父母眼中那是特别孝顺。弟弟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子自是不必说,而我就比较尴尬了,不上不下,还不会说甜言蜜语,有时候多想让父母夸夸我孝顺呀,唉,就是脑袋不开窍,没办法!



有时候真的也觉得父母对我特别的不重视,姐姐,妹妹一家回娘家时,父母让车去接,并且早早在家做好饭等着。而我回家,自己坐出租车回去,然后到了家门口,门还不开,打电话等了半天进门,还得自己做饭吃。真的,每次遇到这种事,心酸的很。没办法,谁让父母养育了我。



现在我也有孩子了,每天又得上班又得看孩子,忙的不得了。想想父母那个时候要养育我们四个也确实不容易,现在也就释怀了。回家多给父母买点吃的,穿的,毕竟上班常不在家,不想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U趣微语


这应该怎么说呢,自古就是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这真是恒古不变的真理啊。再说了,你老公从小就不受宠,小叔子一直被公婆宠溺着长大,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你老公被教育成了要让着弟弟,要承担起家里的重担,而小叔子就习惯了索取,当父母不能再给予的时候,要向他索取的时候,他就觉得非常郁闷了,就会很不平衡,会觉得这个担子应该是大哥挑起来的,不应该轮到自己头上,而你老公因为长久以来的父母的悉心教育,已经习惯了这种偏袒的剥削,不用他父母开口,就会主动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


我觉得这件事情最大的问题不是小叔子或者公公婆婆怎样,而是你老公的态度,如果你老公对这件事持肯定的态度,你要跳出来说不是的话,多半你老公就会在公婆小叔的揣度下,跟你闹个人仰马翻。

既然你没有享用到一点公婆的照顾,也就没有必要去照顾她们,在法律上你是没有责任的,让她儿子你老公去,本来儿媳照顾老人都是看在自己困难的时候帮过一把,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别说什么那是你老公的父母啊,辛辛苦苦把她养大,屁话,他们养大他是不假,你也没阻拦他行孝不是,所以,那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让你老公去当孝顺儿子吧!

呃,我是不是有点太狠毒,太不近人情了😄😄😄😄


爱唱歌的兔小贝


1、

特别能理解你的这种心情。

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事。“下力不讨好”,但什么办法呢。

他们是你老公的父母,养大了你老公,你老公有义务尽孝。
(尽管你没有)

小叔子学习好,工作好,为什么还需要父母买房买车呢?

你们结婚的时候,真的没有给准备房子和车子吗?

公婆不可能明面上这么偏心吧?

2、

凡事肯定是有因有果的。

所以不必纠结小叔子怎么样,公婆怎么样。

既然你老公这样做,

那你就不作为好了

毕竟人老了,得病了,面对生死关头,

不要计较那么多了。
至于老人们的态度,

不理就好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你公婆做的真的那么差的话,你老公再愚孝也不是傻子好吗


佛系妈妈育儿


大白婚姻说: 看了你描述的故事,可以看出你有很多的怨恨,还有一些无奈。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只能从客观角度做一些分析。

1. 从心理角度说,公婆的教育方式,可以说是一大败笔,因为他们完全溺爱了一个男人,也完全忽略了一个男人,两种教育,都会给自己的孩子造成很深的伤痕。溺爱的那个人,觉得什么都是应该的,不会懂感恩,不懂父母的辛苦。以后会遭受更多的伤痛。不管不顾的这个男人,会一辈子为了得到小时候缺失的父母的爱和肯定去不断的努力。也会让他的生活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

你来到了这里,说明你还是可以看清一些问题的,想要解决你们的问题,你要有做长期抗战的准备,这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改变的。因为小叔夫妇,公婆夫妇,还有你的老公,都是需要成长的。

假如你觉得难受,希望你可以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会走到今天?之前对这些人选择了接纳,现在不接纳的原因是什么?

还有你的公婆,埋怨你们,讨好小叔他们,这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教育模式,你不可能一下子改变什么,接纳,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她们都不懂心理学,只是在以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在做罢了。

我建议你还是首先让自己成长,然后带动你的老公一起成长,至于其他人,你们没办法左右。你的公婆埋怨就埋怨把,这个一直就存在,不是因为你来了才有的,对么?

希望对你有帮助,关注自己内心的小孩,成长自己,才是幸福人生的方向。


大白婚姻说


这个问题可谓是历史遗留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古往今来都有这样的事,而且往往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只有媳妇委屈照顾啊,为了自己的家忍着啊。去吵去闹也没有结果,小叔已经到手的钱也不愿意再分给你,父母你也不能嚷着不照顾。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跟小叔平分生活费和医药费,这样你心里也好受一些。你就想想,这种病也活不多久了,为了你的老公,你的家,犯不着弄的太僵。其实我的公婆也是这样的,我记忆中,她没给我做过一顿饭,坐月子她打电话让我妈过来伺候的,孩子的衣服也没洗过一件,还天天让我问娘家要钱,我都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

我们新房子装修好了,她要带着她的孙子跟我们住,我平时不爱说话的,那天我跟老公说,你妈来是义务我担着,她孙子来凭什么,他来了我就带着孩子走,老公就把她们塞回去了。有些人年轻了你说她没素质,年纪大了只能说她倚老卖老了,怎么办呢?咱自己的家不能因为老人给散了啊,还有孩子,想办法去平衡一下就行了,不然不得气死啊。你就去照顾,前提是看护费医疗费平摊,他们不给钱你们两也凉老人两天,看看情况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