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对《赵氏孤儿》的改编——《埃尔泊若》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传到欧洲后,引起了欧洲文学界的强烈关注,不断有人对其进行改编、重译、评论。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是法国大思想家、文学界、剧作家伏尔泰改编的《中国孤儿》,另一个是德国大诗人、大文豪歌德改编的未竟稿《埃尔泊若》。这些题材,与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情节上有些相似,但在旨趣上又有民族性的差别,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和作家的个人思考。

本文,讨论下歌德改编的未完成著作《埃尔泊若》。

歌德对《赵氏孤儿》的改编——《埃尔泊若》

这部作品,歌德有意模仿纪君祥《赵氏孤儿》后半部分的情节。屠岸贾杀了假的赵氏孤儿,也就是程婴的亲生儿子后,为了赞赏程婴的检举之功,竟收真的赵氏孤儿为义子,抚养他长到20岁。当程婴把全部事情的真相一五一十地说给赵武后,赵武就亲手杀了养育他多年的义父屠岸贾。

《埃尔泊若》则写一个弟弟杀了哥哥,把哥哥的儿子抢来当做自己的儿子抚养,等儿子长大知道这个名义上的父亲、实际上的叔叔,其实是杀死自己亲生父亲的元凶后,准备为生父报仇。

写到这,歌德搁笔了,这个故事一直没有写完。歌德也曾把这段故事给他的挚友席勒过目,席勒也很欣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那么,歌德为什么写不下去了呢?

原来,看过纪君祥《赵氏孤儿》的中国观众认为,赵武长大后杀死“义父”屠岸贾是报杀父之仇、灭族之恨的理所当然、义不容辞的事情,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但歌德却不忍心看到这个场面的出现。

在歌德看来,这位真叔叔、假父亲一二十年来对孩子的抚养并不是虚情假意的,而是真心诚意的。而孩子这些年来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对叔叔的爱也不是虚无缥缈的,也是出于自然的人性、天性。相比之下,他的亲生父亲倒更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当这个长大了的孩子真的举刀砍向抚育他多年的假父亲时,不会是毫不犹豫的,不会是不动情的。他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基于基督精神的仁爱思想是绝不容许他报仇,砍向那个实实在在的有自己有密切情感联系的人。

因此,《赵氏孤儿》中那种决绝的复仇意志,高度冷静的理智,在歌德这里是得不到认同的。《埃尔泊若》没有写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此间区别,牵扯到民族心理、时代心理的不同,而不简单的是艺术处理的问题了。

其实,不仅歌德,就是当今的中国观众,看到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最后赵武把将他养大的义父屠岸贾杀掉,就已经接受不了了,觉得太残忍。尽管陈凯歌坚持最后结局是一个快意恩仇的故事。这说明,中国人的集体心理,也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