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如何防止官员冒名顶替?

稍等10


首先要说明,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官员冒名顶替的事件并不稀罕。典型明末清初学者徐芳《雷州盗记》里的记载,明末崇祯年间,一伙强盗劫杀了赴任的雷州太守,假模三道冒充太守去雷州上任,竟然把民不聊生的雷州,治理得国泰民安。以至于后来东窗事发,强盗们被绳之以法,雷州百姓们还深深怀念这些做官比“真官”好的强盗们,年年香火祭奠。如此奇葩情节,也是明末崇祯年间,吏治腐败的生动写照。

不过放在古代大多数年头里,“官员冒名顶替”这事,从来都不是件容易事。在历朝历代精心设计的技术手段下,确保官员们能够验明正身。比如下面这几样。

一、发委任状

委任状,即官员上任时的授官凭证,古代叫做“告身”,诞生于南北朝时期。官员经过审查合格后,会拿到一张盖有“尚书吏部告身之印”的文书,然后才可以走马上任。唐代的时候,“告身”文书都是以金花五色绫纸制成,宋代时变成了丝织的花绫,明清的花绫“告身”图案更精美,而且官员离任时,还要在“告身”上盖印注销,意义十分严肃。

不过,就是这么严肃的“告身”,也有不靠谱的时候。比如唐朝中后期时,国家冗官成堆,卖官鬻爵成了普遍现象,原本需要严格审核的“告身”,花点钱就可以轻松买到。基本都是买个空“告身”,想当什么官,自己就能往上填。倒卖“告身”也成了火热买卖,以《新唐书》记载,不单元稹等贪官们发过横财,有时缺钱的唐朝政府,也大模大样卖“告身”凑钱。
曾经强盛无比的大唐,就在这“火热交易”里,走向衰败的不归路。

而比起这有时可以胡乱填的“告身”来,另一种方法,却是决不能胡乱填写:发身份证。

二、发身份证

在隋唐年间,官员们有了标识身份的“身份证”:鱼符。

这种“身份证”,三品以上官员用的是金制,三品至五品官员用银制,五品以下官员用铜制。上面写有官员的姓名品级,因形状类似鱼,因此也叫“鱼符”。女皇武则天在位时期,三品以上官员的“鱼符”,换成了金龟形状,于是又叫做“金龟符”。现代女子相亲时常调侃的“找金龟婿”,就是来自于此。

发展到明代时,这种别致的“鱼符”,又变成了“牙牌”,这是用象牙或金属制成的牌子,刻有官员的姓名籍贯职务。平日挂在腰间。而且这种“牙牌”,不止是官员的“身份证”,以明朝人陆容的形容说“无论贵贱皆悬牌”,堪称明代通用的身份标识。

三、戴帽珠

清朝人做官,常被戏称为“戴红顶子”,但事实上,这“红顶子”并非随便哪个官员都能戴,区分官员的身份,恰要看官帽上的帽珠。

以清朝的礼制,八品以下官帽上的珠子,都是镂花金顶,七品珠子才用金制,然后六品是贝壳珠,五品是水晶珠,四品是青晶珠,三品是蓝宝石珠,二品是珊瑚珠,只有一品官员,才可以佩戴红宝石珠,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红顶子”。某些清代题材电视剧里,那些“给你个三品红顶子”之类的台词,都是属于严重不懂历史。

换句话说,在清朝区别官员身份,只要看他们官帽上的珠子就行。不过到了清末时也例外,内忧外患的清王朝,也把帽珠拿出来卖,好些无官职的富商地主们,咬咬牙就能买个一品“红顶子”,然后大摇大摆的在民间招摇。所谓“红顶商人”之类的称呼,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爱历史


艺屿EYESVOT |古代的“身份证”


中国现代身份证制度,其实只有不足百年历史。

话说中国现代的“身份证”雏形——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当时的宁夏省政府制定了“居民证制度”。这是题外话。

民国委任状


现代的委任状如上图,那么古代的“委任状”是什么样的呢?

“委任状”

唐李商隐《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
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在唐代拥有“金龟”相当于现在的省级干部了!





古代由于没有现代的身份证件,自证身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在官员赴任的事情上,确认官员的真实身份就成了一件难事。

在当时,官员上任有委任书这一说法, 在一段时间,

委任状甚至得官员自己花钱购买。


告身

委任状又被叫做告身,这一制度在南北朝时期被确立下来。

真假具有争议的颜真卿《自书太子少师告》

唐朝时,任命官员一般要先通过考查合格,尚书同意后报告给门下省,由给事中审查其考查的具体情况,再由黄门侍郎检视,审查后上报给皇帝,最后由主管部门执行任命。

凡被授官的人,不管其出身和选拔方式都要给凭信,加盖文为

“尚书吏部告身之印”

的印信。


素绫纸

唐末的委任状都是用素绫纸裱轴的,被委任的官员为了得到这样的委任状要

“送纳朱胶绫纸价钱,各请出给”,

然后才可以去上任。

到了五代之时,社会经济状况不好,购买委任状的规定被废除了。

清朝时期委任书大多为蓝色花纹,委任书的文字有印刷体、手写体两种,字迹颜色有红色、黑色。

将军表示同意就书写“行”字并将其拉到吏照下底部。

官员离任时要重新将吏照上缴并盖黑体“销”字,表示该状作废。

但即使如此,也并不能彻底提防官员代替上任的情况出现。


艺屿EYESVOT


在古代,因为时有发生官员被顶替的现象,所以各个朝代也发明了不少,避免官员被顶替的方法。

比如从唐朝开始,古代官员都有会身份证,没错,就是相当于我们现代的身份证,那时候名字叫“鱼符”,上面刻有古代官员的名字、简介、官品等。

这个鱼符是分两块的,一块在朝廷放着,另一块放在官员身上,并且随着官员品级的高低,分别用金、银、铜来铸造,一般来说,古代朝廷的工艺,民间很难模仿。

到了明清的时候,身份证已经变为卡牌形式了,跟今天的个人简历差不多,上面写清姓名、年龄、单位、学历、官衔等,还会特意表明不用身份证或者冒用身份证的惩罚。

在古代替官,风险是极大的,尤其是君主专制的王朝,被抓了后那就是死罪一条,甚至株连九族,正常人是没人愿意干这种事情的。

当然,虽然古代没有网络,没有视频,但是在体制健全的王朝,这一点肯定能想到。

首先,去某地赴任,基本上都是举人及以上的水平,文化层次不能低,不然字都看不懂,在古代文人都是有士气的,一般不会做出这等冒名顶替的事情,当然事无绝对,而劫匪一般大字不识几个,短时间冒充还行,时间一久了,被人发现不识字,肯定不行。

其次,古代官员去某地当官,需要带上任职书,上面会详细的记载相貌、画像,生平以及七大姑八大姨的亲属关系等。而这种文书,也很难伪造。

再次,古代人大多数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只要你当官了,就会有亲属找到你。古代的官一般都是回乡任职,当然也可能是去别的地方,但是不管到哪,总会有想要攀龙附凤的亲戚来找你。

最后,古代无论大小官,每隔三年左右的时间都要回京述职,据说有的朝代一年述职一回,有些边疆的官员,一年有多半的时间都在路上。另外,中央还会定期派巡视组去各地检查,比如明朝的锦衣卫,清朝的军机处等。

当然,古代也不是没有冒名顶替的事情发生,我随便说个吧。

据《雷州志》记载,崇祯年间,一位来雷州赴任知府的官员,在半路被山贼打劫,接着山贼的首领利用官员的文牒,做了雷州的知府。

两年后,那个官员的儿子来投奔父亲,结果发现知府竟然不是自己的父亲,而且还用着父亲的名字,于是向驻扎在当地的锦衣卫举报,最后这个冒名顶替的山贼被正法。

你看,这就是因为上面的某一条,而导致东窗事发的例子。


戏曲说


这个题很有意思,史论纵横来答一答。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官,简单来说为政府办事的工作人员都叫官,但是最小的官,也得是个县令,所谓皇权不下县,就是这个意思,在县以下的基层组织,基本都是吏,像宋江在郓城混的那么好,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吏,在古代,官就是官,吏就是吏,这是不能逾矩的。

京官这个肯定是不能假冒的人,没有做案的条件和能力,能假冒的,大部分都是地方官,也就是刚去赴任的地方官,这个古代还真有,很多人以为土匪杀了上任的官员然后冒充只出现在《西游记》中,在《西游记》中船夫刘洪杀了当朝状元陈光蕊(唐僧他爸),然后霸占了陈光蕊的妻子,并且冒名顶替做了知府,直到选奘长大,长将刘洪绳之以法。

其实,在明朝切切实实的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崇祯年间到雷州担任知府的官员在上任的路上就被杀贼杀死,这个山贼索性就拿着官员的文牒,去上任了,没错和《让子弹飞》里面的剧情一样,这个山贼做了两年知府,到他儿子来投奔的时候,才事发。

其实,他这个案子,即使他儿子不来投靠他,第三年估计也会泄露,因为在古代,一般地方官在地方任职三年就要到京城述职,根据你的表现,决定是否升迁还是留任,一到京城,他还不露馅。

由于古代的官员很少,遇到山贼什么的虽然有可能,但是一般山贼所要的就是钱财,或者绑票,真有撕票的,山贼也不会冒风险去当一个县令,因为在古代读书本身就是被垄断的事情,一般真正肚子里有点墨水的,谁会去当山贼,再说打打杀杀惯了,谁愿意去当官,所以,冒充官员上任是一件很小概率发生的事情。

但是,如果真的发生,而古代又没有身份证,如何防止有人冒充呢?

其实聪明的古人早就想到了办法,古代官员一般有两样凭证,一个是敕牒,一个是告身,敕牒就是朝廷发的委任状,上面有吏部的印章。除了这个委任状,还有告身,这个告身则是用于证明上任者本人的真实身份,为了防伪,也是由专门的部门印制。在告身上面注明了上任者的籍贯,年龄等,有特殊的生理特征的也会写入。

有了这两样东西,相当于人与物必须相符才行啊,所以,即使山贼抢了上任官员的敕牒和告身也很难冒充,因为这两样东西都是特制的,很难伪造。

除此之外,一般官员还会有其他东西来证明自己的官员身份,比如唐朝时期有“鱼符”,到明朝的时候有牙牌来记载官员的身份地位等个人信息,到清代的时候,就有了大家熟悉的“腰牌”了,牌子上会有更详细的信息。

所以说,古代防止官员冒名顶替这事就不用我们替他们担心了,他们早就想出应对之策了。


史论纵横


题主指的应该不是前面有位说的科举冒名顶替的替考行为,而是官员上任途中被杀后有人冒名顶替吧。其实这种情况微乎其微。


我们知道《西游记》里有描述唐僧的父亲陈光蕊赴任途中被水贼刘洪杀死,然后刘洪冒充陈光蕊到任上坐了十几年官,等到唐僧长大报仇才真相大白。这个故事被很多研究西游记的人有多种解读,就是因为其中有很大的不合理因素。如果此类事情司空见惯也就没有什么讨论余地了。那就是刘洪一个水贼,怎么能做到在州官任上十几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未被揭发,而且不升不降也不调任。这都是非常不合理的。这里,我无意去讨论西游记的背后问题,只是想举这个例子说明,冒名顶替,几乎是不可能的。


首先就是,官员赴任途中不可能只身前往,我们知道,清末“公车上书”。所谓公车,就是古代有些时期,连举人入京赶考都有公派车马相送,何况官员赴任?既有公派车马随从,哪个山贼土匪敢去杀人拦截?也有一些确实自己上任的。但这些人走的也是官道,住的是驿站。那些山贼土匪平素基本只在山林之中打劫来往客商,有几个有胆子到官道上去劫杀朝廷命官的?


其次,就算有那么几个山贼土匪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真的把官员杀了,或者像刘洪那样从水路下手,但他有本事上任当官吗?要知道,古代官员和底层老百姓的文化差距是很大的。山大王们基本大字不识一个,一到任立刻露馅。官员底下都有小吏的,如果发现官员是假的,知情不报等同包庇,所以必然立刻向上级汇报。上级一定会派官员下来查验,到时候那真的非死不可了。所以,山贼土匪不会去做这种事,风险系数太大。

那有没有可能就是读书人,比如官员的同学,但是自己没考上,于是杀了官员冒充赴任呢?可能性还是有的,但仍然微乎其微。首先是古代读的是讲的那一套基本就是禁锢思想,把人读傻的,一般读书人都是胆小怕事,为的是个光宗耀祖。没胆子杀人,也不甘心冒名顶替。就算一时冲动做了,也很难蒙混过关。因为读书人都有功名,都在个地方官府备案。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也是有学官专门负责的。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突然失踪,地方不可能不做调查。如果说他连秀才都没考上,那也就真没什么本事冒充官员了。


另外,其实古代也有查验机制。以清代为例,地方官到任不是直接去所在的州县,而是先由吏部抽签决定他要去的省份,然后去省里。几名候任官员一起到藩司衙门报到,再由藩司衙门进行考核查验,再去各州县任职。所以冒名顶替者还要过藩司衙门查验这一关。而到任以后也不是没事了。还有上级的监察制度。比如西汉的刺史,明代的巡抚,都会巡查所辖地区官员政绩等,还有吏部考功司,专门负责调查官员任职情况。这些部门一来当然也少不了对身份进行查验。私底下也会各种寒暄,谈到官场上的关系等等,这不是谁都能冒充的。何况官员还有任期,一旦任期届满,要进行考核,好的升迁、续任,差的降职、调离。甚至还需要回京述职,要是假的不是全露馅了?

所以说,水贼刘洪这种冒名顶替官员的情况只能出现在小说里。真实情况中,做了这种事情还要不被发现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伊耆角木


看过《让子弹飞》的都知道,里面葛优曾花了点钱冒名顶替鹅县县长的职位,不过,那是发生在乱世的事件。那么历史上,冒名顶替官员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其实古人对这方面有很多的防范措施。



《让子弹飞》发生在乱世,无可厚非。《西游记》中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那就是唐僧的父亲陈光蕊,中状元被任命江州刺史,却被人杀害冒名顶替十八年的事,其实仔细推敲就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几率很小。


首先,古代的官员任职后,即使是带着委任状去,然后对此进行伪造,假设各种信物都被伪造。那么他还是逃不了一个流程,那就是古代官员每隔几年都要进京向皇上述职,然后决定是否升迁。

在面见皇帝的过程中,一个状元是瞒不过去的。因为唐朝官员都有一块鱼符,朝廷手中一块,官员手中一块,要对上才可以,像验证码一样。而且,古代官员出行会带着家眷,他的朋友也都不可能在他当官后就断了来往,如果被冒名顶替,会很快被识破的。


历史密探


冒名顶替去当官,绝非聪明之举,谁又会拿性命开玩笑?


在古代,赴地方上任的官员都是拿着上面发的上任状之类的东西,骑着马或者做着马车,远的地方要走几个月才能到上任的地方,而地方上也只是知道要有新官到人,知道姓甚名谁,长什么样样子也不清楚。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上任途中,官员被杀,然后拿着他们的文件冒名顶替,会不会很容易能?


当然不管是在哪里做官,只要是朝廷任命的,都会每隔几年上京述职一次,每个朝代的规定不一样,一般都是三年一个期限。只要是去上京述职,就一定会露馅的。

在古代替官,风险是极大的,尤其是君主专制的王朝,被抓了后那就是死罪一条,甚至株连九族,正常人是没人愿意干这种事情的。不用严厉的法律制约,这种铤而走险的事愿意做的的人不会很多。加之制度惩戒的严苛,谁又会拿性命开玩笑!


小时讲故事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在四大名著《西游记》中,我们看到唐僧的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后赴任江州,途中被水匪刘洪杀害并冒用他的身份前去江州当官赴任。四大名著传播极广,但极少人有对这段情节产生质疑,可见在古代,官员身份被冒用并非不可能。而在电影《让子弹飞》中也有姜文冒充县长,前去鹅城赴任的情节。

冒用官员身份可以一步升天,获利极大,同时古代又没有照片、身份证这些先进的技术可以一目了然的区分,必然会有人铤而走险,那么对于这种行为,古代是怎样预防的呢?

第一,文化知识水平难以冒充。古代的官员都是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他们经过了秀才、举人和进士数场科举考试。不管实务能力如何,其知识水平和文化层次,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必然是极高的。因此哪怕有人铤而走险,冒充官员,也很难冒充官员的文化水平,极易被同僚或下属识破。

第二,古代官员是流官制,任职期满后,需向上司或进京述职。而无论是面见,上次还是进京,都会遇见大量的科举同年或认识他同僚、上司。这种情况下,冒充的人根本不可能幸免。

第三,任何一个负任的官员,背后都会有一个或大或小的家族,这些家族会有人投靠他过前去拜访。如有人冒充他的亲属,不可能认不出来。

第四,古代虽然没有照片、身份证这些先进措施,但也有类似身份证的防伪手段。如唐朝有鱼符,而明朝时,普通百姓出门都需要路引,详细记录他的个人体征、籍贯和目的地。而作为官员,自然也会有类似的手段,详细记录官员的个人信息,以防止冒充。

第五,犯罪代价高。冒充官员在封建社会是杀头的大罪,甚至会株连家族。如此高昂的犯罪成本,是大多数人会打消这个邪念。

当然,再严密的制度,也会有人铤而走险钻空子。《雷州志》中曾记载有土匪杀掉了赴任的官员,拿着他的文牒和委任状,大摇大摆的赴任,两年后方被这个官员的儿子识破。


鸢飞九天2018


在古代,朝廷通过任命官员,去别的州,县上任。遥远的路途如果有人杀人冒名顶替的话,那岂不是有很多假的父母官?历朝历代,都有人假冒官员身份,但不多久就会被发现。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中唐僧的父亲高中状元,后被授予江州刺史,坐船赴任时被歹人谋害后,拿着官凭上任,持续多年未被别人识破。《让子弹飞》 中土匪张牧之冒名顶替真县长上任鹅城,本想大捞一笔却被当地恶霸黄四郎种种行为所激怒,打算改变现状恶惩黄四郎……那么像电影中张牧之从麻匪摇身一变化名清官马邦德上任鹅城,这两部影视作品中取代真官员上任的事在古代其实是基本不存在的。毕竟有很多手续与身份证明存在,造假并不是那么容易!



我们都知道,古代交通并不发达。特别是一些穷乡僻壤的地方信息更是闭塞!所以古代时官员并没有完备的人事档案,仅有简单的文件又储备在京师的吏部,信息传递起来异常困难,验证起来也很不容易,所以,古代官员上任主要就得凭借两样东西,一是委任状,二是身份证明,合称官凭。 委任状用来证明朝廷的人事变动,身份证明就如同现在的身份证,用来证明自己就是上任的新官。这两件重要凭证在每个朝代都有区别,委任状的名称有“敕牒”、“旨授”或“判补”等;身份证的名称有“告身”、“出身”或“官照”等。



按例,委任状一般都是由吏部所发,官员手上持有一份,吏部备案一份,通常是纸制或是帛制的,上面详细注明委任者的资料;身份证则是由朝廷统一制作的,在取得官员身份的时候,如科举考中进士时授予,这个身份证明由官员自己保存,不设有效期。


宋朝时,官员的身份证除了有某官员的文件之外,还要注明他的祖、父、己三代和籍贯、出身,最后授予的长官和承办人还要签名、盖章,其程序复杂郑重,古代官员即便赋闲在家,也可以凭借身份证享受一切该有的待遇。

在隋唐时期,没有出现像明清时代象征官员等级的官服补子,所以单凭服装并不能准确判断其官员的品级,所以朝廷会颁发给官员“鱼符”作为身份证明,随身佩戴以便官府的验证。 鱼符一般是金属制作而成,形状像分左右两片,鱼符上刻有官员的姓名、任职单位以及官员品级等。




为了防止伪造官员身份证,从五代开始,身份证上便由描述官员的岁数、相貌等,但这终究不是照片,且符合描述的人也很多,比如老舍的父亲当年在紫禁城当差,做禁军军官,他出入宫门全凭一张写着“面黄无须”字样的腰牌,核对一下就让进去了。

到了晚清,官员身份证称为“官照”,由于卖官鬻爵和捐纳,官员队伍极度膨胀,很多人都是拿着官照、没有实职的候补官,他们绝大部分一辈子都没有官可做,于是,官照恶化为可以买卖的商品,曾经是至高无上的官员凭证,沦落为一张废纸。


所以古代出现冒名顶替上任的还是比较不容易的


青梅煮史


简单说,古代官员上任必须要有正式的任命状,叫做敕牒。

宋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关于敕牒的故事,公元1051年,著名的红杏尚书宋祁的儿子与越国夫人曹氏的门客张彦方游玩。而张彦方伪造皇帝敕牒,替人补选官职,被判死罪。谏官包拯奏说宋祁的哥哥宋庠没能严格要求子弟,又说宋庠在朝廷没有什么建树,宋庠请去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