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起「學術不端」,科研的底線在哪裡?|視角

文/蔣妍(早稻田大學大學綜合研究中心講師,曾任東京大學大學綜合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7年11月30日,東京大學在官方網站上宣佈取消一名原博士生(取消時為日本某大學副教授)的博士學位。該博士生是一名中國人,於2013年3月被授予博士學位,這也是東京大學建校歷史上第6個被取消學位的人。雅虎日本報道了這則新聞,隨後日本的主要新聞媒體《讀賣新聞》《每日新聞》等也相繼進行了報道。報道內容包括該原博士生被取消博士學位,同時該生的博士論文提交時的指導教師和原指導教師分別被警告。

關於這次事件,我看到一些中文報道有的寫的是“剽竊”,有的寫的是“造假”。本文采用東京大學的官方說法——“學術不端”(日語原文為“研究不正”),並以此為引子,藉此看一看日本對於學術不端的認識、常發生的學術不端行為及採取的應對方式,不對此事做過多事實陳述和道德評判。

學術不端與學術倫理教育

以小保方晴子的STAP細胞的學術造假事件為契機,日本文部科學省在2014年8月重新修正了《關於應對研究活動中不端行為的指導方針》。指導方針將特定學術不端行為定義為“已經發表的研究成果中涵蓋的數據及調查結果的捏造、篡改和剽竊”。在日本,一般談論學術不端時,常常會取這三個詞彙的英文首字母,簡稱為“FFP”(捏造Fabrication,篡改Falsification,剽竊Plagiarism)。

東北大學羽田貴史教授說,各個國家的定義稍有不同,但這三點都是共通的。一些國家的定義會更寬泛,比如在澳大利亞和中國,“影子寫手”也屬於學術不端,在印度和荷蘭等國家,對他人研究的曲解也屬於學術不端。當然不是說這些行為在日本可以被認可,只是沒有被細化到文部科學省的指導方針裡。由於學會不同,學會規程中對於學術不端行為的定義和分類也不同,除上述所列的行為外,還涉及一稿多投、研究費用的不當使用等行為。

上述的學術不端行為是不被提倡的,而FFP的反面就是理想的學術研究狀態。美國的科研誠信辦公室在2003年發表的指南書裡,對科研工作者應該共有的基本價值舉出了以下幾點:誠實、正確、效率和客觀性。誠實,是傳達信息以及進行研究的基本態度。正確,是指正確地彙報研究洞見,這不單是指對待實驗數據和統計數據,還包括引用文獻的標記方面以及文獻綜述的書寫方面。效率,是指有效使用資源,避免浪費。在文科方面,尤指購買公費書籍時,避免重複。客觀性,是指談論事實,避免不恰當的主觀傾向。

可是在現實的科研活動中,不會是上述的非黑即白有那麼明確的分界線。理想的研究狀態和學術不端行為之間的“灰色地帶”,是科研工作者常處的狀態,一不小心就會“變黑”。我科研資歷尚淺,個人謹守的原則是“不知則不為”,不去碰那些“灰色地帶”。比如我碩博期間的研究和論文發表都是用日語完成的,且都使用了數據(問卷調研、訪談數據以及課堂觀察筆記),有朋友勸我將以前的論文翻譯成中文或英文再進行投稿,但因為涉及數據重複使用的問題,我個人對此規定不清楚,所以選擇不去觸碰。(當然另一個原因是對我而言優先度不夠高,與其查閱、學習規定,翻譯以前的研究內容,我更願意著手挑戰新內容。)

和應對所有不良現象一樣,日本對於學術不端常採用的兩種方法也是預防和處罰。關於預防,主要是從組織機構的角度出發,各大學或研究機構加強學術倫理教育。這正是新修正的方針與舊方針顯著不同之處。

關於學術倫理,也是眾說紛紜。我個人比較認同的是北海道大學真島俊造的見解。他把學術倫理從三個層別進行了分類說明:微觀層別(科研工作者個人)的學術倫理,中層(學術職業)學術倫理,宏觀層別(研究環境)的學術倫理。

微觀層別(科研工作者個人)的學術倫理主要是從事學術研究的個人,包括研究生、大學老師等所有科研工作者在從事科研工作時所要遵循的倫理規範,內容涉及捏造、篡改和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

中層(學術職業)學術倫理主要是從學術職業的角度看待科研時所涉及的倫理規範,比如論文的署名權、組織成員間的關係、研究組織運營以及研究經費使用等。

宏觀層別(研究環境)的學術倫理主要是指大的學術環境的構建,比如公平且透明的研究環境的建立、有關學術不端問題的應對、學術倫理教育的支援與普及等。

真島教授的分類給人一種以科研工作者為核心,按職責範圍逐漸輻射出去的感覺。與此相類似,日本科學技術及學術政策研究所松澤孝明結合科研工作者的職業發展路徑和研究環境兩方面,對研究倫理教育的實施內容進行了分類總結(見表)。

祸起“学术不端”,科研的底线在哪里?|视角

表中的前三個階段相當於一位科研工作從業者職業發展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指作為學生接觸科研,踏入科研領域,以及拿到博士後以新人身份從事科研相關工作。第二階段,主要是指發展到副教授或教授階段,開始指導研究生,以及擔任科研項目的負責人。第三階段,主要是指處於科研機構的管理層,比如學院院長。隨著身份、立場的變更,所掌握的學術倫理內容也不相同。比如剛入行時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識就夠,而到了管理層,則需要掌握相關的法務知識,還要有組織和企劃學術倫理教育的能力。第四階段主要是指從科研環境構建的角度的倫理教育,比如大學裡的行政管理人員。這樣在科研經費的申報和使用方面就能多一層監督,避免濫用。第五階段則是針對有學術不端行為的個人的再教育及對其科研崗位復歸的支援。據筆者瞭解,目前東京大學許多本科學院已經將學術倫理教育納入課程內。至於其他方面的具體實施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調研。

常見的學術不端及對應案例

以上說的是科研層面,似乎有些高端,不夠接地氣,因為並不是所有大學生都會選擇科研這條道路。接下來看看日本的大學中常常出現的“複製粘貼”現象及其應對方式。

不同於中國大學常常採用考試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日本的大學教學中,多采用提交小論文的形式,老師們對此進行評判,給出成績。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複製粘貼”問題也成為困擾大學老師們的問題之一,甚至還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被媒體大肆報道過。從某種程度來說,“複製粘貼”是剽竊他人學術成果或內容的一種方式或手段。對此,擔任早稻田大學學術寫作指導課的佐渡島老師通過對被指出剽竊行為的學生們進行探訪,對於造成剽竊的原因進行了如下總結:1.小論文的書寫主要靠收集網絡資料完成;2.對此並不覺得有罪惡感;3.不知道引用的規矩。我想上面的問題也同時存在於中國的大學生之中吧。

為應對剽竊及小論文的“複製粘貼”現象,有的大學導入了相關的軟件來查重複率,也就是常說的“查重”。實踐證明,這對於有效抑制學生的不當行為有一定作用和效果。但這種做法也有缺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它只能對應網絡資料,對於紙質書籍中的大段摘抄是無能為力的。其次,它是一種計算機算法,只能檢測出論文中文字信息的相似度或重複率,至於是否屬於不當行為,需要“人”來判定。

儘管有這樣的缺點,但計算機檢索畢竟還是快的,有一些大學開始導入,有一些學者在自行研發。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阪南大學經營信息學院的花川典子教授率領學生開發出了檢索複製粘貼的軟件系統,並在該校推廣使用。根據該教授的報告資料,10000份論文在12個小時就能檢查完畢,也就是說教務處的人在晚上下班時點一下按鈕,第二天早上就能拿到分析結果。該系統簡直就是教務處的“田螺姑娘”!除了“查重”以外,對“查重”結果進行分析,也能得到一些有益於教學改善的線索。

此外,日本的大學採用的應對方式還包括在“新生教育”中導入學術倫理教育的內容,許多圖書館會開論文檢索或者論文寫作的講座等。

小結

本文介紹了日本對於學術不端的認識、常發生的學術不端行為及採取的應對方式,意在為科研工作人員提供一點參考。

此外,本文開頭提到的文部科學省發佈的指導方針只是一個大概框架。實際上該指導方針被一些科研人員詬病,比如認為該指導方針太寬鬆,不應該僅限定於“已發表的研究成果”,而應該與國際接軌,擴展到研究計劃的制定、研究過程等步驟。在這方面,因為具體的執行還在於各研究機構和大學,而實際僅僅將學術不端行為限定於“已經發表”的也不是很多,大多數研究機構和大學,比如東京大學和東京工業大學都還涵蓋了研究成果發表前的階段。說到底,規定完不完善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於從事學術科研工作的個體本身,也就是每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夠尊重前人以及自己的科研成果,守好自己的底線。

主要參考文獻:

[1] 東北大學高度教養教育及學生支援機構 . 思考有責任的研究的發表倫理 [M]. 日本仙台:東北大學出版社,2017.

[2] 岡部晉典,逸村裕 . 學生的倫理教育與研究管理 [J].信息科學與技術,2016(66-3):122-127.

[3] 日本東京大學網站

[4] 日本文部科學省網站

[5] 山崎茂明 . 科學者的發表倫理 [M]. 日本東京:丸善出版,2013.

[6] 松澤孝明 . 學術倫理教育的分類 [J]. 信息管理,2017(60):481-492.

[7] 小林信一 . 學術不端與科研數據管理 [J]. 信息科學與技術,2016(66-3):103-108.

[8] 真島俊造,奧田太郎,河野哲也 . 針對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倫理指南書 [M]. 日本東京:慶應義塾出版會,2015.

[9] 立命館大學 . 第 8 次日本關西地區 FD 聯絡協議會工作坊資料——培養會思考會表達的學生 [C]. 2011-12-17.

祸起“学术不端”,科研的底线在哪里?|视角
祸起“学术不端”,科研的底线在哪里?|视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