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醫思維」?

1776738炊煙清茶


作為自學中醫的人對這一問題,感觸還是挺深的。直觀可視、眼見為實這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意識,這便是西醫被普遍認可的根本原因。同時也成了侷限所在,我們能否認眼睛看不見的聽覺、嗅覺、味覺的存在嗎?我們能否認思想靈魂、思維意識的存在嗎?它們都是不可見的,而我們討論的恰恰是不可見的思維。


初學中醫時,我們絕對都是帶著眼見為實的本能進入的。但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會發現不轉變思維,我們很難繼續下去。為什麼?請看下面這段原文:‘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髒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在液為淚,在氣為語,肝藏魂。人臥血歸於肝,爪為筋之餘。’等等很多。如果你不是來學中醫的,或是毫無基礎的情況下,猛然看到它,第一印象肯定在想,這不胡說八道嗎?這便是用陰陽五行架構的中醫人的思維,你用常規思維很難理解它。但是,它玄虛嗎?不,它非但不玄,相反還很簡單實用、很樸實。如果你係統學習之後,你會越來越認同它。


我們來看它在現實中的應用。如果你總好抽筋或肢體萎軟、渾身無力或陽痿(男人器物稱為宗筋),治肝。你總是迎風多淚或眼乾澀無淚眼睛的毛病,治肝。你總好發怒大聲呼斥別人,治肝。你夜晚1——3點總是不能入睡或夢多連連,治肝。你總是不由自主自言自語,治肝。你指甲或趾甲有毛病,治肝。你偏癱手握不開,治肝。肝體有病,確是先實脾氣,回頭治肝。治療的原則便是,利用本經穴位的五行屬性進行補瀉,或利用經絡之間的五行屬性進行補瀉。可以利用藥物的四氣五味糾偏。這就是陰陽五行的用處,而我們有的中醫學者確在努力解釋,金是怎樣生水的,木是怎樣克土的,本末倒置。


以上舉肝為例,不過示以大概。若上諸病你去從男科、眼科、腦科、心理科等角度去考慮便不是中醫思維,而是西醫思維。比如口臭,你盯住口腔不放,什麼食物殘渣,什麼細菌發酵,抗生素口香劑你解決不了問題。這是西醫思維。你不管口腔,直接清掉脾胃之熱,口臭消於無形,因口為脾竅。這就是中醫思維了。再比如牙疼,合谷治牙疼,三間治牙疼,太溪治牙疼,內庭、歷兌治牙疼,下關、頰車治牙疼,翳風等穴都治牙疼,它們各有辨證,這是中醫思維。西醫便只管牙齒本身,牙齦炎牙髓炎,那就消炎吧。


不要搞什麼中西醫結合,那是徒勞的。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思想方法。如果真想學中醫,只能用中醫思維,不然你會陷入南轅北轍的窘境。若想不費腦力,還是西醫吧。畢竟用儀器診斷,用醫學指南治病,只要識字就可照指南治病,別人還無異議。


理海尋真


中醫思維為何?中醫思維就是沿著中醫的理論在臨床上治病用藥,中醫思維便是如此簡單。但是中醫理論如何掌握便是關鍵,中醫學來也難也易。很多學生講《方劑學》中的方劑倒背如流,不僅是藥物就連方解方義,臨床運用,方劑加減等等都是脫口而出,但是在面對病人治療之時不是手足無措,便是運用方劑療效不佳,加減起來混亂一氣,不得章法。

中醫思維首要在於辯證,辯證只首要在於陰陽。《黃帝內經》記載上工治病,查色按脈,先別陰陽。陰陽是最簡單的,但又是最複雜的。只要我們沿著陰陽這一條線,首先辨別陰陽。是表證還是裡證,是寒證還是熱證,是實證還是虛證。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陰陽之中還有不陰不陽,亦陰亦陽。因此《傷寒論》的辯證方法是高明的,所有疾病的辯證都在太陽至厥陰的六經辨證之中。

中醫思維一是辯證,而是論治。辯證準確是治療的第一部也是關鍵的一步,辯證準確才能使選方用藥有的放矢。方劑是我們治療的基礎,方劑有高效方,有普通方,有差者,比比皆是。什麼才是我們應該學的方劑呢?首要在於《傷寒論》,《金匱要略》的方劑,這些方劑才是高效方,是中醫的瑰寶。藥物的理論學就要以《神農本草經》的功效為主,不可魚龍混雜,這學一點,那集一點,非但雜亂,而且運用多是一家之言。


金匱真言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種類繁華,中醫只是其中之一。但也有千年的傳承,非常的有價值。


中醫理論十分精彩,非常深奧,分科細論,各有特色,是臨床應用的指導性著作。

中醫的思維,是建立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用自然學術規律,進行邏輯性思考的。其辯證法有著系統性的邏輯思維方式。因此,學習中醫,必須要認真熟讀,刻苦用心。

學習中醫,要先掌握好前人的著作,認真領會其中的精華內容,業貴於精,所以,掌握知識技術很重要。

中醫師承學習,一直是一種傳統的學習方法,因為牽扯到人的身家性命,所以,要求非常的嚴格。

在臨床工作中,中醫生的辯證思維要絕對的邏輯化,必須要面對各種病症,進行唯物辯證,尋找致病因素,辯清致病原由,然後才能確定理,方,法,藥的互相關係,所以,良性思維,對於一個行醫的人來說,就非常的重要了。這就是中醫的思維方式。


幕後老牛


中醫思維這個問題挺好嘛,說透了,有靈性的人估計一下子就登堂入室了哦!複雜些,耐心看。

首先,中醫思維與西醫思維區別就是中西哲學的區別。中西哲學區別在哪裡呢?西方哲學堅持世界是有一個個的原子構成,這些原子決定了人能看的到世界,每一個世界現象都對應一個堅實的原子性的物質,即真理。即現象與真理是一一對應的。一個一個真理之間靠數學規則聯繫在一起。


中國哲學認為現象背後的真理不是一個個的,而是一個連綿的整體。按照陰陽對立統一、五行生剋分化為萬物的現象世界。那麼背後大真理哪一個真理屬於我們當下研究的現象呢?需要看陰陽對立與五行生剋的具體情況,就是所謂的時機。

所以從哲學看,西醫思維需要通過數學思維來決定具體病情的背後真實原因。中醫需要看這個現象或症狀出現的時機來判斷其背後原因。所以中醫思維看,夏天感冒與春天感冒是不一樣的,成人感冒與小孩感冒是不一樣的。



其次,在生理與病理上,中西思維也不一樣。中醫所堅持的哲學認為世界的終極真理是統一的,所以病的載體——生命最終也隸屬於這個整體。如果這個整體出了問題,人體也就出問題。所以中醫有冬天不寒則發冬溫病,夏天不熱則發陰暑,過寒則傷寒,過熱則中暑。宇宙的邏輯就是人體的邏輯,既然宇宙符合陰陽五行理論,則人體也符合這一理論。掌握了這個整體,不管人體疾病多麼多變,卻萬變不離其宗。

再次在診療過程中,西醫相信顯微鏡下看到的那些小東西。問題是病人症狀不見得與那些小東西是一一映射的,還有這個從現象到那個小東西中間有什麼樣過程,也不見得是可以用顯微鏡看到的。另外,既然世界的真理是各自孤立的,那麼人類好像必須窮盡所有現象與真理,才瞭解了這世界,而這幾本是不可能的。



中醫則不然,中醫堅持真理是統一體,看似孤立的現象背後是有統一法則的。那麼在一個個物體之下或內部的真理是綿綿不斷的統一體,那麼我們如何去斷定此物即此物,因為我們必然是用物體所包含的真理來定義物體的。西醫是拿顯微鏡去找那最後之物,到原子,到夸克,到更細微的物質去。中醫思維想在一定的深度內獲得真理,而不是一直用顯微鏡追查下去,怎麼辦呢?其實很簡單,即通過不同緯度的信息流交匯處,即是真理。這話不好理解,比如一個人說自己胸部疼,連續疼,遇到冷疼,於是中醫判斷他可能是心臟這個系統有病了,是不是呢?這個一個緯度——病人口述,是無法最終確定的,哪怕這個病人說一萬年描述能力再強,中醫認定也無法形成結論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中醫思維壓根就認為西醫那種一根筋的尋找最後物體的診斷是的不出真結論的。這時候中醫思維要求有另外緯度的信息流來佐證,比如脈診,一看左寸緊弦,或有結代,或元元而動等。那麼脈診確定六部脈中寸脈有問題,問診確定心臟系統有問題,這樣兩個信息流交匯,就能基本確定了,好比兩個直線交匯一點一樣,就確定了方位。



還有,中醫出方思維與西醫也不一樣,西醫總覺得一把鑰匙打開一個鎖,所以有一萬個病有一個藥。中醫不一樣,認為病是陰陽失衡,一個人總是偏陰或偏陽,而自然界的萬物也總是偏陰偏陽,於是用萬物陰陽之偏,來矯正人體陰陽之偏。只要能調其偏,萬物皆是藥。那麼藥不重要,藥陰陽之偏的裁定重要,一藥組合之陰陽偏不足以調人體之偏,可組合多味藥嘛。比如人體氣虛陽虛,四君子湯組合來就補了人體陽氣之虛。所以方重要,方靠人的裁定。

話題太大,隨口聊聊,估計大多人也看不懂。


野也史記夫




中醫思維是宏觀層面、整體化的認識觀、決策觀。也就是說中醫思維不是單純的哪兒痛治哪,而是通過對人體整體狀態的瞭解,分辨導致患者出現局部病患的身體整體情況的變化,然後去糾正身體整體狀態,導致病情的身體狀態改善了,病情自然就好起來了。這就是中醫思維。

因為這是種思維方法,而不是醫學專業手段,所以可以衍生到其它領域,比如國家決策,雖然國家決策者不見得懂中醫,但道理是相通的。比如,假設犯罪率高發,那麼國家決策層面要考慮的不是具體的偵查案情、實施抓捕,而是大環境下導致犯罪率高的本質原因是什麼,如果發現是就業率過低生活無著的情況增多導致犯罪,那麼就要找就業率低的原因來著手解決,如果是本國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引起工廠倒閉、企業裁員,那就制定政策推動我國企業產品研發、市場推廣等等,企業活的好了上來了就能吸納就業了等等。這就是種宏觀思維


心息相戀


真沒有什麼“中醫思維”“西醫思維”,有的就是“醫者之心”而已,醫學就是治病救人的學問,能救人就好,何必要分的那麼清楚?所有非西醫不治非中醫不治的,都是“知見障”,明明有更好的治療方法或方式,只因為所謂“門戶之見”,就不用了,那這樣的醫生到底是治療病人還是在害人?不論西醫中醫,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才是硬道理。


天晴不雪


我想試著回答這個問題,著重說五點:1.中醫思維必須會把中醫的基本理論應用到實踐當中,陰陽互根、陰陽消長、五行生剋、元氣論,將其應用到八綱辯證、處方當中。2.領悟整體觀念、辯證施治。3.應用中藥的四氣、五味、七情、歸經理論於實踐當中。4.望聞問切,理法方藥,絲絲相扣。5.準確應用經方、時方、自擬方,深入研究現代中藥藥理的應用。這樣才是真正、地道的中醫思維,貫穿從理論到實踐的全過程。



懸壺濟世何剛大夫


中醫思維簡單講就是陰陽平衡,氣血兩旺。陰盛陽衰,氣血不足,面無血色,如精神抑鬱;陽盛陰虛,肝火攻心,脾氣暴躁,如路路症。所以一個人既不能陽虛也不能陰虛,既不能陽盛也不能陰盛 。陰盛要壯陽,陽盛要滋陰。調和陰陽,達到陰陽平衡,方為健康之身心。通過金木水火土相剋相生原理,來調和心肝脾肺腎。所以中醫講究標本兼治。有人打了個比方,一塊木頭陰溼生黴,西醫的方法是去除黴菌再刷上油漆,表面完好;中醫是擦乾後放在太陽下暴曬,徹底除溼,不給黴菌滋生環境。


金陵風采


所謂中醫思維就是封建思想一部份。封建社會不光是隻有一個皇帝,還有封建社會的思想與文化。辛亥革命上百年,我們只趕走了個皇帝,(男人沒留辮子,女人鬆了腳)由於幾千年的封建統治,最關鍵的封建思想與體制還難一下解除。

中醫理論單靠推理,假設,及算命的理論。中藥方才是經驗。要徹底取消中醫思維,才是中國人民思想解放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