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资本吴克忠:区块链是五百年一遇的机会 通证制将颠覆股份制

优势资本吴克忠:区块链是五百年一遇的机会 通证制将颠覆股份制

“如果说股权投资是十年一遇的机会,并购是三十年一遇的机会,互联网是一百年一遇的机会,而区块链是五百年一遇的机会。股份公司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五百年的发展,而这后五百年,我认为是由区块链领导的”

在8月7号举办的全球数字金融生态基金(GDF)的成立发布会上,优势资本董事长吴克忠如是谈论他对区块链未来发展的看法。他认为,股份制公司因其诸多弊病,终将会被区块链技术所取代,变为通证式企业。

区块链行业如今类似90年代的资本市场

“1992年,中国资本市场刚刚成立交易所,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板不明白为什么要上市,很多不知道股票是什么的人,通过炒股赚了大钱。”吴克忠说,所以现在的区块链行业情况跟1992年的中国资本市场非常相似。

吴克忠表示,92年炒股票的人有三个特质,一是没文化,而是没职业,三是无计划。因为很多人都是劳改所出来的,找不到工作只能炒股。所以包括公司老板在内的很多中国早期资本市场的参与者能够搭上股份制公司这条船,能够发家致富,有很大一部分偶然性在里面。这跟现在的币圈很像。

但这种由区块链带来的乱象,在吴克忠看来却是五百年一遇的机会。是颠覆股份制经济的机会。

“股份制首先是给了公司募集更多资金的可能,还可以做渠道、做生产、做分销。公司股份制后则有了更大的产能和大规模的推广。公司搞股份制,融更多的资金,把所有权完全分开。如果没有上市,没有股份制公司,美国就不可能超过英国,造就美国强大的是靠股份制公司上市,所以美国产生了8个财阀,1991-1995年产生了15500起并购。但与此同时,股份制公司的弊病也显而易见。”吴克忠说,股份公司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五百年的发展,但后五百年的是由区块链来领导的。

通证式企业是对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

股份制公司有其显而易见的缺陷:公司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所有东西都是股东利益最大化,造成最大的弊病就是给公司创造价值的人不享受公司的价值,工人、管理层、渠道、销售商、消费者,他不享受公司价值。

其次,还存在的弊端是,资产负债表以前都是公司制的资产负债表。现在都是很多报表觉得看了没用了,看的都是公司有多少土地、多少厂房,多少应收账款,都不是公司核心价值。相反最核心的价值没有在资产负债表里体现出来,原来都是利润如何,收入减掉成本是毛利,毛利减去管理是净利,净利再分配给股东,很多价值观就会改变,甚至你的报表体系就会改变。互联网时代最有价值的不是看得见的资产,而是看得见的人的用户资产、数据资产,而这个资产没有一个采用报表体现出来的。 而且,未来企业的核心价值不是围绕一个公司,而是以我为核心,我的数字资产为核心,我的能力为核心,以个人为核心。

以前我们强调物,强调所有权,未来区块链社会里面,强调的是使用权,如何把你的资源进行使用。未来可能是共享,全社区所有到全民所有,使用权的交易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关系。所吴克忠表示,如果说股权投资是十年一遇的机会,并购是三十年一遇的机会,互联网是一百年一遇的机会,而区块链是五百年一遇的机会。区块链不是对生产力的调整,而是对公司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的重新调整和再出发。

吴克重表示,在原来传统规模经济、互联网经济和区块链经济里面,很多资源利用形式都发生了改变。规模经济时代所有都是大规模,大规模设计、大规模资源、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大规模传播、大规模资金。区块链时代,区块链是互联网带过来的,就是因为区块链碎片化了,以前只要融资金就行了,现在通过互联网不仅要融资金,要融人力、融资源、融渠道,融各种各样能够为公司贡献的能力,以前只需要资金。所以互联网时代我们是碎片化的,设计碎片化是众创、资源碎片化是众筹、生产碎片化是众包,销售碎片化是众销,传播碎片化是社交化传播。区块链是分布式发展,分布式设计、分布式资源、分布式生产、分布式销售和分布式传播。

当前很多人认为区块链是币、是链,是一种受制于现有生产关系的融资的手段和链的技术手段。吴克忠表示,未来是可以用通证制来改变的。通证制可以打造新型商业关系、新型社会关系。这种新的模式,全面超越原来的股份制,将企业逻辑从股份制经济、股份制企业变成通证式企业。

而在股份制企业和通证制企业的交叉时期,很多人陷入是投资链还是投资股权的焦虑。

而对于通证本身,吴克忠认为它的主要作用是带动每一个用户为生态产生贡献,用商品的升值来带动Token的升值。他表示,通证机制下的Token使每一个参与者进行贡献,贡献以后使Token价值提升,所以它不是炒出来的,买Token不是为了炒,而是为了做贡献。此外,真正的通证经济还是应该是Token到商品再到Token的过程,Token变成商品,商品增值,然后再到Tokne升值。这是运营的过程,Token升值的过程,也是通证经济本身的内容。

最后,吴克忠总结说,“我不知道五百年一遇的机会大家能不能抓住,但我认为我们生长在一个非常幸运的时代,既有十年一遇,还有三十年一遇,还有一百年一遇,还有五百年一遇的机会,我们不是打造一个新的互联网,而是打造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新的经济组织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