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了解的教育現象:淺談「微班」的教學與管理

淺談"微班"的教學與管理

"微班",顧名思義就是學生人數很少的班級。2013年8月,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通知,規定"農村小學走讀半徑不超過2公里","人口稀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地方,應保留或設置教學點"。這樣,一些本來要撤併的小學教學點被保留了下來。而這些教學點服務範圍內,本來人口就稀疏,再加上近幾年青壯年勞動力舉家外出打工,造成教學點的生源越來越少。我們所在的學校只有三個教學班,每個班的學生都很少,其中一年級12人,二年級8人,三年級10人。整個學校的總人數,還不如人家一個班的人數多,顯然這三個班就是典型的"微班"。

"微班"與幾十人的大班級相比,教學工作量確實少了不少,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似乎也很輕鬆。但是,"微班"的教學與管理,也並不是只有利沒有弊。

首先,"微班"的學生人數少,很難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對老師而言,面對寬敞教室裡寥寥無幾的學生,實在很難神采飛揚地講課。就像魯迅先生在《社戲》裡所描述的, "鐵頭老生平日裡能連翻八十四個筋斗","晚上看客少,鐵頭老生也懈了,誰肯顯本事給白地看呢?"對學生而言,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因為人數少,他們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一堂課下來,每個學生被老師追問多次,大家被搞得身心俱疲,缺少了集思廣益的氛圍。早讀更凸顯出人數少的劣勢,大班老遠就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而我們的"微班",即使所有的孩子都可勁地朗讀,又能造多大聲勢呢?

另外,我們的生源質量也面臨很多窘境。偏遠農村地區,不光經濟發展落後,優生優育的思想觀念也同樣落後。我們每年都接收一些聾啞、智障或者有其他殘疾的孩子,他們沒有機會去特殊學校上學,只能跟正常的孩子一起上學。我們的不是特教老師,沒辦法為他們提供適合這些孩子的教育。然而,這些孩子卻給我們帶來不小的麻煩。如果是人數幾十人的大班,還可以把這個麻煩"稀釋"一下。可是,對我們來說,卻是雪上加霜。

還有,我們的學生大多數是留守兒童,他們跟隨年邁的祖父母生活。老人們本來就有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而平時地裡的活又很忙,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就是很大的問題,小孩子的手、腳、臉和衣服都常常髒兮兮的。再加上他們也沒怎麼上過學,於是對孩子思想教育和學習管理,就更無從談起了。不少孩子的家庭作業根本不可能在家完成,只能以"罰"的形式在學校裡補。原本由家長負責的家庭教育,也轉嫁到了老師們的身上,無疑加重了老師的負擔。但是,老師的辛勞仍然無法彌補他們因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形成的學生身心發展的陰影。這些孩子中,有的性格孤僻,整天沉默不語;有的脾氣暴躁,動不動就罵人打架;有的調皮任性,故意鬧出千奇百怪的事來。他們非常難管教,讓老師們非常頭疼。

面對林林總總的困難,我們沒有駐足不前,而是努力探索適合"微班"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我們長期堅持走訪留守家庭,瞭解他們的需求。我們漸漸明白,這些老人和孩子對未來同樣充滿期望,他們只是不知道怎樣做才能改變現狀。這些老人雖然沒有多少文化,卻有他們特有的智慧,他們口中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樹不修剪不成材"這些樸實的話,詮釋了他們對教育的理解,也讓我們青年教師很受鼓舞。我們嘗試從專業角度深入淺出地跟老人交流教育問題,給他們必要的指導,使他們能夠更合理、更科學地教育孩子。改變了諸如"不打不成器"的錯誤觀念,杜絕了粗暴簡單的教育方法。同時,我們與個別的"問題"孩子,結成"一對一"的幫扶對子,幫助他們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給他們提供適合的課外讀物,讓他們在閱讀中感受英模人物的品質,從中獲得做人的道理。久而久之,我們跟這些老人和孩子,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也直接推動了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教育力量的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教育質量。

2012年以來,我們抓住濟寧市教育局"教學點改造工程"的機遇,努力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我們充分利用配備的電腦、音體美器材、圖書和多媒體設備,開好信息技術課,開足音體美課,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利用多媒體上好每一堂文化課,開展靈活多樣的課內外實踐活動。總之,我們千方百計地利用現有資源,發揮全體師生和家長的聰明智慧,讓這些農村的孩子,也享受到城裡學校一樣的優質教育。

"微班"是教育事業的薄弱一環,而且,受社會的關注很少,我們還面臨許多棘手的困難。許多新考選到偏遠教學點的青年教師,不適應艱苦的環境,紛紛調走了。隨之而來的師資短缺和教師老齡化,成了制約教學點發展的"短板"。我們每位老師都要兼任三四門副科的教學,工作任務很重,還難以實現學科教學的專業化。我們期盼更多社會各界人士,來關注、幫助"微班"健康發展,實現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

你不瞭解的教育現象:淺談“微班”的教學與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