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公司放棄收購恩智浦半導體公司

高通和恩智浦是全球知名半導體企業,高通收購恩智浦的交易將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產生深遠影響。

高通公司放棄收購恩智浦半導體公司

依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該交易進行了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與高通就如何消除交易對市場競爭產生的不利影響進行磋商。市場監管總局對高通最新提交的附加限制性條件方案進行了市場評估,以確定該方案能否有效減少集中對市場競爭產生的排除、限制競爭影響。評估結果表明,高通的最新方案不能解決競爭關注,市場監管總局已將評估結果通報高通,期望繼續與高通溝通,在審查期限內找到合適的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案。本次集中的進一步審查階段截止日是2018年8月15日,進一步審查階段延長期截止日是2018年10月14日。

市場監管總局注意到,高通和恩智浦因雙方約定的交易期限到期而決定放棄本次交易,對此表示遺憾。市場監管總局尊重交易雙方的選擇。審查過程中,市場監管總局與高通公司始終保持了良好溝通,對高通公司的積極配合予以讚賞。

市場監管總局將嚴格按照《反壟斷法》規定,公平公正對待國內外各類企業,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競爭。歡迎包括高通、恩智浦在內的各國企業來華投資、做生意,也願為任何能為中國人民帶來福祉的企業營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高通收購恩智浦為什麼要中國同意?

因為這是兩家跨國企業,而且都在華有比較活躍的市場活動。根據中國的《反壟斷法》及相關規定,商務部發布《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的指導意見》表示,經營者集中只要在全球年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人民幣,並且至少兩家經營者上一年度在中國境內營業額超過4億人民幣,那麼就應該向中國商務部申報,以進行反壟斷審查。收購是經營者集中的典型模式,而高通和恩智浦的全球收入以及在華業務規模都遠超申報標準,自動納入監管,因此,必須要通過中國反壟斷機構的審查。

事實上,各個主要經濟體都有這樣的規定。對於在本國開展業務的外國企業之間的併購展開調查,這是國際慣例。就拿高通併購恩智浦為例,他們目前已經通過了包括美國、俄羅斯、歐盟、韓國等8個主要國家或地區的市場監管機構的批准,只剩下中國政府還沒批准。換句話說,這次收購不僅僅需要中國批准,韓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的批准都是需要的。原因也都是一樣的,就是反壟斷。

歷史上,美國曾否決過歐洲的併購,歐洲也否決過美國的併購。如果有一天我們的華為要收購中興,但是兩家公司都是面向全球銷售產品,那麼這個收購案需要獲得美國、歐盟等地區反壟斷部門的批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