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天流拍4宗!全国土地大降温!土地流拍到底多严重?

平均每天流拍4宗!全国土地大降温!土地流拍到底多严重?

PART 1

从未想到,土地市场冷得如此干脆。

本周一,杭州3宗涉宅地挂牌,蜀山商住地意外流拍。申花核心宅地,仅溢价12.7%,地价大跌7千。

这不是今年杭州土地首次流拍。

差不多一个月之前(7月11日),1宗原计划出让的良渚新城宅地,突然终止挂牌

该地块条件十分出色:距地铁2号线良渚站仅300米,东侧不远处即是未来之光、永旺梦乐城、平高浙大创业城三大综合体。

不仅是杭州,土地流拍已是今年以来全国普遍现象。即便房企必争的上海、北京,也不能幸免。

7月,上海挂牌1宗杨浦区宅地。信息显示,地块距内环高架直线约1.5公里,周边有地铁4、8、12,及在建18号线。到人民广场,仅8站地铁。

然而,就是这样1宗内环优质宅地,却因无房企报名,成为今年上海首宗市中心流拍宅地

平均每天流拍4宗!全国土地大降温!土地流拍到底多严重?

同样是7月,北京朝阳区化工路一地块,报名截止时间内,无人问津。而这已经是今年北京第7宗流拍地块。

热点二线城市,也不例外。

7月23日,作为上一轮市场最先上涨城市之一的苏州,迎来下半年首场土拍,共有6宗地块出让。

令人意外的是,离开拍还有半个小时,8号、10号以及原本定于次日竞拍的15号3宗土地在内,因无人报名,集体流拍,总起价约68.12亿元

8号地块,曾在今年2月流拍。这次再挂牌,起拍楼面价由1.5万降为1.3万,最终还是流拍。

据统计,今年以来,南京、徐州、合肥,湖州等城市,均出现过土地流拍。

PART 2

土地流拍,到底多严重?

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一线城市土地流标13宗;二线城市流标154宗;三四线城市流标高达629宗。

合计796宗,相当于平均一天,流拍3.8宗土地

而在去年同期,流拍土地,总共只有365宗(4宗、77宗和284宗)。相当于,今年大涨118%

尽管流拍规模大增,土地出让金,仍创下了新高。

中指院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全国300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23225亿元,同比上涨23%。

这主要是因为,过去两年来的火热推地节奏,暂时还未放缓。

平均每天流拍4宗!全国土地大降温!土地流拍到底多严重?

以7月为例,全国300个城市共推出2571宗土地,环比增加2%,同比增加14%。

但就环比来看,宅地挂牌量,已有下降趋势。如7月住宅类用地883宗,环比减少6%;推出土地面积4362万㎡,环比减少7%。

同时,由于市场预期转变,溢价率明显下降

数据显示,7月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平均溢价13%,较上月减少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类用地平均溢价15%,较上月减少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

业界分析,随着各地纷纷出台政策,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引导市场回归理性,预计未来土地热度,将进一步降温。

PART 3

杭州土地市场的凉意,或许更足。

除去本周一,整个7月,杭州成交的所有31宗土地,无一达到上限价格

。而在今年上半年,封顶成交仍是主流现象。

换句话说,7月以来,杭州大多数推地板块,地价跌了。

据统计,上个月共成交22宗涉宅地,除去余杭五常地铁上盖(杭州地铁竞得)、商业自持比例高的萧山戴村等5宗特殊涉宅地,剩余17宗地块,超7成出现下跌。

比较典型的,就是7月6日的东方郡、之江宅地,及7月16日的滨江区政府、南星宅地。这些货真价实的核心区宝地,成交价远低于前期。

平均每天流拍4宗!全国土地大降温!土地流拍到底多严重?

东方郡旁宅地

如由温州时代竞得的滨江区政府宅地,成交楼面价32638元/㎡。而在今年1月,位置明显差很多的襄七房宅地,封顶34464元/㎡成交,并有自持13%。

主城区宝地都扛不住,更不用说其他板块了。

7月20日崇贤跌破万元,跌幅超30%;7月26日,青山湖科技城跌至万元以下,跌幅15%;7月底的南部卧城最夸张,下跌超30%。

不仅是低溢价,今年以来纯宅地首次底价成交,也出现在7月。

7月20日,运河新城2宗纯宅地,因只有一家开发商报名,零溢价、底价成交,被世茂轻松拿下。

毫无疑问,这股凉凉之风,正在杭州迅速发酵。

PART 4

昔日之蜜糖,缘何变成今日之砒霜?

最直接原因,就是开发商缺钱。

过去两年,开发商耗费巨资,拿下了大量高价地。为扩大市场规模,不少房企,更通过融资借贷,不断买地。

但如今因为限价,大多数项目无法上市。因为按照限价开盘,必定亏本。

对部分房企来说,过去两年的销售额,根本无法支撑疯狂的土地支出。以杭州某外来房企为例,拿地花了300亿,房子才卖了200多亿。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还不算太惨。惨的是,债务纷纷到期,融资渠道又收窄。

据申万宏源统计,今年房地产债务到期量约1949亿,三四季度将迎来高峰。接下来两年,债务也相当惊人,每年增量超1000亿。

平均每天流拍4宗!全国土地大降温!土地流拍到底多严重?

流向房企口袋的水龙头拧紧了,自然不能再大手大脚拿地了。

而更深层次的影响,来自预期转变。

业内人士分析,开发商疯狂高价拿地,赌的是政策放松。但就目前来看,限价基本不可能放开

“被迫高价拿地、低价卖房”,导致房企对未来房价,偏向保守预期。加上不断从严的调控政策,更让房企对未来楼市走向,持不乐观态度。

而土地市场的转冷,也影响到了购房者预期。

因为缺钱,拿地房企变少,导致地价下跌;地价跌了,更没人去拿地,购房者预期变冷它正在形成一个循环,“加快市场变冷”。

PART 5

客观的说,土地市场频频遇冷,跟起价过高和配建要求过多,也脱不开关系

以流拍的蜀山商住地为例,地块需配建10多万㎡自持集中式商业,且需结顶后,才能申领住宅部分50%许可证。

加上商业运营成本,我们算了一笔账,实际起价约17371元/㎡,与周边地价相差并不大。

还有上海杨浦那宗宅地,条件也是相当苛刻。

起拍底价近5.9万,还要求配建5%保障房、15%自持房,80%中小户型配比。

5%保障房免费移交政府,15%自持房打六五折,起拍楼面价相当于6.6万元,产品开发又难,房企基本赚不到钱。

平均每天流拍4宗!全国土地大降温!土地流拍到底多严重?

但不管怎么样,整体市场降温,已是不争事实。

接下来,如果土地起价不降低,低溢价仍会是主流,底价成交,甚至流拍,也必定不会少见。

另一种可能是,推地量减少。比如,萧山国土局就表态,今年萧山推地任务已基本完成,8月以后到今年底,大概率不再推地。

当然,这种微妙时刻,对实力房企却是机会。

有开发商表示,当20家房企去抢同一块地,就不是好时机。而当市场变冷,反而可能是拿地窗口期。

这句话对不对,要看市场调整是否到位?

但对最近“捡漏”的旭辉、九龙仓等房企来说,心情至少会比,那些前辈地王们,坦得多了吧!(层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