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高曉松吹歷史,宋朝占當時世界GDP90%,此事是否屬實?

臨川居士


完全是胡說八道,沒有任何根據,沒有一箇中國學者或西方學者曾證明這一點,關於宋朝的gdp有多高,只有一個名叫Angus Maddison的英國學者做過此類研究,而他的研究結果是宋朝gdp佔世界22.7%,整個亞洲佔世界60%,高曉松、袁騰飛和很多網民謠傳的大宋gdp動不動佔世界80%、90%是對安格森麥迪遜研究成果的一種誤讀。


而在安格森的研究中,佔據gdp最高位的並不是北宋,而是印度地區,佔比達到了28.9%,至於是如何算出來的,因為古代史料殘缺不全,很多數據都沒有,所以並不能像今天統計各國gdp一樣精確,安迪森的計算方法是根據北宋的稅收和稅率來計算,北宋的稅收峰值為1億6000萬貫,他經過匯率推倒認為,1貫錢大概等於5克黃金,5克黃金等於19美元,進而算出北宋稅收高峰的1億6000萬貫等於如今的152億美元,由於北宋稅率約為15抽1,因此得出北宋的人均gdp在2280美元,而他又估算北宋人口在1億左右,因而算出了總gdp和佔比。

可以看出,安迪森的計算估算非常多,很多都是不合理的,畢竟,就算是技術先進,數據統計極為詳實的現代,都做不到避免統計誤差和數據注水的情況,更何況信息匱乏的古代?

就拿安迪森的方法說,類比黃金本身就不恰當,黃金的開採高峰在大航海時代之後,今天世界的黃金儲量遠高於1000年,甚至多了好幾倍,這種情況下,自然金價相對於古代就會貶值,除去這些誤差,很可能一貫錢只等於2-3克黃金,這樣安迪森的估算就等於多估計了三分之一到一半之間,北宋的人均gdp大概率不會超過1500美元,這樣gdp估值就等於少了三分之一。

(安迪森的原文明明寫的是除了日本之外的亞洲gdp佔世界60%,中國只佔22.7%)

還有人口問題,北宋人口究竟有多少,還未有定論,少的說有6000多萬,多的說有1億,而各方都拿不出確鑿的證據,因此,人口1億這個數據也是大有問題的。除去這些,稅收多少也是值得推敲的,古代由於技術極不發達,官員瞞報數據幾乎是家常便飯,而中央根本沒有能力進行核實,因此,很可能實際稅收是遠低於紙面稅收的。

總之,個人認為,由於數據的不詳實和古代的統計技術不發達,誤差大,將gdp這麼一個現代社會才有的概念套到古代是不切實際的。


就連安迪森這樣嚴謹的學者都不能保證數據的可靠性,更不用說高曉松袁騰飛這些肚子裡沒有乾貨的二道販子了。


(高曉松的話還有人信?)


沉思的托克維爾


這明顯是跑火車,怎麼可能有一個國家的GDP能夠做到佔全世界90%(一說是80%)呢?換句話說,如此真出現一個這樣的國家,那麼他的擴張將會是瘋狂的,但卻又會在擴張中下降,無法維持這樣的絕對高位。



並且我們可以在那個時代的世界進行橫向對比,在宋朝的巔峰時間,當時世界上還有橫跨歐亞大陸,並同時處於巔峰時期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

當時東羅馬的國土面積比北宋巔峰多70萬平方公里,當然人口少了三倍(宋朝巔峰人口為1.1億上下,東羅馬為3500萬左右)。



除了東羅馬以外,當時的中亞還有阿拉伯帝國,雖然11、12世紀的阿拉伯帝國已經四分五裂,不負巔峰,但終究曾是一個龐大的帝國,有著不容小覷的總量。所以宋朝再怎麼強盛,再怎麼重商主義,人口眾多,也不可能做到佔全世界GDP90%這種恐怖的量級,況且宋朝農民起義眾多,而且地緣政治極差,連年征戰,這可都是燒錢的事。

當然,宋朝時期的中國是當時世界上經濟最好的國家這是毋庸置疑的,現在比較認可的說法是以公元1000年為準,宋朝的GDP約佔全世界22%上下。



哦,忘了多逼逼最最最重要的一句話,宋朝當時的人口同樣佔全世界近20%,所以宋朝的人均比歐洲的人均多出來也是微乎其微的。換句話說…雖然宋朝經濟我們講講當然好,但其實百姓並沒有過比歐洲多優越。


三觀粉碎機


GDP(國內生產總值)這個概念是因為第二次英荷戰爭才產生的,當時英國的威廉·配第爵士為了搞清楚英國的戰爭資源儲備和戰爭動員能力,對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收支、人口、土地、資產情況做了統計。其後經由亞當·斯密、阿爾弗雷德·馬歇爾、西蒙·庫茲涅茨、楊·丁伯根、比爾·菲利普斯、瓦西里·列昂季耶夫、斯通和米德、索洛等人的貢獻,和各國對各自生產、服務狀況的統計需要,才逐漸成為被各國廣泛接受的一種統計指標。

它到現在也不是十分完備,通過統計口徑和統計方法的調整,一個國家的GDP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暴漲,比如2014年,因為把移動通信和電影行業等產業計入在內,尼日利亞的GDP暴漲40%。也經常發生GDP被低估的情況,比如美國企業長期把購買軟件的費用視為一項支出而不是投資,因此美國軟件行業的產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被嚴重低估的。所以GDP是一項重要參考,但不能迷信它。

也因為這個概念是17世紀才逐步產生的,10世紀到13世紀的宋朝是不可能有GDP統計資料的,只能是後來者去核算。最早做這項工作的可能是安格斯·麥迪森,他率先完成了公元1000年到20世紀的全球主要經濟體的GDP核算。經濟學家劉逖認為他的估算高估了三分之一,而在他的計算中,1000年左右的中國,GDP佔比約為22.7%,遠低於高曉松所說的90%。高曉松說的這個數據查不到任何出處。也有說60%的,這是看錯了數據,在麥迪森的《世界經濟千年史》裡,60%是當時整個亞洲(除日本)的GDP佔比。還有說佔比超過一半,人均GDP超兩千美元的,不知道統計口徑和計算方法,不好說什麼。

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來推測高曉松的說法靠不靠譜,二戰後的美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強勢到憑一己之力托起了衰敗的歐洲,黃金儲備佔比75%,鋼鐵產量比63.92%,石油產量佔比70%,而它的GDP也不過佔比56%(很多國家並沒有數據,所以這也是估算值)。若宋朝GDP佔比真的有90%,那打到歐洲去的應該是宋朝人。


鍛彰趣義


這是明顯的胡扯。

宋朝時期的中國GDP總量最多隻佔到全球的40%,有的歷史書上說的的是60%,說實話,我都覺得60&都不太切合實際。因為當時的統計單位和現在的標準並不一樣。

那個時候的統計標準其實按照現在來說,參差不齊。各個國家的貨幣都很少流通,沒有一個標準。而封建社會衡量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最重要的還是看那個帝國的人口和麵積以及人口數量是在增長還是減少。

很顯然,宋朝時期中國的人口和經濟在世界上都算比較龐大的。尤其是人口,在北宋徽宗時期,已經達到了一億多人。可以想象在玉米和土豆沒有引進中國之前,單單憑藉水稻等簡單的農作物就能養活一億多人,宋朝的發達程度可見一斑。

但是說GDP佔到60%或者80%,那簡直是亂說。為什麼當時的中國商品經濟發達?其實也是出於無奈,傳統的北方糧食區被佔領,城市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們的教育水平和當時文人地位的高度決定了宋朝商品經濟的發達。

宋朝是一個生錯了時代的朝代,如果宋朝晚四百年出現,那麼中國將會是另外一個結局。


阿元看歷史


北宋經濟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GDP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我們選擇一個時間點:公元1100年。中國是北宋哲宗死的那一年。北宋人口有1億多人,財政收入1.2億貫(折1億兩白銀)。

公元1100年,東亞和南亞的GDP總量與北宋相當;歐洲、中東、黑非洲、美洲的GDP總量與北宋相當。

公元1100年,世界上還有如下的大國

東亞(除去北宋):6000萬人

遼國,人口上千萬。

西夏,人口數百萬。

高麗,人口數百萬。

日本,人口上千萬。

越南,人口數百萬。

占城,人口數百萬。

三佛齊,人口上千萬。

南亞:6000萬人

加茲尼王國,阿富汗、巴基斯坦,人口數百萬。

朱羅王國,印度東南部、斯里蘭卡、蘇門答臘島,面積3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上千萬。

中東:2000萬人

穆拉比特王國,西班牙、西北非,人口數百萬。

法蒂瑪王國,埃及,人口數百萬

耶路撒冷王國,十字軍東征建立的國家,人口數百萬。

塞爾柱帝國,面積4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上千萬。

歐洲:5000萬人

拜占庭帝國,數百萬。

法蘭西王國,人口上千萬。

英吉利王國,數百萬。

神聖羅馬帝國,人口上千萬。

丹麥王國,人口數百萬。

波蘭王國,人口數百萬。

基輔羅斯大公國,人口數百萬。

黑非洲:2000萬人

加納王國,有數百萬人口。

大津巴布韋王國,有數百萬人口。

印第安人:1000萬人

瑪雅王國,已經過了最鼎盛時期,處於後古典時期,約數百萬人口。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宋朝建立起就軍事擴張。在和遼國鬥爭中,不論軍事,人口,國力明顯心不從心,屢次大敗,軍事勝利是政治,經濟,軍事,綜合實力的較量結果,宋朝兩次北伐,都是全國上下準備充分基礎上發動的成果 。全軍覆伏,不論從何處比較,都是遼國強大。現實從戰國以來。中國北方都始終經濟發達地方,到宋未元初江南才有所發展,《水滸。金瓶梅》都是這些表明。宋朝只有絲織方面發展,在冶鐵方面宋朝差很多農業更無法比,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沒有安寧,不論南宋北宋國家實力比不過遼國。更不要說東羅東帝國是今日土耳其,希臘,保加利亞,馬其頓,意大利,南斯拉夫,西班牙南部,敘利亞,巴勤斯坦,埃及,利比亞和突尼斯。從羅馬帝國395年分裂後到1453年。有世界級大城市君士坦丁堡,尼西亞,薩洛尼卡,羅馬,大馬土革,安條克。我國古代稱為大秦帝國,更為古老長久國家。語不錯誤人不自羞,高曉松是英豪更需要別人關注才自在。


ww3721


謝謝提問。肯定不可能。中國古代主要還是農業比重絕對優勢,手工業產值充其量僅佔農業產值的10%,所以,沒有高額利潤來源。

人力就是最大的生產力了。所以,北宋的產值,也就世界產值的四分之一的樣子,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我們不能拿現代GDP 亂比較。因為現代GDP中,高利潤工業產品佔絕大多數。

日本能夠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就是因為他們步入了現代高科技產業。

北宋時代,周邊國家很多,總人數也不必北宋少,還有歐洲也開始發展,手工業發達。

至少歐洲的GDP也有北宋的一半吧。


千千千里馬


宋朝只是文娛圈最好的朝代,開妓院皇帝撐腰、還是常客,踢個球、可以當太尉相當於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全民以皇帝開始至土豪劣紳淫蕩橫行,高曉松就是混娛樂圈的,當然拼命吹!

接下來說垃圾宋朝的"豐功偉績",對比世界其他地方、至少把中原文明發展拖後200年!

1、中國史上稅收最高,燕雲十六州民眾寧可留在遼、金、蒙……怎麼收復?

2、財政收入奇高,卻軍費永遠不夠用,養馬的錢也沒有!根本不是草原問題,看看當年楚國,他們戰馬多強大?瓷窯裡燒出來的?財政收入全用來淫蕩、奢侈浪費……

3、農民起義多、史上最頻繁

4、整個趙光義一族(除趙構)、趙匡胤一族大部到金國當雞當鴨

5、…………

為什麼南宋還能起來?這完全是金國人失誤,給趙構留下鉅額財富!金國俘走5000皇族、高官,至少封地趙構可以處置吧?趙構不把這些封地當獎賞、有這麼多人人為他賣命?封給岳飛等中興四將的地,嘿嘿、不少的,萬畝起步,許多是被俘趙構兄弟姐妹的……

再說說岳飛,萬一真的打得金國放回5000人,先不說皇位問題,趙構只是第9子,他兄弟姐妹的封地都被他賞了戰將功臣N多,怎麼辦?更還有叔叔伯伯的……

最後說,其實宋早滅亡早好,宋朝是一個毀滅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優良品質的朝代!主要問題是沒出現"劉邦"這樣的人……


新晴辛靜


北宋,南宋時期,國家處於分裂割據,諸國並存的特殊歷史時期。

北宋時期,遼國,西夏,吐蕃,大理,長期共存,遼國被滅亡以後,還有金國。

南宋時期,金國,西夏,吐蕃,大理,長期共存,金國被滅亡以後,還有蒙古國。

宋朝的農業,手工業發達,畜牧業落後,因此,嚴重依賴於對外貿易,出口絲綢,瓷器,茶葉,進口馬牛羊等畜牧產品。

由於宋朝時期,國家並不是處於大一統的時期,因此,本來的內部貿易變成了國際貿易,由於國際化分工的存在,宋朝要閉關鎖國,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相互依存,優勢互補,才是諸國並存的生存之道。

如果不是由於宋朝時期的統治者總是要武力統一華夏,那麼華夏的諸國並存的特殊歷史時期,就像歐洲一樣,長期的不統一,真的會產生資本主義,大一統的華夏就很難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

至於說,在宋朝時期,種植茶樹,收穫茶葉,手工業作坊生產的陶瓷,種植桑樹,養蠶,繅絲,紡織絲綢,能創造多少的GDP,有頭腦的現代人,應該有自己的正確的判斷。


瀋陽楊藝


無論是宋朝佔世界GDP的90%,還是80%,還是60%,基本都是謠言。高曉松講的當然也是網絡段子。


英國曆史學家麥迪森(Angus Maddison) 所著的《世界經濟千年史》這本書。可能是謠言的最早來源,有人把這本書裡的數據看錯了。


這本書中記載的亞洲GDP(除去日本)的數據剛好是世界GDP的60%。而對當時的宋朝的估計是23%左右,考慮到宋朝的人口總量,這個數字僅僅是高於當時的世界平均水平,比現在中國所佔比要強(2017年是15%),但也沒有到驚世駭俗的程度。


一國GDP總量佔比超過全球50%的情況,是世界歷史上的特殊情況,大概只有二戰剛結束的美國有這麼牛(歐洲亞洲都打爛了)


一般人認為的宋朝商業比較發達,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其實多半是從當時的汴梁開封情況來看,但那汴梁人口最多不過150萬,而整個北宋鼎盛時期人口超過1.2億,所以汴梁人的生活水平,其實不能代表全宋朝。


事實上說宋朝工商業比較發達,那只是相對而言,宋朝本質上還是個農耕文明,就連推測宋朝GDP佔比達到世界的23%的 英國曆史學家麥迪森,也並不否認這一點,他的推測“23%”,其實也主要是從宋朝農業狀況來估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