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P2P,美國沒有暴雷潮的三個原因

同樣是P2P,美國沒有暴雷潮的三個原因

經過連續多月的暴雷、經偵介入、平臺清盤等,P2P行業已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處於迅速收縮階段。

然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日美國監管部門貨幣監理署(Office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正在考慮向P2P網貸平臺發放全國性銀行牌照。

美國的P2P有望成為正規軍,而中國的P2P卻在連續暴雷,不得不讓人深思區別到底在哪,為什麼美國沒有P2P暴雷潮?

高門檻高標準監管

2008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要求P2P公司將其發標作為證券登記,接受《1933證券法》的監管。也就是說,當P2P機構運用投資人的資金向借款人放貸,被視為證券銷售。而在北美地區,任何證券銷售都需要經紀人執照,並向SEC註冊。

向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是一個相對複雜的過程。需要大量的證明文件和相關費用。2008年,美國兩大P2P平臺之一的Lending Club因為沒有滿足合規要求,被勒令關門。

半年後,根據美國證監會(SEC)的要求進行改造,借了銀行牌照、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最終才得以重新開門。

各種規定要求中,最關鍵的一點是P2P機構必須在定期的報告中披露發行情況,投資人可以及時瞭解到P2P機構的運作情況。

而對比中國,P2P平臺成立門檻低,項目不透明,資金池問題嚴重,監管只能靠自律,投資人沒有可靠的渠道獲取信息。更有甚者某些P2P網站淘寶購買一個模板就能上線;或者跑路後直接再克隆一個平臺繼續騙錢。

市場化的徵信體系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徵信體系。美國徵信行業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成熟完備的運作模式、法律體系和監管機制,構建了世界上最發達的徵信體系。

同樣是P2P,美國沒有暴雷潮的三個原因

美國徵信體系分為機構徵信和個人徵信。機構徵信還包括資本市場信用和普通企業信用,資本市場信用機構有Standard and Poor's(標準普爾)、Moody's(穆迪)、Fitch(惠譽),普通企業信用機構有Dun&Bradstreet(鄧白氏)。

而在個人徵信行業,則以Experian(益博睿)、Equifax(艾可菲)、Trans Union(全聯)為核心,三大徵信機構之間既相互合作又憑藉各自的產品差異形成競爭,其餘400多家區域性或專業性機構都是依附於這些機構,或者向其提供數據。1980年前後,這三大個人徵信巨頭已經完成了美國成年人口的全覆蓋。

同樣是P2P,美國沒有暴雷潮的三個原因

另外美國利用FICO評分系統建立個人信用統一量化標準。FICO評分系統是由Fair Isaac公司發明的,目前美國三大徵信機構都採用FICO評分系統來量化個人信用質量和風險。

FICO模型由五部分組成,包括用戶付款記錄、信用賬戶數、信用歷史期限、新開賬戶和已用信用產品,各部分在計算評分中分別佔比35%、30%、15%、10%、10%。

美國的P2P投資者會根據FICO信用分數自主選擇投資對象,FICO分數等級越高,風險越小同時收益越低,平臺對投資活動不進行擔保。錢走向很透明,而且項目真實可靠,可以用統一信用分數來衡量。

而對比中國,徵信體系底子太薄,P2P項目風控不好操作,有些平臺壓根沒有項目審核和風控能力,無法正確的衡量評估項目風險,甚至於平臺本身遭遇連環詐騙。

比如近期暴雷的投之家。簡單來說就是新股東收購了平臺,然後再用平臺融資圈錢,平臺本身對大股東監管不到位,從而遭遇詐騙暴雷。

投資市場環境不同

除了監管徵信這些重要的原因外,還有個就是市場環境不同。美國在高監管完善的徵信體系下,如果碰到金融危機等特殊情況也會有逾期壞賬嚴重點倒閉情況發生。但是不會像中國一樣大規模的暴雷。

因為他們的用戶基礎沒有這麼廣泛。金融風險管理公司費埃哲(FICO)2016年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僅有不足1%的美國人使用P2P貸款產品。美國私人銀行就有7000多家,可以滿足各種借款需求。另外美國投資人可以選擇的投資渠道有很多,收益都還不錯,不需要去追逐高風險高收益的P2P理財。

而國內普通大眾投資渠道很少。買房?目前房地產市場各種限購,而且本身樓市價格比較高,以至於專家呼籲動用六個錢包,有沒有泡沫,每個人心中自有判斷。

投資股市?股市十年依舊2700!2008年-2018年十年時間股市穩定可控,僅僅下跌了14點(2719點——2705點)。關燈吃麵,兩眼淚成行。

唯一可以放心投的只有那銀行理財一年5%左右的收益。為了跑贏通脹,無怪乎普通人去投資P2P。聽信宣傳中擔保的10%的收益,貪婪又可悲!

對於這波P2P暴雷,官方已經定性了。人民日報昨日(8月6日)發文稱"部分P2P平臺退出是正常市場出清,也是良幣逐劣幣。面對有先天"缺陷"的網貸平臺市場,各方監管不能鬆勁。整治的關鍵在於糾偏矯正,督促平臺迴歸信息中介的本源,建立完備的風險管控和內部管理體系,嚴格資金流向,做好信息披露,為出借人提供全面、真實的決策依據。"

歡迎關注本號和其他平臺的同名號,100支付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支付行業相關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