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被高温热疯了?看看当年没有空调的古人都是怎么避暑的

自从入了伏,全国就被高温天气所笼罩。北方气温平均都在35度以上,万里无云、燥热难耐。南方则是暴雨预警和高温预警同时出现,犹如被老天爷泼了一头的开水。总之,避暑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快要被高温热疯了?看看当年没有空调的古人都是怎么避暑的

在这种天气下,空调简直就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手段。实在想不到古代那些没有空调、没有电的伏天该怎么度过去,但其实古代人们避暑的法子可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呢。

冰鉴:夏日的冰箱就是一个百宝盒,总会让人期待里面有什么好吃的。而早在商代就已经有古代的“冰箱”,它被称为冰鉴。古代的冰鉴用法很简单,这种器具成方形,内有夹层。将冰块放入夹层中,内部再放入水果,既能解暑纳凉,又能保持水果的清凉新鲜。

快要被高温热疯了?看看当年没有空调的古人都是怎么避暑的

凉枕:古人要想在伏天睡个好觉,那么凉枕就绝对少不了。这种凉枕一般由玉石、石膏做成,有些大户人家的凉枕内部是中空的,然后在夏天往里面注水,以此来避暑。

快要被高温热疯了?看看当年没有空调的古人都是怎么避暑的

竹衣、纱衣:现代人觉得古人大多穿衣繁琐,但其实在古人在夏季也是“赤膊上阵”,男子要么是穿着很薄的纱衣,要么是穿着成渔网状的竹衣。而女子的穿着也很“清凉”,例如唐朝时的抹胸衣裙。

快要被高温热疯了?看看当年没有空调的古人都是怎么避暑的

古代的中央空调——自凉亭:自凉亭就是建在河流附近,利用水车将水流引到屋顶,然后再如同雨水一般,从屋檐流下,利用水流来解暑降温。当然这种建筑非皇室贵族造不了,普通大户人家则是在屋内建造深入地下的“空调井”,然后在井口处修建小孔,将地下的凉气引上地面。

冷饮:到了宋元时期,牛奶、果汁和冰块调制在一起,形成“冰酪”,可以认为是冰激凌的原型。民间还有各种冰镇酸梅汤、雪泡豆儿水等。

快要被高温热疯了?看看当年没有空调的古人都是怎么避暑的

所以说,古人的避暑方式多种多样,当然避暑效果肯定没有空调这么好,但也绝对集结了当时人们的智慧精华。大家又是如何度过伏天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