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划分为4市3区的3线城市,享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

广东省划分为4市3区的3线城市,享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

广东省划分为4市3区的3线城市,享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

广东省划分为4市3区的3线城市,享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

广东省划分为4市3区的3线城市,享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

江门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部,南临南海。市区江门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因商贸而兴盛,逐渐成为珠三角的一个贸易中心,是西江中下游一带的主要商品集散地之一。

1902年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

1904年在江门北街设海关,为广东八大关之一。

1983年江门市从佛山专区划出,成为省辖地级市。现管辖新会、蓬江、江海三个市辖区,代管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四个县级市(台、开、恩、新、鹤习称“五邑”)。市人民政府驻江门市西区大道2号。江门市历史上哺育不少著名人物,其中有明末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陈白沙,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民主革命先驱陈少白,中国首位飞行师冯如,著名侨领司徒美堂等。 江门市属河流三角洲冲积平原,低山丘陵错落其间,河网纵横,土地肥沃。气候少霜无雪,温和多雨,属亚热带海洋气候。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可开采的有石灰石、硅砂、钾长石、独居石、水晶、绿柱石、煤、稀土及金、银、铜、铁、锡、钨等37种。 江门市是“全国第一侨乡”,祖籍江门五邑的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67.9万人,分布在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约占全国海外同胞的十分之一,市内侨眷、侨属占人口53%。 江门市是粤西的重要交通走廊,广湛线325国道横贯全市,佛开高速公路、江鹤高速公路、新台高速公路、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新会和台山段已建成通车,江中高速公路、开阳高速公路已在修建。境内西江、潭江两大流域均有河海联运之利,已通航广州、广西梧州和港澳等地,水路至香港95海里,至澳门53海里。 江门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新评出的江门侨乡八景是:江门东湖公园的“东湖倩影”、新会天马村的“小鸟天堂”、新会圭峰山风景区的“圭峰叠翠”、台山上下川岛海滨旅游区的“川岛风情”、开平塘口镇的“立园春晓”、开平的“碉楼奇观”、恩平的“温泉仙境”、鹤山大雁山风景区的“雁影波光”等。此外,主要旅游景区还有白水带风景区、陈白沙纪念馆、茶庵寺、古猿洲、洪圣祠、崖门炮台、崖山慈元庙、梁启超故居、叱石旅游风景区、古兜山旅游风景区、石花山旅游风景区、梁金山旅游风景区、鳌峰山旅游风景区等等。

广东省划分为4市3区的3线城市,享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

广东省划分为4市3区的3线城市,享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

广东省划分为4市3区的3线城市,享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

历史沿革

江门市区地处西江与西江支流蓬江汇合处。江北蓬莱山与江南烟墩山对峙似门,有如江之门户,故名“江门”。元末明初之间(1363年左右)已形成圩集。江门墟原在蓬莱山西山坡上,旧称“墟顶”。至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已初具规模。清康熙元年、三年(1662年、1664年),清政府颁布两次“迁界令”,强迫沿海居民内迁50华里,江门划为界外,江门居民被迫徙迁。清康熙八年(1669年),“迁界令”废除,江门居民回归复业。鸦片战争以后,根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将江门辟为对外通商口岸。

1925年8月6日,当时的广东省政府决定将江门埠定为广东省直辖市,

1925年11月26日,江门市政厅(即后来的市政府)正式成立。

广东省划分为4市3区的3线城市,享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

广东省划分为4市3区的3线城市,享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

广东省划分为4市3区的3线城市,享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

广东省划分为4市3区的3线城市,享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

1931年撤消江门市建制,改为镇复归新会县辖。先后编为新会县第二区、第十二区。

1933年改为镇。设保甲制,有29个保,345个甲。

1949年10月23日江门解放,25日江会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在江门成立,会址设在江门,代行江会区一切行政职权,后因地点不适中,新会四乡难以照顾,于1950年5月,将原江会军管会迁至新会会城,江门便成立“江门办事处”,代行江门区内行政职权,当时只按区级镇建制,各部门设股,江门自解放日起属粤中专区领导。

1951年1月12日原属新会县管辖的江门镇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以政行齐字第11号文批复同意为省辖市,成立江门市人民政府,下设科分管各部门,同时新会县划出水南、紫莱、白沙、石冲(白石、耙冲、北街市)等四乡与北街村归江门市。

1952年底新会县滘头乡划归江门市。

广东省划分为4市3区的3线城市,享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

广东省划分为4市3区的3线城市,享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

广东省划分为4市3区的3线城市,享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

1958年江门市属佛山专区。

1955年5月6日江门市人民政府改为江门市人民委员会,行委员制,于1956年2月7日佛山地区成立,江门市划为佛山专区领导,直至1958年11月。

从1958年11月起江门市转属肇庆专区领导,不久计划将肇庆专区迁到江门,所以曾一度叫江门专区,但后来决定不迁,又复称肇庆专区。

1959年初江门市设江门专区,同年11月新会县所辖新民、丹灶、篁庄、篁边等划归江门市,扩大江门市郊区。

1961年底江门市属肇庆专区,

1963年6月江门市又属佛山专区。

1968年4月12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江门市人民委员会改为江门市革命委员会。

1974年7月1日经上级同意江门市重为省属市,受省和佛山地区双重领导。

1977年江门市区域再次扩大,新会县原辖外海、潮连并入江门市郊区。

1979年江门革委会又改为江门市人民政府。

1983年6月,江门市升格为地级市。

983年6月,江门市升格为地级市,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等五县;

同年9月增辖阳江、阳春两县,

1984年江门市区分设城区与郊区两个县级区。至此江门市共管辖七县两区。(阳江、阳春两县1988年2月10日分出,另设地级阳江市。)

1992年4月30日,撤销台山县,设立台山市。

1992年10月10日,撤销新会县,设立新会市。

1993年9月6日,撤销开平县,设立开平市。

广东省划分为4市3区的3线城市,享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

广东省划分为4市3区的3线城市,享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

广东省划分为4市3区的3线城市,享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

1993年11月13日,撤销鹤山县,设立鹤山市。

1994年3月4日,撤销恩平县,设立恩平市。至此,江门市所辖各县全部撤县设市。

1994年8月10日,城区更名为江海区,郊区更名为蓬江区。

2002年6月22日,撤销新会市设立新会区,将原新会市的棠下、荷塘、杜阮三镇划归蓬江区管辖。

现辖蓬江、江海、新会3个区,下辖台山、开平、鹤山、恩平4个县级市,“五邑”是江门地区的俗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