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城市在向前發展,傳統更應該被銘記,被還原到生活中去,因為,這就是我們來時的路。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從100公里外,

把一整座破敗的百年老宅,

原封不動搬上了山。

這樣的“異地保護”做一次,

就足夠登頭版頭條了,

成為不大不小的名人。

然而,十幾年來,

盧強卻一直默默堅持做著這樣的事情。

他不求名,也不逐利,

只求“徽居能再生”,

人們有個地方釋放壓抑的內心。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的盧強,

師從民居研究泰斗單德啟教授。

20年前,

他跟隨導師做古村落的考察,

7年時間裡,

走遍了皖南地區的每一個鄉村。

近距離觀察鄉村裡的傳統民居,

盧強一次次被它曾經的優雅所打動,

也為其如今的凋零而倍感遺憾,

他開始思考用什麼方法

能讓這些老宅優雅的活下去。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2002年,博士畢業後,

盧強沒有像他的同學那樣選擇留在北京,

而是隻身去了皖南鄉村。

恰巧遇上當地搞拆遷,

一棟破敗古宅的正廳牌匾上,

寫著“德懋堂”三字,

他一查嚇了一跳,

竟然是李鴻章真跡,

這曾是何等顯赫的家族,

百年後非但沒成為文保單位,

居然落得被推土機剷掉的命運。

一個念頭從他心底升起,

“不能任由它就這麼沒了。”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他買下了“德懋堂”,

連同從當地收購的另外兩棟房子,

整體搬到了豐樂湖畔重建,

並以這3棟古建築為基礎,

建起了一個新時代的皖南村落

——黃山德懋堂。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碧波環繞青山,翠竹掩映白牆,

新宅與老屋錯落有致的分佈在湖畔山坡上。

餐飲、酒吧、書屋、旅館……

這裡的服務設施一應俱全,

憂愁時,你可以在酒吧小酌一杯;

懶散時,你可以泡上一壺好茶,細品閒書;

無聊時,你可以穿過長長的棧橋,

來一場竹林漫步;

亦或是,學著當地人的樣子,

釣魚、挖筍、採油菜花……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慕名來“德懋堂”度假的人越來越多,

人們把這裡稱作“夢裡的故鄉”。

這給了盧強一個新啟示,

“古建築不但要重建,還可以重用,

‘活化保護’才是正道。”

“當今時代,不管建築設計,還是文物保護,

想要存活下去就必須得符合商業規律,

與社會需求相結合。

只有你滿足了社會需求,

代表了一整個群體的個性情懷,

你才會有市場,才能得以生存。”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不久後,

又一座以老建築為核心的度假中心

——九華山德懋堂,

在九華山腳下落成了。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整個九華山德懋堂的毛石牆,

用的都是不露漿的砌法,

和百年前村子裡的一樣。

德懋堂老宅保留了整個格局,

卻在功能上做了轉變:

16間客房、餐廳、多功能廳、

德書屋、健身房等現代休閒空間應有盡有。

起居室成了衛生間、抄經房,

走廊向上順勢做了樓梯;

廳堂裡擺著的桌椅全是竹鋼做的。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九華山本是地藏菩薩的道場,

九華山德懋堂裡,

不但特地造了一尊地藏菩薩造像;

還做了一面佛像牆,

嵌入54尊形態各異的佛像;

甚至於萬福別墅的小路俯視去看,

都形似佛教“卍”字符。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與黃山德懋堂推崇的“歸鄉”概念不同,

九華山德懋堂強調“參禪”。

盧強聯絡了九華山德懋堂附近的翠峰寺,

中國最早的佛教大學華嚴大學的所在地,

與其合作在德懋堂開課。

不僅如此,

在這裡還能吃素齋、讀佛經、聽禪、打坐,

盧強想讓顧客

體驗一種能夠沉澱身心的生活狀態。

而他的精心安排,

也讓九華山德懋堂

成了中國最有禪意的隱世酒店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從黃山德懋堂到九華山德懋堂,

再到武夷山德懋堂,

悄然已過十二載,

從不心急的盧強率領著“德懋堂”,

一步步成為中國度假酒店龍頭企業。

而伴隨著德懋堂發展,

他也從沒停止過對古建築的復建和保護。

2013年,

他又費勁心思復原出

武夷山上的廌山書院和七子門樓。

一千年前的院子重又暫露頭角,

那種感覺才真叫是“久別重逢”。

2016年,他已經陸續搬遷了6座古宅。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雖然一直以保護古建築為己任,

但在盧強看來保護古建築之外,

他想做的是喚醒人們“文化的歸屬感”。

“城市的發展是以犧牲鄉村為代價,

但對歸隱與團圓的心理需求,

卻潛藏在每個人心底。

人們想去附近的村莊走走。

看著老鄉的生活,像是找到久違的自己。”

因為對他來說,

“徽居再生”,

不僅建築獲得了新生,也是傳統的新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盧強

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設計及理論專業,建築學博士,高級規劃師,德懋堂品牌創始人,北京天地都市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致力於對傳統民居、文化的挖掘、繼承與對旅遊度假型酒店設計、開發、運營,創辦了一系列具有本土情懷的精品酒店。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東家 · 從推土機下救出古建築,喚醒了人們的文化歸屬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