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真實人物故事改編拍攝的電影《文朝榮》7月28日上映,先來看篇觀後感

用生命將荒山染綠

根据真实人物故事改编拍摄的电影《文朝荣》7月28日上映,先来看篇观后感

根據真實的人物和故事改編拍攝的電影《文朝榮》,生動地再現了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貴州畢節市赫章縣海雀村彝族村支書文朝榮的感人事蹟。他帶領村民艱苦奮鬥,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植樹造林三十年,為上萬畝貧瘠荒涼的山嶺披上了綠裝,徹底改變了村子貧窮落後的面貌。作為一名最基層的黨務工作者、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者,他用自己的整個生命,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使命。

海雀在彝族語言中的意思,是湖水灌注的地方,可以想象當年這裡曾經水草豐美,林木蓊鬱。但由於多年的毀林開荒,“開荒開到邊,種地種到天,”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導致石漠化嚴重,風颳塵土滿天,下雨泥沙俱下,自然災害頻發。影片一開始,就將這種生態災害展現得驚心動魄: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一次大雨造成泥石流滑坡,村民二月姑娘一家人本來已經逃出危房,但為了搶救出半口袋苦蕎麥,二月的父親重新衝進破舊的房子裡,結果房屋坍塌,人被砸死。

與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相伴生的,只能是生活的極度貧困。影片中有一個情節,是通過下鄉調研的新華社記者的視角,展現了那種讓人難以想象的貧窮。鏡頭下,是光禿禿的山坡,破敗漏風的茅草屋,衣不蔽體的村民表情呆滯悲愁。他們賴以維生的只有很少的一點蕎麥土豆,一家四口只有三個碗。連身為村支書的文朝榮家,也是家徒四壁。更有甚者,一些人家已經斷炊,面臨生命之虞。這一幕幕情景令記者震驚,迅速寫成內參上報,上級政府緊急撥付救濟糧,才挽救了瀕臨絕境的人們。

影片中對這些場景進行了藝術性的處理,矛盾衝突的設置,有助於充分展現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作為村支書,文朝榮對海雀村的極度貧困感到羞愧,畫面中他的表情和言語生動地反映了這一點。他不想把貧困的原因推給外部,雖然他有充足的理由這樣做。在他心中,儘快改變家鄉的自然面貌,帶領鄉親們脫貧,是他作為村支書義不容辭的職責,他必須要勇敢地承擔起這種使命。他清醒地認識到,上級的救濟只能救急於一時,要想徹底脫貧,自力更生才是根本。他明白海雀村貧困的根源,只有通過種樹,讓萬畝荒山重新變綠,才能徹底挖掉窮根。“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養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糧”,才能逐步建立起良性循環,從根本上改變這種“苦甲天下”的面貌。為此,他通過努力取得鄉里和縣裡有關部門的支持,並設法連夜搞到兩萬棵樹苗,帶領村民們及時栽種下去。

文朝榮十分很清楚,要想脫貧,對村民進行“扶志”同樣也很重要。因為地處偏僻閉塞的地區,長期以來,不少村民形成了靠天吃飯、等待上級救濟的落後觀念和惰性思維,這無疑是一種精神上的貧困。影片中有這樣的畫面:本來說好了第二天一早就上山植樹,結果不少人家睡懶覺不肯出門,村幹部上門催促,反而被迎頭潑了一盆髒水。對此,文朝榮不得不採取強制性的措施,將救濟糧發放和種樹相聯繫,領多少糧食,就得種植相應數量的樹苗,起到了治懶的效果。他更懂得“三分種七分養”,成立護林隊,並設立了“八項護林公約”,確保樹木得到有效的養護。他的不懈努力,讓鄉親們都認識了植樹造林的重要意義以及這項工作的艱鉅性和長期性,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了合力,一年一年地改變著家鄉貧瘠的面貌。

在文朝榮身上,共產黨員的黨性不是抽象的存在,而首先體現為一種人性的光輝,正是這一點讓人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感動不已。以種樹為主線,影片穿插進了一連串的故事情節,它們都生動地閃耀著這種人性的光輝。二月的父親下葬時,因為貧窮,由鄰村的麻老二墊付了費用,麻老二以此要脅二月嫁給他,並帶人來搶親,遭到海雀村百姓攔阻,被迫放人,但又威脅說三天內必須還錢。為了籌集到這一千多元錢,文朝榮早出晚歸,走遍了幾個鄰村,因為勞累昏厥,從山上滾落下去。最終因為無法湊齊這筆錢,二月被迫遠走他鄉躲避,熱戀她的小學教師王老師為了尋找她,也不辭而別。眼看著孩子們就要失學,在他的懇求下,懷孕七八個月的女兒挺著大肚子,去給孩子上課。為了讓飢餓的村民有力氣植樹,他將愛人給女兒坐月子準備的雞蛋,煮了給村民吃。小學校的屋頂下雨坍塌了,為了籌錢修好教室,在萬般無奈中,他賣掉了家裡的耕牛。在當時的特殊環境和艱苦條件下,他以一己微薄的力量,統攬起這些本應由政府部門和社會組織承擔的事情,實在也是一種不得已的舉動。而恰恰是這種不得已,強烈地折射出了他的責任心和奉獻精神,舍小家顧大家的高尚情懷。

影片很注重在矛盾衝突中塑造人物形象,不少場面很有表現力,產生了強烈的感染力。如修補學校屋頂需要錢,但實在難以籌集到,文朝榮想來想去,準備把家裡唯一的耕牛賣掉。全家人都表示反對,因為這頭牛是家裡的生產工具。一向乖巧聽話的小女兒巧妹更是情緒激烈,因為這頭牛是她喂大的,有一份很深的感情。面對家人反對,他也猶豫過,想過自己去賣血換錢,也想過讓兒子下礦井榦活掙錢,但因為損害健康和有生命危險,都被家人阻止。為了孩子們上學,教室不能不修,文朝榮咬咬牙還是賣了牛,他也因此對家人備感內疚,他責罵自己,用拼命幹活來彌補給家庭造成的損失,這些言語舉動,一個個鏡頭畫面,都是他內心痛苦糾結的表現,還原出了一個血肉豐滿、真實平凡的生命形象。正因如此,他做出的那些不平凡的事情,就更加讓人敬佩和感動。

對文朝榮為村裡做的這一切,淳樸的鄉親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感激和敬意。女兒臨產,按照當地的風俗要在樹枝上繫上紅布條,寄託祝福吉祥之意。早晨,文朝榮推開屋門,看到眼前自家的樹上掛滿了紅布條。此刻,從鏡頭中文朝榮的表情中,分明看得到他受到深深的感動,也愈發堅定了他為鄉親們過上幸福生活奉獻自己的信念。

樸素平實的敘事風格,富有質感的影像畫面,有效地增強了這部影片的感染力。幾首貫穿首尾帶有濃郁民歌色彩的歌曲,在深化主題表達的同時,也有力地烘托出了地域的氛圍情調。從文朝榮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初心,看到了“立黨為公”對他們來說決不是空話套話,而是真正的內心秉持,是一種迴盪在靈魂深處的真實的聲音,這種聲音為他們指出了追求的目標和前進的方向。正是有著無數這樣的默默無聞的基層幹部的無私奉獻,才有了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發展。文朝榮既是現實中的真實人物,同時也是無數平凡而高尚的人物的典型寫照,他們的身軀構成了共和國的脊樑。

經過三十年艱苦奮鬥,海雀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處鬱鬱蔥蔥,生機盎然。良好的生態環境,讓鄉親們擺脫了貧困,過上了舒心的日子。這種變化,生動地印證了保持生態美好、建立人與大自然和諧關係的重要性,具有著標本的作用,因此海雀成為了畢節實驗區“生態建設”主題的發祥地。從這個意義上,影片也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重要思想的藝術化的詮釋,更是對於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一國家戰略的形象化的表達。

根据真实人物故事改编拍摄的电影《文朝荣》7月28日上映,先来看篇观后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