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学术不端”,科研的底线在哪里?|视角

文/蒋妍(早稻田大学大学综合研究中心讲师,曾任东京大学大学综合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7年11月30日,东京大学在官方网站上宣布取消一名原博士生(取消时为日本某大学副教授)的博士学位。该博士生是一名中国人,于2013年3月被授予博士学位,这也是东京大学建校历史上第6个被取消学位的人。雅虎日本报道了这则新闻,随后日本的主要新闻媒体《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等也相继进行了报道。报道内容包括该原博士生被取消博士学位,同时该生的博士论文提交时的指导教师和原指导教师分别被警告。

关于这次事件,我看到一些中文报道有的写的是“剽窃”,有的写的是“造假”。本文采用东京大学的官方说法——“学术不端”(日语原文为“研究不正”),并以此为引子,借此看一看日本对于学术不端的认识、常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及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对此事做过多事实陈述和道德评判。

学术不端与学术伦理教育

以小保方晴子的STAP细胞的学术造假事件为契机,日本文部科学省在2014年8月重新修正了《关于应对研究活动中不端行为的指导方针》。指导方针将特定学术不端行为定义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中涵盖的数据及调查结果的捏造、篡改和剽窃”。在日本,一般谈论学术不端时,常常会取这三个词汇的英文首字母,简称为“FFP”(捏造Fabrication,篡改Falsification,剽窃Plagiarism)。

东北大学羽田贵史教授说,各个国家的定义稍有不同,但这三点都是共通的。一些国家的定义会更宽泛,比如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影子写手”也属于学术不端,在印度和荷兰等国家,对他人研究的曲解也属于学术不端。当然不是说这些行为在日本可以被认可,只是没有被细化到文部科学省的指导方针里。由于学会不同,学会规程中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和分类也不同,除上述所列的行为外,还涉及一稿多投、研究费用的不当使用等行为。

上述的学术不端行为是不被提倡的,而FFP的反面就是理想的学术研究状态。美国的科研诚信办公室在2003年发表的指南书里,对科研工作者应该共有的基本价值举出了以下几点:诚实、正确、效率和客观性。诚实,是传达信息以及进行研究的基本态度。正确,是指正确地汇报研究洞见,这不单是指对待实验数据和统计数据,还包括引用文献的标记方面以及文献综述的书写方面。效率,是指有效使用资源,避免浪费。在文科方面,尤指购买公费书籍时,避免重复。客观性,是指谈论事实,避免不恰当的主观倾向。

可是在现实的科研活动中,不会是上述的非黑即白有那么明确的分界线。理想的研究状态和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灰色地带”,是科研工作者常处的状态,一不小心就会“变黑”。我科研资历尚浅,个人谨守的原则是“不知则不为”,不去碰那些“灰色地带”。比如我硕博期间的研究和论文发表都是用日语完成的,且都使用了数据(问卷调研、访谈数据以及课堂观察笔记),有朋友劝我将以前的论文翻译成中文或英文再进行投稿,但因为涉及数据重复使用的问题,我个人对此规定不清楚,所以选择不去触碰。(当然另一个原因是对我而言优先度不够高,与其查阅、学习规定,翻译以前的研究内容,我更愿意着手挑战新内容。)

和应对所有不良现象一样,日本对于学术不端常采用的两种方法也是预防和处罚。关于预防,主要是从组织机构的角度出发,各大学或研究机构加强学术伦理教育。这正是新修正的方针与旧方针显著不同之处。

关于学术伦理,也是众说纷纭。我个人比较认同的是北海道大学真岛俊造的见解。他把学术伦理从三个层别进行了分类说明:微观层别(科研工作者个人)的学术伦理,中层(学术职业)学术伦理,宏观层别(研究环境)的学术伦理。

微观层别(科研工作者个人)的学术伦理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个人,包括研究生、大学老师等所有科研工作者在从事科研工作时所要遵循的伦理规范,内容涉及捏造、篡改和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

中层(学术职业)学术伦理主要是从学术职业的角度看待科研时所涉及的伦理规范,比如论文的署名权、组织成员间的关系、研究组织运营以及研究经费使用等。

宏观层别(研究环境)的学术伦理主要是指大的学术环境的构建,比如公平且透明的研究环境的建立、有关学术不端问题的应对、学术伦理教育的支援与普及等。

真岛教授的分类给人一种以科研工作者为核心,按职责范围逐渐辐射出去的感觉。与此相类似,日本科学技术及学术政策研究所松泽孝明结合科研工作者的职业发展路径和研究环境两方面,对研究伦理教育的实施内容进行了分类总结(见表)。

祸起“学术不端”,科研的底线在哪里?|视角

表中的前三个阶段相当于一位科研工作从业者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指作为学生接触科研,踏入科研领域,以及拿到博士后以新人身份从事科研相关工作。第二阶段,主要是指发展到副教授或教授阶段,开始指导研究生,以及担任科研项目的负责人。第三阶段,主要是指处于科研机构的管理层,比如学院院长。随着身份、立场的变更,所掌握的学术伦理内容也不相同。比如刚入行时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就够,而到了管理层,则需要掌握相关的法务知识,还要有组织和企划学术伦理教育的能力。第四阶段主要是指从科研环境构建的角度的伦理教育,比如大学里的行政管理人员。这样在科研经费的申报和使用方面就能多一层监督,避免滥用。第五阶段则是针对有学术不端行为的个人的再教育及对其科研岗位复归的支援。据笔者了解,目前东京大学许多本科学院已经将学术伦理教育纳入课程内。至于其他方面的具体实施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调研。

常见的学术不端及对应案例

以上说的是科研层面,似乎有些高端,不够接地气,因为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会选择科研这条道路。接下来看看日本的大学中常常出现的“复制粘贴”现象及其应对方式。

不同于中国大学常常采用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日本的大学教学中,多采用提交小论文的形式,老师们对此进行评判,给出成绩。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复制粘贴”问题也成为困扰大学老师们的问题之一,甚至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被媒体大肆报道过。从某种程度来说,“复制粘贴”是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或内容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对此,担任早稻田大学学术写作指导课的佐渡岛老师通过对被指出剽窃行为的学生们进行探访,对于造成剽窃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总结:1.小论文的书写主要靠收集网络资料完成;2.对此并不觉得有罪恶感;3.不知道引用的规矩。我想上面的问题也同时存在于中国的大学生之中吧。

为应对剽窃及小论文的“复制粘贴”现象,有的大学导入了相关的软件来查重复率,也就是常说的“查重”。实践证明,这对于有效抑制学生的不当行为有一定作用和效果。但这种做法也有缺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只能对应网络资料,对于纸质书籍中的大段摘抄是无能为力的。其次,它是一种计算机算法,只能检测出论文中文字信息的相似度或重复率,至于是否属于不当行为,需要“人”来判定。

尽管有这样的缺点,但计算机检索毕竟还是快的,有一些大学开始导入,有一些学者在自行研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阪南大学经营信息学院的花川典子教授率领学生开发出了检索复制粘贴的软件系统,并在该校推广使用。根据该教授的报告资料,10000份论文在12个小时就能检查完毕,也就是说教务处的人在晚上下班时点一下按钮,第二天早上就能拿到分析结果。该系统简直就是教务处的“田螺姑娘”!除了“查重”以外,对“查重”结果进行分析,也能得到一些有益于教学改善的线索。

此外,日本的大学采用的应对方式还包括在“新生教育”中导入学术伦理教育的内容,许多图书馆会开论文检索或者论文写作的讲座等。

小结

本文介绍了日本对于学术不端的认识、常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及采取的应对方式,意在为科研工作人员提供一点参考。

此外,本文开头提到的文部科学省发布的指导方针只是一个大概框架。实际上该指导方针被一些科研人员诟病,比如认为该指导方针太宽松,不应该仅限定于“已发表的研究成果”,而应该与国际接轨,扩展到研究计划的制定、研究过程等步骤。在这方面,因为具体的执行还在于各研究机构和大学,而实际仅仅将学术不端行为限定于“已经发表”的也不是很多,大多数研究机构和大学,比如东京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都还涵盖了研究成果发表前的阶段。说到底,规定完不完善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从事学术科研工作的个体本身,也就是每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够尊重前人以及自己的科研成果,守好自己的底线。

主要参考文献:

[1] 东北大学高度教养教育及学生支援机构 . 思考有责任的研究的发表伦理 [M]. 日本仙台:东北大学出版社,2017.

[2] 冈部晋典,逸村裕 . 学生的伦理教育与研究管理 [J].信息科学与技术,2016(66-3):122-127.

[3] 日本东京大学网站

[4] 日本文部科学省网站

[5] 山崎茂明 . 科学者的发表伦理 [M]. 日本东京:丸善出版,2013.

[6] 松泽孝明 . 学术伦理教育的分类 [J]. 信息管理,2017(60):481-492.

[7] 小林信一 . 学术不端与科研数据管理 [J]. 信息科学与技术,2016(66-3):103-108.

[8] 真岛俊造,奥田太郎,河野哲也 . 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伦理指南书 [M]. 日本东京:庆应义塾出版会,2015.

[9] 立命馆大学 . 第 8 次日本关西地区 FD 联络协议会工作坊资料——培养会思考会表达的学生 [C]. 2011-12-17.

祸起“学术不端”,科研的底线在哪里?|视角
祸起“学术不端”,科研的底线在哪里?|视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