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高超音速武器發射成功:10倍音速突防美國現有反導系統攔不住


二零一八年八月三日六點四十一分,西北地區某靶場內傳出一聲巨響,只見一枚火箭騰空而起,直插三十千米高度的雲霄,並在接下來的十分鐘之內分別完成拋罩級間分離,以六倍音速進行了彈道大機動轉彎等動作,最終成功按照預定軌道落進靶區。這條消息來自於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的喜報,那枚名叫星空2的火箭則是該院歷時三年所研製的國內首款乘波體氣動佈局的高超聲速試驗飛行器的載體,而星空2發射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實現了第一乘波體飛行器的壯舉。

國產高超音速武器發射成功:10倍音速突防美國現有反導系統攔不住

說到乘波體飛行器,相信許多觀眾並不陌生,它是近年來各大國爭相研製的課題,顧名思義,乘波體就是乘著波浪的飛行器,就象一名衝浪者騎在激波的波面上,依靠激波的壓力產生升力,這麼說或許有點難以理解,相信觀眾們都打過水漂吧?如果把大氣層邊緣比作水面,那麼乘波體飛行器就是你扔出去的那一塊石頭,區別在於,乘波體在空中飛行的時候是很穩定的。

國產高超音速武器發射成功:10倍音速突防美國現有反導系統攔不住

從外形上來看,它是一種扁平楔形或者錐形的流線型物體,其所有的前緣都具有附體激波,簡而言之,一切設計都是基於高升阻比以及強機動性的理念而打造,這讓其具有了速度快,高度高,巡航距離遠,乃至於突防能力強大的特點。乘波體飛行器可以輕易達到五倍音速以上的超高速度,堪稱航空領域裡面,繼螺旋槳,噴氣推進氣之後的第三次革命性技術,說到這裡,相信很多觀眾已經知道它的作用所在了,這是一種能夠在一小時之內打擊全球任意目標的高超音速武器。

國產高超音速武器發射成功:10倍音速突防美國現有反導系統攔不住

乘波體的概念最早是在一九五九年由諾威勒提出的,但真正讓乘波體進入大眾視野的,則是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與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聯合主持研製的超燃衝壓發動機高超音速驗證機,X51A“乘波者”飛行器,它可以達到五點一倍音速,打擊一千公里外的任何目標僅僅需要十幾分鐘的時間。

國產高超音速武器發射成功:10倍音速突防美國現有反導系統攔不住

國產乘波體飛行器的進展又如何呢?二零一一年六月,中國首次開始對使用超燃衝壓發動機的驗證飛行器展開驗證,截止二零一六年四月,我們至少已經成功進行了七次高超聲速滑翔載具HGV的試射試驗,而最高時速更是曾經達到過十倍音速,憑藉這個速度帶出的撞擊動能則更可謂恐怖。

國產高超音速武器發射成功:10倍音速突防美國現有反導系統攔不住

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代替現有反艦導彈和彈道導彈的航母剋星,而乘波體飛行器本質上其實就是一種巡航導彈或者彈道導彈,但由於它能達到現有武器所不能觸及的高度和速度,因而具有極為強大的突防能力,幾乎沒有被攔截的可能性,眾所周知,我們現在有核武器也有較為齊全的發射載體。

國產高超音速武器發射成功:10倍音速突防美國現有反導系統攔不住

但是,無論是現役的東風31彈道導彈,還是094型戰略核潛艇,都和美國以及俄國同類武器存在一定差距和滯後,而且短期內這個差距似乎並不容易趕上,為了平衡戰略優勢,我們另闢蹊徑,在乘波體飛行器上走出了一片天地,讓美國仰仗的反導系統大幅降低作用,而乘波體作為下一代飛行器,是值得我們大力投入研發的。

國產高超音速武器發射成功:10倍音速突防美國現有反導系統攔不住

如果說二十世紀大國利器是戰略轟炸機,路基發射井的話,那麼新世紀乘波體和彈道導彈核潛艇才是當仁不讓的王牌,這兩者一個幾乎無法被攔截,一個幾乎無法被發現,而這兩項優勢皆為轟炸機和發射井所不具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