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主动陪自闭症男孩参加舞会,仅仅是因为善良吗?

女孩主动陪自闭症男孩参加舞会,仅仅是因为善良吗?

恩启社区APP

特教老师最多的平台

女孩主动陪自闭症男孩参加舞会,仅仅是因为善良吗?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索利哈尔的圣彼得天主教学校一名16岁的自闭症男孩布罗迪由于自身的社交障碍没有朋友,但他还是决定克服困难独自去参加毕业舞会。布罗迪在路上遇到5个女生同伴,看到他孤身一人便邀请他一同乘车前往舞会现场。布罗迪曾和妈妈说他不懂女孩子,如今她们却主动邀请他,布罗迪非常的开心,妈妈也非常感动。

女孩主动陪自闭症男孩参加舞会,仅仅是因为善良吗?

对于布罗迪来说,能主动走出去,去参加舞会,去社交,是非常难得的。

自闭症少年在社交上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或专注于自己感兴趣关心的事物,难以和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或不擅长与他人分享自己对事物的想法以及情绪。对于普通儿童来说,社交技能可以通过观察规则、模仿他人来学习。而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观察模仿是比较困难的。所以社交技能需要通过教育进行干预,如果没有直接针对社交技能的干预策略,即使外界环境中的互动非常丰富,自闭症儿童也难以融入到他人的社交之中。

16岁的布罗迪渴望去参加毕业舞会,即便他在社交上仍有一定的问题,但他一定是了解社交的,有社交的意识。这种意识与能力需要从小培养,是多次训练的结果。本文列举出4类自闭症儿童最普遍的社交问题给予策略,给家长和老师一点参考。

1

不理会别人

子浩初入学时,每到休息,必定围绕操场跑,任何人在他的跑程内,他就用手去推开他们。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1、自闭症学生在感受自我时会有困难,一般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所以明白其他人怎样看他们的行为,但自闭症学生却需要经过特别的训练,才能有这个联系;

2、他们的思维方式通常是单向的,不容易感受其他人的看法;

3、由于他们通常只着眼于所看见的景象,而他们看到的景象便是他们的世界观,因此不容易因为感受到别人的看法而约束自己的行为。

要帮助他们, 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1、他们需要学习自我提示,例如利用照片、影带、镜子来帮助学生看看自己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2、提示TA反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及想想自己的内心感受,以协助TA建立个人的经验;

3、透过图象资料,帮助他们明白这样的行为对其他人所造成的影响;

4、提示他们适当的社交行为;

5、提供一些活动,让他们领略别人的感受。

2

一层不变的话题

耀明对于公共汽车路线了如指掌。每次与同学谈话,他都围绕公共汽车的路线,令人感到烦厌,不敢与他交谈。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1、由于他们难以解读别人的表情,因此不知道别人已经厌倦了不断重复的话题;

2、类此这样的偏好与固执,大有可能是出于紧张和焦虑不安;

3、也许是希望与别人谈话,但因强烈的爱好和狭窄的生活体验而缺乏其他话题。

要帮助他们, 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1、与TA讨论何时可以谈论自己偏好的话题。例如:只有在别人提问时,才告诉他们个人资料,而不会随便透露自己的私隐;

2、教导他们运用一些令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去谈论喜好的话题。例如:小明对时间特别感兴趣,客人一来到他的家,他便会问:「你什么时候走?」令到他的父母十分尴尬。他们可以教导小明另一种表达方式:「请问你愿意逗留多久?」;

3、也可以利用TA这方面的偏好,来奖励他完成一些较为沉闷的工作;

4、如果TA期望用重复话题来减轻压力,教师可以尝试摒除导致压力的因素,并教导TA自我松弛的方法;

5、如有需要,用说话、手势、甚以至眼神去提示TA停止谈论自己偏好的话题;

6、时常告诉TA可以与人谈论的其他话题。

3

不成熟的社会行为

美琴近期每逢见到其他人,不论男女,熟悉的或是陌生人,均会热情地拥抱他们。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1、他们不能透过观察,意识到在不同情况下应该怎样与人相处,例如与人保持什么距离才属恰当;

2、他们对事物或人际关系的观察可能很片面,只是一知半解,故可能会将一些学到的行为不恰当地用于其他的情境,例如:立贤的妈妈最近怀孕,妈妈准许立贤不时摸摸她的肚皮,他因而对其他人的肚皮也很有兴趣,不时伸手摸他们的肚子,吓人一跳;

3、随着成长,他们所面对的挑战更多,因而可能会变得无所适从;

4、他们可能不容易分辨哪些是戏剧中的虚构内容和行为,哪些是一般为人所接受的行为。

要帮助他们, 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1、直接教导学生恰当的社交行为,例如:

  • 排队时与人应有的距离

  • 可以与什么人拥抱

  • 可以触摸什么人

2、告诉其他人自闭症孩子的行为和情绪模式,以及与他们相处的要诀;

3、有些时候他们会在面对陌生人时感到有点不自在,不要强行要求他实时与陌生人对答自如,应给予TA一些时间适应;

4、学生如因为四周人多而感到侷促不安,应容许TA独处一下。

4

不能跟从社交常规

俊明每天下课,都赶着回家看电视节目。如果有同学拉着他谈话,他便显得很不耐烦。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1、不要假设他们像一般学生,一理通,百理明;

2、他们大多是强记,未必贯彻了解事情的意义,所以未必能将旧有的知识融会贯通;

3、他们未必能用既有的经验去处理或解释四周的新事物;

4、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5、单一处理学生的表面行为,不能更正他内在的缺失。

要帮助他们, 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1、透过实时的反馈,加强TA正面而恰当的行为;

2、TA需要别人为他解读每一个情境对他的意义,并教导他如何处理;

3、用浅白的语句帮助TA明白事情的规律、因果的关系;

4、设计学习材料时,考虑TA生可以易于利用旧有的知识或技巧去处理现在的问题;

5、提醒TA在不同的工作、事情及情境所扮演的角色,以便让TA建立个人的记忆系统;

6、在课室展示课室的规则;

7、在课室展示课室规则的原因;

8、清楚显示一些转变上的安排,例如晴天在操场小息;雨天在课室小息。

女孩主动陪自闭症男孩参加舞会,仅仅是因为善良吗?

女孩们主动邀请布罗迪一同前往舞会地点仅仅是因为她们善良、有一颗包容的心吗?当然不仅仅如此,布罗迪一定具备一定必备的社交能力。即便有社交问题,也是在其他人接受范围内的。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上好社交这门必修课,可以让人生有更多可能。

资料来源:香港「融合教育自闭症篇」资料光盘:教育统筹局学校发展分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