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史上「揚州八怪」究竟都有誰誰誰?

清代揚州,由於交通便利、富賈雲集,也萃集了一批以賣畫為生的失意文人畫家,人稱“揚州八怪”。其所以稱怪,一是書畫創作皆流露強烈的個性;二是與當時社會時尚相背戾,為人大多不趨炎附勢,孤高自傲。當地人視他們稀奇古怪,便按方言“八怪”稱之。其主要包括:鄭燮、羅聘、黃慎、李方膺、高翔、金農、李鱓和汪士慎等,他們繼承了四僧及先賢傳統,以革新面貌出現於畫壇。常以四君子等花卉為題,抒發性情,手法上採用了水墨為主的多種手段,形式更加不拘一格,對後世直至今日,都有深遠影響。

揚州八怪生前即聲名遠播。李鱓、李方膺、高鳳翰、李勉,先後分別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見,或試畫,或授職。乾隆八年,弘曆見到鄭燮所作《櫻筍圖》,即鈐了"乾隆御覽之寶"朱文橢圓璽。乾隆十三年,弘曆東巡時,封鄭燮為“書畫史”。羅聘嘗三遊都下,“一時王公卿尹,西園下士,東閣延賓,王符在門,倒屣恐晚;孟公驚座,覿面可知。”

揚州八怪大膽創新之風,不斷為後世畫家所傳承。近現代名畫家如王小梅、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任伯年、任渭長、王夢白、王雪濤、唐雲、王一亭、陳師曾、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潘天壽等,都各自在某些方面受"揚州八怪"的作品影響而自立門戶。他們中多數人對“揚州八怪”的作品作了高度評價。徐悲鴻曾在鄭燮的一幅《蘭竹》畫上題雲:“板橋先生為中國近三百年最卓絕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書畫尤奇。觀其詩文及書畫,不但想見高致,而其寓仁悲於奇妙,尤為古今天才之難得者。”

揚州八怪,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在中國畫史上說法不一,較為公認指:金農、鄭燮、黃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至於有人提到的其它畫家,如阮元、華巖、閔貞、高鳳翰、李勉、陳撰、邊壽民、楊法等,因畫風接近,也可併入。因“八”字可看作數詞,也可看做約數。他們大多出身貧寒,生活清苦,清高狂放,書畫往往成為抒發心胸志向、表達真情實感的媒介。

繪畫史上“揚州八怪”究竟都有誰誰誰?

鄭燮 仿文同竹石圖軸 208.1×107cm 故宮博物院藏

鄭燮

鄭燮(1693-1765),清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鄭板橋出身貧寒知識分子家庭,幼年喪母,賴後母撫養。少年時從學於鄉先輩陸震,20餘歲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鄉試中舉,乾隆元年(1736)中進士。七年出任山東範縣知縣。一年後調任濰縣。十三年,乾隆皇帝弘曆東巡至泰山,他為書畫史。十八年因請賑得罪大吏而罷官。

鄭燮的詩、書、畫世稱“三絕”,專長於畫蘭、竹、石、松、菊等,偶亦寫梅,筆法直接取法石濤,又多從徐渭、高其佩等畫家中得其意。剪裁構圖崇尚簡潔,筆情縱逸,隨意揮灑,蒼勁豪邁。其題材雖然侷限於傳統的文人畫“四君子”範圍,但通過題詩、題跋寓社會倫理教育於畫中,能時出新意。其書法以畫法入筆,折中行書和隸書之間,自稱“六分半書”。縱橫錯落,整整斜斜,如亂石鋪街,不落前人窠臼,別具一番風味,後人亦稱書體為板橋體。

繪畫史上“揚州八怪”究竟都有誰誰誰?

金農 紅蘭花圖 絹本設色 63.7×40.5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金農

金農(1687-1764),清代著名畫家。字壽門,號冬心。別號很多,有:金牛、老丁、古泉、竹泉、曲江外史、稽梅 主、蓮身居士、龍梭仙客、恥春翁、壽道士、金吉金、蘇伐羅吉蘇伐羅(佛家經典上“蘇伐羅”即漢文“金”字,蘇伐羅吉蘇伐羅就是金吉金)、心廿六郎、仙壇掃花人、金牛湖上會議老、百二硯田富翁等。原籍浙江仁和(今杭州),久居揚州。平生未曾做安。性好遊歷,“足跡半天下”。他嗜奇好學,工於詩文書法,詩文古奧奇特,並精於鑑別。書法創扁筆書體,兼有楷、隸體勢,時稱“漆書”。他收藏的金石文字多至千卷。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薦舉博學鴻詞不就。五十三歲後才工畫。其畫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幹筆作花卉小品。初畫竹,繼畫馬,畫佛像,畫梅更能獨創一格為“揚州八怪”之一。代表作有:《東萼吐華圖》、《空捍如灑圖》、《臘梅初綻圖》、《玉蝶清標圖》、《鐵軒疏花圖》、《菩薩妙相圖》、《瓊姿俟賞圖》等。著述有《冬心詩鈔》、《冬心隨筆》、《冬心畫梅題記》、《冬心畫馬記》、《冬心雜著》等書。

繪畫史上“揚州八怪”究竟都有誰誰誰?

羅聘 劍閣圖 故宮藏

羅聘

羅聘(1733-1799),清代畫家。字遯夫,號兩峰,又號衣雲、別號花之寺、金牛山人、師蓮老人。祖籍安徽歙縣,其先輩遷居揚州。“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為金農入室弟子,未作官,好遊歷。畫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蘭、竹等,無所不工。筆調奇創,超逸不群,別具一格。為“揚州八怪”之一。他又善畫《鬼趣圖》,描寫形形色色的醜惡鬼態,無不極盡其妙,藉以諷刺當時社會的醜態。亦善刻印,著有《廣印人傳》。金農死後,他蒐羅遺稿,出資刻版,使金農的著作得以傳於後世。其妻方婉儀,字白蓮,亦擅畫梅蘭竹石,並工於詩。子允紹、允纘,均善畫梅,人稱“羅家梅派”。其代表作有:《物外風標圖》(冊頁)、《兩峰蓑笠圖》、《丹桂秋高圖》、《成陰障日圖》、《谷清吟圖》、《畫竹有聲圖》等。著有《香葉草堂集》。

繪畫史上“揚州八怪”究竟都有誰誰誰?

黃慎 八月梅花圖 紙本水墨設色 143.5×74cm 中國美術館藏

黃慎

黃慎(1687-1766),清代著名畫家,字恭懋,後已改字恭壽、菊莊,號癭瓢,又稱東海布衣。福建寧化人。幼家貧,後長期寓居揚州,賣畫為生。讀書常有古廟佛殿的長明粉下。初師上官周,學工細人物山水。後變化為粗筆揮寫,以簡馭繁,氣勢雄偉,筆意縱橫,於粗獷中見粗煉。他擬定民人物除歷史故事、神仙佛像之外,多從民民間生活取材,常畫勞動人民的形象。專畫流丐、縴夫、漁民等,往往只用寥寥數筆,便能形神兼備。寫山水、花鳥、蟲魚等,也無不工妙。為“揚州八怪”之一。他工草書,師法二王,出神入化,有崩巖墜石之奇、鸞舞蛇驚之勢。他善用破毫禿筆,放縱而又嚴謹,曾寫對聯一副:“別向詩中開世界,長從意外到雲霄”。其詩亦佳,故有“詩、書、畫”三絕之稱。

其代表作有:《八仙星聚圖》、《齧榴戲嬰圖》、《商山四皓圖》、《關山風雪圖》、《滄波釣叟圖》、《東山觴詠圖》、《天硯圖》、《老翁擊 圖》、《山谷聽琴圖》等。有《蛟湖詩草》。

繪畫史上“揚州八怪”究竟都有誰誰誰?

李鱓 松藤圖軸 124×62.6cm 故宮博物院藏

李鱓

李鱓 (1686-1762),清代書畫家。鮮,一作觶,宇宗揚,號復堂、懊道人,江蘇興化人。聖祖康熙五十年(1711)單人,曾為宮廷作畫,後任滕縣知縣,為政清簡,以忤大吏罷歸。在揚州賣畫。為揚州八怪之一。擅畫花卉蟲鳥,初師蔣廷錫,畫法工緻;又師高其佩,進而趨向粗筆寫意,並取法林良、徐謂、朱耷,落筆勁健,縱橫馳騁,不拘繩墨而有氣勢,有時使用重色或彩墨結合,頗得天趣。因在揚州見石濤作品,遂用破筆潑墨作畫,風格一變。傳世作品有《五松圖》《芭蕉萱石圖》和《墨荷圖》等。

繪畫史上“揚州八怪”究竟都有誰誰誰?

高翔 山水圖軸 紙本墨筆 79.7×41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高翔

高翔(公元1688-1753年),字鳳崗,號西唐,錢塘人、寓揚州。與金農、汪士慎為友。工篆刻,善畫花卉、山水。世稱“揚州八怪”之一。畫梅筆意松秀,技幹蒼潤,以疏枝瘦幹取勝。山水師漸江、石濤,筆法簡淡而秀雅,喜作園林小景。傳世作品有《彈指閣圖》、《梅花圖》等。

繪畫史上“揚州八怪”究竟都有誰誰誰?

汪士慎 春風香國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汪士慎

汪士慎(1686-約1762),清代書畫家、篆刻家。字近人,號巢林、溪東外史、左盲生、天都寄客,安徽歙縣人,一作安徽休寧人,流寓江蘇揚州。精篆刻、隸書,擅畫花卉,尤擅畫梅,筆墨疏落清勁,氣清而神腴,墨淡而趣足,具有秀潤恬靜之致,與李方膺“鐵幹銅皮”形成鮮明對比。與金農、華品山等友善,為揚州八怪之一。傳世作品有《三清圖》、《春風香國圖》、《墨松圖》、《蘭竹圖》、《梅花圖》。

繪畫史上“揚州八怪”究竟都有誰誰誰?

李方膺 蘭石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李方膺

李方膺(1695-1755),中國清代畫家。字虯仲,號晴江,別號秋池,抑園,白衣山人。為“揚州八怪”之一。通州(今江蘇南通)人。出身官宦之家,曾任樂安縣令、蘭山縣令、潛山縣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職,因遭誣告被罷官,去官後寓揚州借圓,自號借圓主人,以賣畫為生。與李鱓、金農、鄭燮等往來,工詩文書畫,擅梅、蘭、竹、菊、松、魚等,注重師法傳統和師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畫筆法蒼勁老厚,剪裁簡潔,不拘形似,活潑生動。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有《風竹圖》、《游魚圖》、《墨梅圖》等傳世。著《梅花樓詩鈔》。善畫松、竹、蘭、菊、梅、雜花及蟲魚,也能人物、山水,尤精畫梅。作品縱橫豪放、墨氣淋漓,粗頭亂服 ,不拘繩墨,意在青藤、白陽、竹憨之間。畫梅以瘦硬見稱,老幹新枝 ,欹側蟠曲。用間印有“梅花手段”,著名的題畫梅詩有“不逢摧折不離奇”之句。還喜歡畫狂風中的松竹。工書。能詩,後人輯有《梅花樓 詩草》,僅二十六首,多數散見於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