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解困不辞劳 记平鲁区六百户村驻村“第一书记”康立府

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从驻村第一天起,平鲁区凤凰城镇六百户村第一书记康立府就深知,一个人是办不成事的,要让全村党员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每月20日的党员活动日在没有特殊事务外,都要求在村党员必须参加,而且是不走过场,扎扎实实的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惠民政策,落实村内一段时间内的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并鼓励大家共同努力,为六百户村的振兴贡献力量。六百户村位于平鲁区西北部,平均海拔1500米,人口稀少、山大沟深、土地贫瘠、村民生活普遍困难。“作为第一书记,不但要驻村,更要驻心。”作为市委组织部选派到平鲁区凤凰城镇六百户村任职的第一书记,康立府深知肩上担子的重量。从2017年5月来到六百户村,他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将根扎在六百户村这片土地上。 刚住村的第二天,康立府就从村东头走到西头,从南边走到北边,映入眼帘的是破旧倒塌的土窑,路面上的垃圾随处可见……如何改善村容村貌?他经过走访调研和与村干部的商议,决定动员在村村民义务劳动,参与村环境卫生整治。整治期间,该村硬化道路1.5公里,栽植了行道树近100百棵,打旱井28口。并免费发放绿色马铃薯种子350亩、绿芯大豆种子100亩。住的时间久了,康立府通过日常生活工作的接触,村民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城里娃”了,家里有什么难事也愿意和他说说,听听他的建议或请他帮忙,他都乐此不彼,跑前跑后,哪家老人生病了、哪家孩子上大学,他经常入户看望,帮助解决点滴的困难……当得知村里土豆滞销,康立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一番对市场供需调查,与几家单位食堂达成购买土豆协议。特别是为了保证土豆的质量,他又在村里与村民商议,统一土豆的大小重量,包装袋的大小,并在袋子上写上村民的名字和联系方式,确保销售出去的土豆可追溯,为今后稳定拓展市场打下基础。“最初,要求我们在袋子上写名字和联系方式,大家都觉得无所谓,多此一举,当康书记把事情的缘由解释清楚之后,大伙都拍手称赞,认为此举的确长远。”村民李四高兴地说。全村售出土豆近100吨,而且村民会议上确定的销售价格都按当初的承诺一一兑现。 件件小事,点点滴滴看在了六百户村老百姓的眼里,寒来暑往、起早贪黑印在了六百户村老百姓的心里。今年3月,康立府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驱车前往山东平邑县考察金银花的种植销售情况,在六百户村试种10亩金银花;5月,他又同村干部前往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白村实地考察,向当地村干部学习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式和运作方式,并对基层党建如何抓,如何取得实效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行动,传递着党和国家对每一位群众的关心和牵挂,传递给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坚定信念,那就是我们党始终都以人民的幸福福祉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康立府说。 范磊 谢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