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致最好的男篮

昨天,看到杨毅老师的一篇推送,才记起8月8日这个日子。

十年前,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啊,一恍惚十年过去了,后知后觉。

今年我26岁,十年前我16岁,那会应是高一的暑假。我央求父亲带我去北京看开幕式,没能如愿。

就这样,在一个小房间里,透过一个小电视,我看到了最精彩的开幕式,最璀璨的烟火,最好的男篮。

十年了,致最好的男篮

我是一个篮球迷。目光自然聚焦在篮球这块场地。五棵松太美了,太梦幻了。那里有梦八队,也有08年的中国男篮。

姚明、大郅、阿联、朱芳雨、刘伟、李楠、孙悦、陈江华。10年过去了,我依然很轻松地记起他们的名字。

有一种记忆,很难被岁月冲淡。

有一种青春,永远定格在08年。

那是属于我们的奥运会,我们是多么的骄傲,多么的自豪,天天对着谁都能唱《北京欢迎你》。对于一个篮球迷来说,多么希望男篮有好的表现。

男篮被分到了“死亡之组”,对手有美国、西班牙、希腊、德国、安哥拉。除了安哥拉,其他4个对手实力都比男篮强。出线形势告急。

但是男篮做到了,成功晋级8强。在艰难赢下德国后,多少人激动的哭了。

我们提前出线,我们战胜了拥有诺维斯基的德国战车。那一晚五棵松球馆的旗帜是鲜红色的。

十年了,致最好的男篮

最好的男篮,不仅代表着实力,更代表着青春。实力总会长江后浪推前浪,但青春却一去不返。

对于90后尚且如此,80后、70后的朋友内心的“情愫”必是千丝万缕。

我的父亲,不喜欢篮球,也很少运动。但男篮进了8强,他的脸上挂满了喜悦。我会问父亲,为啥?父亲干完一杯啤酒痛快地说了句,骄傲啊。

这是我想说的。体育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坚不可摧,无可名状。13亿的百姓图个啥,不就希望祖国繁荣富强,自己发家致富奔小康嘛。

少年强,中国强。中国强,体育也得强。体育强,需要更多少年的加入。想到这,我既期待,又有点惶恐。

十年过去了,男篮青黄不接,总是在输球,台湾我们都输过。那场球我记得是于嘉和杨毅解说的,他俩眼眶泛红,声音颤动。这不是哭泣,这是震怒后的不知所措。

十年了,致最好的男篮

你我都是平凡的人,大多朝九晚五,餐风露宿。也许我们曾挚爱过体育,但岁月让我们离体育运动渐行渐远。是啊,你行你上啊,奈何我们上不了。

希望在下一代。这句口号是光亮的,也是缥缈的。中国少年愿意并且能够从事体育,这将是一场漫长的等待。教育、财富、思想、自由,这些我们还不具备。

就像世界杯后,我给国足写的那份信,我有太多的话要讲,最终还是归结于“期待”两个字。恨铁不成钢后的期待,往往是漫长的。

08奥运男篮是我们的“梦之队”,日后会有更好的男篮吗?期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