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上線「5折拼團」,「拼多多效應」來襲?

近日,支付寶APP首頁最下方悄然出現了“5折拼團”窗口,當點擊“查看更多拼團時”會進入“每日必搶”小程序。

與拼多多類似,支付寶的拼團也有時間限制,在每天9點、14點、19點可以開拼,商品涵蓋了日用、食品、服飾等十多個品類。

支付寶上線“5折拼團”,“拼多多效應”來襲?

拼多多帶火的拼團模式

在拼多多出現之前,我們所認為的拼團是散客拼起來的旅遊團隊。旅遊團隊中的團員相互拼湊,奔著同一個旅遊目的地,這樣就會使一些成本降低,從而降低每個人所要花費的費用。

而由拼多多帶火的電商拼團模式與此有相同之處,可以通過多人購買而降低商品的個價。

拼多多的成功離不開創始人黃崢,和馬雲年輕時候的波折相比,他從小就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12歲進入杭州外國語學校,18歲保送到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之後再到美國深造和谷歌工作。

很難想象,一個走高精尖路線的IT男,後面會轉而做拼多多這樣“接地氣”的項目。

2013年,得了中耳炎的黃崢在家休息了一整年,結合此前的電商和遊戲項目創業經歷,他做了大量思考。在這期間,黃崢敏銳地意識到,阿里巴巴是電商巨頭,而騰訊在遊戲上佔據優勢,旗下還有社交工具——微信,但兩家在中國發展最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彼此的業務卻沒有滲透。

黃崢認為,如果將遊戲和電商結合,將是一個巨大的機會。“遊戲就跟賭博一樣,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是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會讓你快樂,也會讓你失落。而且它始終在試圖尋找適合這個玩法的用戶,並尋求玩法的迭代和更新。”2015年,拼多多在此背景下誕生,而拼多多後面提出的拼團正具備這種不確定性。

作為一家依託C2B模式興起的企業,“用戶通過社交方式拉別的用戶一起參與購物”的裂變方式,是拼多多的核心動力。

通過“1元奪寶”等拼團模式,使消費者在網上購物不再只是一個孤立的體驗,而成為了“姐妹拼團”等有趣的模式,大家可以體驗一起砍價的樂趣。拼多多也用極簡的手法在短時間內俘獲了大量三四線城市的消費人群。

隨後拼多多迅速發展,數據顯示:2017年拼多多商品成交總額達到1412億元,手機用戶下單43億次——而這時公司剛剛成立2年。而阿里巴巴淘寶網和京東,分別用了5年和時間,年商品成交總額才達到1000億元。

拼多多受質疑,拼團模式仍被看好

拼多多在迅速發展的過程中,裡面也存在“假貨”、“山寨”等問題。隨著其今年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很多媒體爭相報道,質疑之聲自然是少不了的,於是就出現了《拼多多上市 難掩假貨危機 》、《拼夕夕,三億山寨生產商都在用的APP!》等很多類似的文章。

雖然拼多多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拼團模式卻被其他電商看好,其中不乏阿里這樣的巨頭。

早在今年3月,阿里就推出了淘寶特價版,宣佈要做“消費分級”。此次支付寶和淘寶的聯合,也會更加增強用戶粘性。

支付寶上線“5折拼團”,“拼多多效應”來襲?

其實不光是支付寶,京東、蘇寧也都採用了“拼團”購物的形式。

京東的拼團形式名為“京東拼購”,主打“低價不低質”概念,在京東首頁的“品質時尚”版塊,裡面就能找到京東拼購,裡面涉及到的品類也很全,價格同樣非常便宜。不僅如此,“京東拼購”小程序也開設了9.9元包郵的窗口。

支付寶上線“5折拼團”,“拼多多效應”來襲?

蘇寧方面,在首頁就能看到“省錢”頻道,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曾表示:“拼汽車、拼房子、拼旅遊,不僅僅要拼大的東西,小東西也可以拼,買一包方便麵加一根火腿腸,十幾塊錢、幾塊錢,都可以加入我們的行列”,主要強調物品的豐富性。

拼團背後,性價比才是王道

在消費升級這個概念被提出後,很多商品打著消費升級的幌子提高商品的價格,但卻沒有改善商品的質量。隨著消費者回歸理性,購買商品時會更注重性價比。

而拼團這種方式可以使每個消費者所要支付的單價都變低,可以給消費者帶來一定的優惠,恰恰把握了人性。本來拼團可以用9.9買到的東西,為何要花15.9去買呢。

不僅如此,拼團模式也打破了網購的單一性,人們不僅可以用低廉的價格購買商品,而且也可以享受社交的快樂,對於賣方來說,拼團無疑是一種很好的營銷方式,可以增加產品的曝光度。

在超市,我們看到那個產品打折時,總是會湊上去看看,如果感覺價格比較合適的話就會買,而不管自己用不用得著。拼團其實是一樣的道理,我們看到大家都在買這個商品,然後價格又很便宜,幹嘛不買啊。

支付寶上線“5折拼團”,“拼多多效應”來襲?

有人說,為了價格上的實惠或許需要在另外一些方面做出讓步,這種說法是將低價與低質畫上了等號,並不符合人們現在追求的性價比。

對於拼多多而言,“社交+低價”的模式不僅沒有問題,而且還是一種很好的策略。但是在產品品質的把握上應該多注意,不僅要抓住消費者“不貴”的心理,而且也要保證一定的質量。

其實很多商家在做營銷的時候,都會用到市場槓桿的作用,而這個槓桿又可以分為展示效應和意見參考效應。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消費者幫你推廣,其實在展示效應方面,拼多多做得很好,通過拼團,讓更多的人瞭解這一平臺。

但是拼多多沒有發揮好意見參考效應,沒有很好的對商家進行很好地刪選,導致拼多多上假貨、山寨產品橫行,因此很多人覺得拼多多並不是一個好的平臺。

因此,之後上線拼團業務的電商應該在這一方面注意,性價比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