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给孙子留下一人,完全能对付朱棣,为何朱允炆弃而不用?

qzuser193985590


明太祖朱元璋在长子皇太子朱标去世后,没有选择其他儿子,把皇位直接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但他担心位高权重的开国功臣们,通过“胡惟庸案”、“蓝玉案”等,诛杀了数万人。

不过,也有一些老将,幸运地活到了朱元璋之后,悦史君接下来通过盘点建文帝朱允炆和燕王朱棣之间的斗争过程,来给大家找找这个人。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发现他在各地为王的叔叔们,才是自己真正的威胁,于是在太常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翰林院侍讲方孝孺等人的支持下,一年左右就处理了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等5个藩王,燕王朱棣不甘坐以待毙,索性发动靖难之役,公开与建文帝争天下。

朱棣来势汹汹,建文帝决心要平叛,任命长兴侯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统帅大军讨伐。

耿炳文在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父亲管军总管耿君用死后,就率军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是被朱元璋列为一等的开国元勋。

耿炳文在前线作战不利,选择坚守不出,建文帝听从黄子澄的建议,以岐阳武靖王李文忠的儿子曹国公李景隆为征虏大将军,代替耿炳文统率全军。

但李景隆根本无法抵挡燕军,多次失败,建文帝不得不在明朝建文二年(1400年)十月,将他召回京师。

明朝开国名将武定侯郭英多次跟随耿炳文、李景隆出征,但都无功而返。

此后,建文帝派历城侯、平燕将军盛庸,兵部尚书、山东布政使铁铉,魏国公、太子太傅徐辉祖等人抵抗朱棣,但都没有扭转局势。

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攻到京师金川门,李景隆与谷王朱橞投降,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登基称帝。

由此可以看出,建文帝虽然错用了李景隆,但朱元璋留下的两员老将耿炳文和郭英,他也都派出去对付朱棣,只是因为没有成效才召回的。

明成祖朱棣对靖难之役前后的历史讳莫如深,加之后来的明朝皇帝都是他的子孙,那段历史也就变得复杂而模糊起来。

悦史君认为,不存在朱元璋留下“完全能对付朱棣”的那个人,但如果建文帝减少一些战略失误,早点重用得力干将,结局就可能大不一样了。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多平台签约作者,观止读书会发起人,书评人,文学专栏主编 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很多人在读《明史》时,对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皇帝朱允炆的一个举动大惑不解:放着爷爷朱元璋留下的一人不用,却无限信任“军事白痴”、“逃跑将军”李景隆。

朱元璋做皇帝后,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老铁”,都被送到地下睡觉了。等朱允炆上台,举头四顾,是一堆叔叔辈的王爷。赶上朱允炆是急性子,上台不久就削藩。燕王朱棣眼看刀架上脖子,于是以“靖难”之名起事。

1、耿炳文对决朱棣,谁胜?

史载:起事初,北平周边将领多为朱棣旧部,多数人望风而降。通州、蓟州、怀柔等地尽属燕王。此时,朱元璋留下来的开国大将还有两位:耿炳文、郭英。朱允炆也是按着套路出牌,派耿炳文率军去迎击朱棣。

耿炳文对决朱棣,谁胜?后人说法不一,很多人认为耿炳文和朱棣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手,必败无疑。但是更多的人认为,两个人实属“矛”与“盾”的较量,如果不是朱允炆打了一手烂牌,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为什么有人看好耿炳文呢?

2、朱棣善攻,耿炳文善守

朱棣的军事才能,在就藩北平后表现突出。他与宁王、晋王、肃王、秦王等人,被朱元璋沿长城一线授封,防范蒙古,为天子守边。1390年,朱棣出奇兵深入大漠,出其不意的轻取北元丞相咬住、平章乃儿不花的军队,作战风格一如汉武时代的霍去病。

如果说朱棣善攻如“利矛”,那么耿炳文就善守如“坚盾”,他成名于长兴城。长兴城地处太湖口,是江浙门户。朱元璋与张士诚争天下时,命耿炳文率兵镇守。

张士诚先是派左丞相潘元明、元帅严再兴攻城,被耿炳文击退。张士诚又派司徒李伯升以10万大军从水、陆两路杀来。耿炳文率兵7000坚守1个多月,直到常遇春的援兵来到。张士诚又派出他弟弟张士信来打,耿炳文以先守后攻策略打败张士信。

耿炳文长兴守城达10年,《明史》说他擅长“以寡敌众,大小十几次战争,战无不胜”,使张士诚始终无法攻破城池。明朝立国封侯时,耿炳文获封“长兴侯”,爵名与城名相同,是因为他守长兴功劳最大。朱元璋为功臣排座次,耿炳文和徐达同列一等。

3、守城之将,中途被换

开国功臣都处理掉,朱元璋独留耿炳文,或许看中了他特殊才能——将来有变时,耿炳文至少能成为朱允炆的守城之将。事情最初发展也是向这个方向发展的。

为迎击朱棣,朱允炆命65岁耿炳文领军,在真定安营迎战。先是被燕军突袭,损失9000人,后再次被偷袭溃败,耿炳文只好率10万人退守城内。燕军围城3天后主动撤走。史载:燕王知道耿炳文是擅长守城的老将,想攻下他守的城池很难。

如果剧情按正常思维发展,朱棣拿下真定城的可能基本为零。以耿炳文的守城能力,不要说再次守上10年,就是守住1年,就把朱棣的“闪电战”变成了“持久战”。但朱允炆打出了一张烂牌:把耿炳文中途换下,而换上的李景隆后人多认为是朱棣的“卧底”。

4、朱耿对决,没有上演

也许,朱允炆没有看过耿炳文的军事生涯简历。也许,他没弄懂爷爷为啥留下个擅长守城的开国之将。总之,他听说耿炳文败退入城后,觉得很没面子。当初撺掇他削藩的黄子澄,就推荐李景隆去取代耿炳文。

耿炳文火线被换下,李景隆统率全军。结果李景隆除了会打败仗、逃跑之外,实在没什么其他表现。等他退回皇城,朱允炆仍然没有起用耿炳文。结果,担负守城任务的李景隆,直接打开大门纳燕王入城。

如果,朱允炆能在李景隆断崖式的一败再败后,听取大臣建议斩杀李景隆,重新起用耿炳文,朱耿对决,好戏还在后头。如果,朱允炆能在朱棣兵临城下时,想想爷爷留下的人才,明白耿炳文是对付朱棣的不二人选,朱耿对决,好戏才刚开始。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朱允炆最终在一把大火里是死了?是逃出生天?是出家当和尚?是跑到南洋当逍遥公了……就这样给历史留下诸多谜团。

交代下耿炳文的结局:在朱棣称帝的次年,耿炳文因为被弹劾衣服、器皿上有龙凤图饰、大逆不道而自杀。

李景隆呢?他被周王朱橚、刑部尚书郑赐、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六科给事中张信、礼部尚书李至刚等人轮番弹劾,最终被朱棣削去功臣勋号、爵位、还被软禁,最终于永乐末年去世。别说,还挺经折腾。


指动济南


正好目前正在读明史,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观点。

题主说太祖朱元璋给朱允文留了一个人说的应该是长兴候耿炳文吧。如果说他能挡住燕王就对耿炳文太看重了。朱元璋大家都知道,对开国的功臣的方式只能用残酷来形容。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个问题也很深因为偏离主题这里不在提。而每一个能留下的人,都必然有他能活下来的深刻原因。比如汤和,朱元璋造反是他引荐。朱元璋是小兵的时候他是千户但一直对朱元璋尊重有加,更是甘愿跟在小兵朱元璋的后面任凭调遣。这样的人一直都是朱元璋的心腹,朱元璋不会杀。还有徐达,也是朱元璋的发小不仅是心腹还战功卓著。这样的人朱元璋也不会杀。还有的就是耿炳文这样的了。耿炳文之所以被封长兴候,是因为他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对峙的时候,驻守长兴十年,抵御张士诚的进攻,城池固若金汤一直没被攻破,极大牵制了张士诚的力量。他是一个善守之人,但是能力比徐达常遇春等人相差很远。正是因为他能力低,威胁小才能活命。不然朱元璋怎么会留他。再说,不是没用耿炳文。而是燕王从小跟随徐达等在军中深得真传,耿炳文完全不是对手。

首先燕王亲自带兵轻松攻破耿炳文部署的第一道城防雄县。耿炳文所谓的互相支持互为照应的防线,被燕王用闪电战打了一个时间差轻松解决。后来的满清正是用燕王同样的战术对明军各个击破,让明军痛失整个辽东的。可见,明朝的人并没有学会燕王的战术。至此燕王得以继续南下进攻,在真定地区和耿炳文决战。当时耿炳文带了三十万大军,燕王更是亲任先锋,率领几千骑兵攻击耿炳文军的侧翼和后背。结果就是耿炳文几十万大军几乎一触即溃。更有有一个插曲是,燕王大将朱能率领几十人追赶耿炳文的几万残军。耿炳文一看,也太窝囊了,几万人被几十人追。于是命令停止撤退,列阵与朱能打一场。结果,朱能毫不犹豫,直接率领几十人发动进攻。耿炳文的部队本是惊弓之鸟,那里能抵挡。就这样被朱能创造了奇迹,居然冲垮了耿炳文的几万大军,被俘的有三千人。耿炳文再不敢战,退守真定。所以说,不是没用耿炳文,实在是耿炳文不堪一击。说耿炳文能拦住燕王,是痴人说梦对历史不负责任。耿炳文不行,后来换了李景隆更是一只猪。本来燕王以中国的一域对抗朱允文全国之力是不会赢的。但是朱允文也是猪,身边的谋士更是虚伪的猪,一个又一个错误把燕王送上帝位。正是朱允文本人的愚蠢和身边谋士的愚蠢加上任命的将领的愚蠢葬送了朱允文的帝业。也难怪,物以类聚,愚蠢的人怎么可能看到别人的愚蠢。

其实即使他们愚蠢,燕王也还是不能直捣龙庭的。燕王最后能赢,也是朱允文失了民心。为什么朱允文失了民心,我来看事实。历朝历代削番都有过。但是哪怕是汉武帝削番也讲究方式方法。比如你确实有罪了,比如你死了推恩。但是朱允文就不。刚一登基,就大规模削番。第一个就是燕王的同母兄弟周王,贬为庶民发配云南。然后是代王,贬为庶民发配蜀地。三是岷王,贬为庶民。第四个是湘王朱柏,这个最震撼人心全家在王宫自焚而死,第五是齐王,贬为庶民。不是说不该削番只是朱允文做的太过。汉景帝时,虽也削番但那些藩王和景帝只是远亲了。对他的亲弟弟梁王不仅不削还在加强。也正是梁王抵挡藩王的长期进攻,才给周亚夫时间去解决周边,迎接最后的决战。后来梁王更是派刺客,杀了一大批大臣。朝堂沸腾,后来梁王还是自己病死的。景帝始终没动梁王一根手指头。朱允文尼,他抓的杀的,虽不是兄弟但都是亲叔叔。而且是在短期内,搞掉了那么多。平民面对威胁,也会有拼死之心,何况是身经百战的藩王手中并不是没有资本。大清的孝庄太后曾说过,削什么藩。我就给他耗着,耗到他死。只要他没造反,我就不逼他。他一死,藩王就解决了一半了。所以说于情于理朱允文做的都不合适。太过激动,激则生变。于人情上说,亲叔叔并没有太大错就连续干掉五个。让人心里难以接受。这五个只是建文帝的开始,当然他没有机会去干掉第六个。因为第六个是目标是燕王。燕王与前五个王爷不同,他是边疆镇守的王爷他有比前五个人多得多的军队,而且还是身经百战的。建文帝不是没防燕王,甚至派兵围了燕王府,眼看燕王就要结束。也怪派去的将领和建文帝等一样蠢到家了,被人骗进府中杀了。燕王也发表了自己的造反的怒气,对被派去包围燕王府的张昺,谢贵说;连平常老百姓也讲究兄弟宗族的情谊,我身为天子的叔叔,却还有担心自己的性命,朝廷这样对我,天下的事就没有什么不能干的了。

后来建文帝增兵给李景隆让他进攻北平。燕王兵少不得以想去拉宁王。最重要的是拉宁王手下的朵颜三卫。结果是燕王已去,宁王就接待了。这说明各藩王一定是不和建文帝一心的,如果一心看到燕王就应该立即抓起来送给建文帝才是。这是建文帝失了人心。后来燕王收买朵颜三卫,胁迫宁王一起靖难。一举打败李景隆对北平的进攻,并接连打败李景隆开始南下。在野战上,建文帝的人没一个是燕王的对手。但是燕王真要打到南京就遇到了问题了。每个城池都很难打,特别是在济南被打的大败了一次。照这样打城池,只怕燕王到死也近不了南京。后来听说南京空虚,燕王亲带骑兵,放弃沿途城池不管,直奔南京。历经险阻终于到达南京城下。燕王到达南京,曾和庆成郡主说,我这次起兵,只是为父皇报仇,诛灭奸臣,如果不答应我的要求,我攻破城池之日。希望诸位兄弟姐妹马上搬家,去父亲的陵墓暂住,我怕惊吓到各位。燕王最后到达南京金川门,守门的是谷王朱橞。他见燕王大兵一到,当即开门迎接。而朱允文至此退出历史舞台。燕王造反成功。

很多人同情朱允文,同情方孝孺等人。说燕王不正义,方孝孺正义等。其实战争有什么正义不正义的。对老百姓来说,谁当皇帝都要交税。朱允文和方孝孺采取极端方式削藩,激起兵变,又没能力控制全局。才是最大的罪过,一场兵祸不知道又枉死了多少人。这都是朱允文等人的私心造成的。他们败的一点都不冤枉。最可恶,本来是削藩的。偏偏关键时刻你又用了同是藩王的谷王守城,不败何待。对谷王来说,谁当皇帝人都是王爷。建文帝当,还可能被干掉。迎接燕王,还有大功一件。在感情上肯定是兄弟之间更能沟通。所以说,中国总是书生误国。要学汉景帝汉武帝,也要有人家的本事才行。夸夸其谈,实际没有能力。害天下苍生遭受兵祸。方孝孺更是过分了。

自己是败军之人,没什么能耐。唯一的能耐就是拉着自己的十族亲友一起死。后来的书生为了虚名,还不停夸赞其志。真是中国做学问的人的悲哀。做学问就好好做学问,但求务实不要求虚才是国家之福。


净化a木子


建文帝之所以失败,一是气数,二是朱元璋太多的庇护,三是决断的能力不够。

并非弃而不用,而是用人错误,决策错误,认知错误

建文帝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皇帝!

太祖朱元璋不傻,他知道手底下名臣良将太多,自己两个骁勇善战的儿子(宁王朱权,燕王朱棣)不会就这么甘心当藩王。

什么名臣名将,该杀的杀掉就好了,唯独这两个儿子。他不放心

所以,他做了三件事,本以为高枕无忧,可以安心将皇位传给朱允炆!

1.杀名臣(空印案,胡惟庸案,蓝玉案,明初三大案)自此,名臣名将一扫而空

2.藩王守边疆,平衡燕宁二王,朱棣雄才大略,善于用兵。但他的老弟朱权更是打仗的好手。朱元璋大笔一挥,让此二人镇守边疆,远离京城,同时互相牵制。

3.留后路,万一儿子反孙子,两个关键人物,方孝孺是天下读书种子,有他在,就有忠臣!耿炳文,防守名将;有他在,南京城就守得住!(沈万三出钱修的南京城,那可是座超级坚城!)

然而,结果就是如此的富有戏剧性。

1.朱棣骗取宁王朱权的信任,带着宁王最强的兵,出征!

2.朱允炆智囊团空有忠孝,不懂进退;用人失误,损失大量精兵强将,未能在朱棣未成气候之前将其击败。

3.无名将可用,耿炳文作为硕果仅存的防守型天才(曾在太祖打天下时,守城抗拒张士诚势力十余年的攻坚),被下旨出击迎战朱棣,最终失败,不,是惨败!


朱允炆失败了,不知所踪;方孝孺忠烈,却被灭十族;宁王善战,远谪江西。

不是弃而不用,我觉得,是气数;是朱允炆的气数和魄力,以及他决断的能力。

一步错步步错,建文帝的智囊团,评分:0分

朱棣的运气程度:80分!


置身黑白的精彩


朱元璋为了朱允炆的江山稳固,不但下令自己去世的时候藩王不得入京祭奠,还在生前的时候以各种罪名把跟随他打天下老臣差不多都杀了干净,本以为朱允炆应该可以安安心心的当皇帝了,结果朱元璋忘了还有自己的儿子。


英勇善战的朱棣就是朱允炆最大的威胁。朱允炆从继位的那一天起,就知道朱棣的威胁,所以时时刻刻都想着要削藩。很多朝代都有皇帝想着要削藩,有很多成功了,也有很多失败了。按照明朝当时的情况来说,削藩难度不是很大,因为藩王兵马都不是很多,兵马最多的藩王也就是朱棣了,也不过只有几万人马,怎么能和驻守京城的三大营几十万精锐之师相提并论?

朱允炆削藩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是选错了时机以及自己的优柔寡断,朱允炆一边想着要削藩却又念及叔侄情义,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朱允炆最大的失败就是怕让废材将军李景隆统军,这家伙除了打败仗然后逃跑别的啥都不会。



其实朱元璋给了朱允炆留下了一个能带兵打仗的将军,那就是耿炳文将军,朱元璋建国之后,耿炳文被封为长兴侯,地位甚至能和徐达相比肩。耿炳文最大的能耐就是防守,特别是以寡敌众,当年只用一万人马便抵挡了张士诚的十万大军。这也是朱元璋杀了这么多功臣,却偏偏留下耿炳文的原因。


而朱允炆偏偏就是不懂,朱允炆让耿炳文抵御朱棣。耿炳文在真定安营扎寨,面对来势汹汹的朱棣,他采取了自己十分擅长的战术,那就是让十万大军撤回城里防守,从而拖垮朱棣。但是朱允炆不明白耿炳文的用意,以为耿炳文怕了朱棣,十分恼怒的换下了耿炳文,依旧是用废材将军李景隆,我也是搞不懂李景隆一败再败为什么朱允炆还是一直用他统军。

试想一下,如果朱允炆能够一直让耿炳文统军,朱棣还能一句势如破竹吗?我认为是不能的,要打败拥有十万大军防守的耿炳文,朱棣没有五十万绝对不能破城,很显然朱棣没有。只要战况一僵持,朱棣就是因为物资匮乏而兵败,很可惜,朱允炆并没有清楚的明白这一点。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楼主想说的此人恐怕是指耿炳文吧。

朱元璋开国后无数次的血洗开国功臣,无论文臣还是武将,所以当朱允炆继任后,留给他的政治资源真的不多。

剩下的,都是些老实听话,但却没有什么主断,同时也没有什么经验的大臣。

朱允炆的二位辅政重臣齐泰黄子澄,都是洪武十八年才进的士,齐泰政治生涯前期是典型的不作为不犯错代表(作为的都被杀了),朱元璋死前才从兵部侍郎升为尚书。根本没有独挡一面主持大局的能力。

黄子澄呢,成为首辅前,主要工作是陪太子读书,到是满腹经纶,但论治国,也是大姑娘上桥头一回。

所以年轻的皇帝加“年轻”的首辅,做出了冲动的事,削藩,逼反了朱棣。

接着说耿炳文,在开国武将中他资历低,人老实,低调,故而躲过了朱元璋的血洗,打仗以守见长,但朱棣起事之后,迅速的攻克蓟州、居庸关、怀来、遵化、密云,控制了北平地区,稳定了根据地。

南京方面给耿炳文的任务是平叛,而不是守一城一池这么简单,老将耿炳文的军事生涯中也从来没有担任过军团级主帅,承担起如此重要的角色。

而朱棣,一个爹不疼舅不爱的主,在长期边塞作战中,已经成长为帝国第一流的军事将领。

耿炳文对朱棣,并不占据优势,尽管他在兵力粮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耿炳文的十三万平叛大军到达了真定,初期与朱棣交锋,果然不敌朱棣锋芒,耿炳文也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略作交锋,他感觉到了朱棣的锐气与战斗力,收兵固守真定。因为守城才是他的特长,朱棣是以攻为守,他要以守为攻。

但朱棣也是不毛孩子,一看耿炳文守真定,也不真攻,晃一圈回北平。

二人正如两个拳击台上的拳手来回试探,南京方面坐不做了,换帅,用富二代李景隆换耿炳文,从而导致了战局的急转直下,最终朱棣完成逆袭。

那如果当初要是齐黄内阁不犯昏招,不换耿炳文,是否能改变战局,影响历史走向呢?

答案是不能,如若耿炳文继续担任主帅,守一城尚可,但挽战局,恐怕就勉为其难了。毕竟双方的争斗,不在一城一池,而是整个大明天下。换耿炳文,不过是朱棣与朱允炆下的这盘棋中走错的一步(后面也一样是昏招连连)。

就像一个围棋菜鸟对一个十段高手,就算允许菜鸟悔棋,结局又有什么不同呢?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夜狼文史工作室


历史不能彩排,更不能重演。朱允炆的失败是自己的造就和历史的定格,是“天意”非人力所能为,更不是某一个人能逆势的。细数史况,来以飨友邀!一是明太祖朱元璋“隔代传位”埋下祸根。朱元璋作为一代开国明君,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从平民到皇帝,从南打到北“一统中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诸王戍边,建立梦想“陪都”,皇位传孙不传子……尤其是“皇位传孙不传子”的理由是对故太子朱标的一种深爱的补偿。试想,朱元璋众多皇子都是十多岁从军与老朱一起打天下的,文武全才者比比皆是,用“皇太孙”接皇位,是很难让诸皇子臣服。况且,朱元璋在位时已大肆分封诸王,让其列藩。让一个无寸功寸德寸仁寸恩寸威的朱允炆来领导其父辈们的确是“免为其难,难以服众”,应该说,祸从老朱起。

二是分封诸王自成一体。在绞灭蒙古铁骑驱赶漠北之后,朱元璋的诸王子沿长城一线,一路摆开分封为王。可以说权力极大,就是一个个只听命于老朱一人的“小王国”。朱允炆若“安逸一下”有可能他的诸叔王,看在太祖份上和其已故皇长兄份上,能让他多干几年。三是削藩起祸。龙椅还没坐热,朱允炆也担心他的叔辈们势力过大,他的皇权会旁落,急忙向他的叔辈们挥起了“削藩”屠刀。一个无德无能无为的愣头青,一下子诱发了“靖王之乱”。四是无应对之策和抗衡大将领。面对诸王靖难清君侧,朱允炆是无计可施的,命耿炳文率军迎战是一个权宜之计。面对以朱棣为首的速战诸王,朱允炆也想快速解围解难。于是弃用以守著名的耿炳文(有分析,耿炳文可能是朱元璋给朱允炆留的一步暗棋,无奈朱允炆不识其棋意真谛。),实行一快对快,结果是朱允炆被朱棣一快到了皇城南京。是一场宫火,熄灭了朱允炆的皇权。并留下了后世难解的千古之谜。可以说是一个乱招――削藩,一个乱着――速战速决,一个庸能――走马灯换将,种下一个结局――亡权亡命天涯路。


张庆东字恕鸣


说得应该是耿炳文吧!

其实,耿炳文只能算是一名老将,却并非名将,与朱棣手下的将帅相比,就胜在经验而已。

耿炳文作为一员稳重的老将,善于守城却不善野战。靖难之役中,他率军与朱棣交战,在雄县和莫州惨败后,又被朱棣突袭,溃败退入真定,其部队拥挤在城门相互践踏,死伤不计其数。


从这一战可见,耿炳文不是什么名将,根本不是朱棣的对手。

所以,也有个说法是,当初朱元璋不杀他,是深知他老成持重,但没进攻能力,对朱允文没威胁,才留着他给自己的孙子看门口的。


但是,堂堂大明朝,不见得没人比得上朱棣。其实朱允文身边并非都是李景隆这类无能之辈,还是有能征善战之人的。盛庸和平安就是难得的将才。

尤其是盛庸,多次打败朱棣,在东昌之战,盛庸击败燕军,致使朱棣精锐尽失,连大将张玉都战死阵中。


之后又在夹河力战燕军主力,如果不是突然刮风,飞尘蔽日,给了燕军可趁之机,朱棣此役必败无疑。此战,盛庸斩杀燕军大将谭渊。

可见,朱允文阵中不缺将才与帅才,但还是丢江山,着真的是他自己无能,怨不得别人。


这些历史要读


题主说的应该是耿炳文吧,那我们来看看耿炳文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朱允文有没有用耿炳文,是不是真的如题主所说的完全能够对付朱棣。

耿炳文是随着他的父亲耿君用追随朱元璋征战的,公元1356年,耿君用增援宜兴,与张士诚的部队交战,耿君用战死,耿炳文就继承了耿君用的职位管军总管。公元1357年,耿炳文率军攻打长兴,打败了张士诚的大将赵打虎,并且缴获了战船三百余艘,最终将长兴攻克。

长兴在太湖口,是江浙的门户,朱元璋得到长兴之后,十分高兴,将长兴改名为长安州,并设立永兴翼元帅府,让耿炳文担任总后都元帅,镇守长安州。张士诚的部将潘元明,严再兴率军攻打长安州,耿炳文大败敌军。

张士诚再派李伯升率十万兵,兵分水陆两路杀向长安州,耿炳文固守,李伯升打了一个多月还是打不下来,最后常遇春率军增援长安州,李伯升撤军而走,耿炳文率军追击,杀敌五千余人。

公元1358年,张士诚派他的弟弟张士信率军来攻打永兴,又被耿炳文打败,而且还俘虏了大将宋兴祖,永兴对于张士诚来说是必争之地,张士诚前前后后攻打了十几次,而耿炳文在永兴坚守了十年,张士诚每次都战败而归,所以耿炳文是一个厉害的守将。

洪武末年,明初封的公侯都基本不在,只剩下耿炳文与郭英两人。建文元年七月,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建文帝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十三万大军,号称三十万迎战燕军。

耿炳文大军到达真定后,在滹沱河的两岸安营扎寨,因为刚好是中秋,所以没有多少防备,燕军突然袭击,驻扎在雄县的先锋九千人全部被杀,潘忠杨松率军来增援,又遭到了伏击,最终被俘杀死,莫州失守,耿炳文的部将张保向朱棣投降。

朱棣把张保向放回去,让他把这边的情况告诉耿炳文,耿炳文就率军渡河,准备迎战燕军,正当部队要转移的时候,燕军突然杀至,耿炳文大败。建文帝就在黄子澄的建议下让李景隆取代了耿炳文,成为新的大将军。

其实,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耿炳文也完全不是朱棣的对手,所以遭此大败,否则建文帝也不需要用李景隆换下了耿炳文,毕竟耿炳文这个时候都六十八岁了。


历史简单说



你说的是总兵都元帅、长兴侯耿炳文。这个人过去打仗的确是有“两刷子”,所以深受朱元璋的特别器重。朱元璋为了后代,扫清“障碍”,把那些能打仗的开国元勋都给杀光,就留下他辅佐孙子朱允炆。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皇帝朱允炆出兵镇压,时年65岁的耿炳文理所当然地被首推为第一人选,朱允炆给了他30万大军,而朱棣只有10万,3比1的实力,结果首战就大败;令朝廷上下震惊。朱允炆恼怒之下,立马换人,换的是表兄曹国公李景隆。李景隆是朱棣的表侄,时龄30岁,比朱棣小10岁。都是亲戚一家人“弄兵”,首先朱允炆这个人就太讲仁义而又太大意,小看了自己的叔父,自以为自己拥有全国的兵力,认为剿灭叔父朱棣的叛乱是轻易而举;所以他明令:“莫伤害朕之叔父”。可是,叔父朱棣是什么人?装疯卖傻,心狠手辣之辈。他早就觊觎侄儿的皇位,在朱允炆即位时,就开始秘密地积蓄军事力量,秘密地筹划。在朱允炆开始“削藩”时,为了蒙蔽他,在大街上将人家吃着的东西抢过来就吃,还睡在街上;大热天的,竟穿着棉衣烤火。戏演的真,顺利“过关”,没被“削藩”。一旦时机成熟,立马露出“峥嵘”,说朝廷有奸佞,要去为皇帝清除;于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直捣皇城南京。耿炳文首战败后,哪知换上的李景隆更不是朱棣的对手,连战连败,最后被朱棣打到南京城下。按道理这时的朱允炆应该清醒,应该重新启用耿炳文;因为守城是耿炳文最拿手的好戏,当年固守长兴,一守成名。可是朱允炆年轻气盛,脾气太犟,认死理;他认为耿炳文太老,早就对他失去信心,就是再找一个,也不会再用他。朱允炆仍然坚持用李景隆守城,结果李景隆开城门投降,朱允炆自焚灭亡。朱棣登上皇位,为清除干净侄儿的党羽,他不但“灭九族”,还加了一族:“杀十族”,就是其朋友也要被株连处死。可见夺取政权者,是多么地无情无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