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贺村的镇变城之路,正慢慢掀开自己的“红盖头”

2018-08-08 15:21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郑菁菁 报道组 姜伟锋 程伟

【题诗】

鹿溪晚泊

钟定(清)

青山隔岸鹿溪长,嘉树浓阴透晚凉。

滩急声高星影动,夜来犹有蕙风香。

【注】鹿溪,即须江,又名江山港,流经贺村等多个乡镇,是江山人的母亲河。

江山贺村的镇变城之路,正慢慢掀开自己的“红盖头”

夏日的傍晚,江山港贺村段碧波荡漾,徐徐微风从江面上吹来,为岸上纳凉的人们消解了一丝暑意。改造后的江山港贺村段沿岸,水清岸绿景美,俨然成了当地人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循着江面向远处望去,一幢幢崭新的楼宇在对岸的江东新城拔地而起。

与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如影随形的,是贺村镇企业的成功转型。位于贺村镇金塘山工业区的浙江红盖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盖头”),委托上海市食品研究所研制的红盖头葛饮料,已登上了杭州、上海、天津等地酒店的餐桌。这种用葛根制作的红盖头葛饮料,能让人联想到清凉二字。

一分钟300罐、日产量40万罐……公司副总姜孝铭随口报出的这组数字,让人惊讶于这个年产值5亿元的葛根健康饮料生产项目的效率。其实,在饮料市场独辟蹊径、脚跟渐稳的红盖头,踏足这个产业才短短3年。

2015年以前,红盖头曾做过白鹅深加工和集成板的生意。彼时,江山的“五水共治”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生猪整治还原了好山好水的美丽本色。看着这些变化,公司董事长祝森根眼底闪现出一道亮光,“江山的山区多产葛根,峡口水库的水清澈纯净,何不利用身边的好山好水来卖产品?”于是,这款以葛根为原料开发的饮料产品,日后成了许多人餐桌上的新宠。

产业升级引发了连锁反应。和红盖头一样,贺村的许多企业在经历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考验后,也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江山欧派门业成功上市、航宇文体用品有限公司向“机器换人”的智能化制造迈进……

江山贺村的镇变城之路,正慢慢掀开自己的“红盖头”

从2010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27个小城市建设试点镇以来,贺村就一直在寻找突破瓶颈的路径。“这几年,我们为了打造更好的人居环境,陆续关停了三十多家污染大、效益低的木材企业,并引导现有企业增设环保、消防设施,企业从单纯做木门变成了全屋定制。”贺村镇副镇长周吟莲介绍,这些企业上马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减少了污染,提高了产能。

多年来,一批批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渐次淘汰出人们的视野,贺村镇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现在的贺村就像城里一样,不仅环境优美,而且学校、医院、农贸市场都有,在这里生活很方便。”来自贺村镇明星村的吴建芬在镇上买了房,她说自己越来越享受住在这里的感觉。

如今的贺村,已然实现了产业与城市“双升级”,让11万贺村人受益其中。就像浙江红盖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转型那样,贺村的镇变城之路,正慢慢掀开自己的“红盖头”。

【后记】

2003年,总书记就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5年来,衢州遵循总书记的科学论断,江山市贺村镇、龙游县湖镇镇、柯城区航埠镇、开化县华埠镇等乡镇分别列入小城市培育试点。如今,衢州“1433”发展战略体系更是让小城市培育成了带动乡村振兴的领头羊。也许用不了多久,这些小镇将成为“现代、美丽、休闲”的代名词,成为“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