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着,年轻着:十名参与者讲述"太马"十年

2010年至2019年,太原国际马拉松赛走过10个年头。10年参赛者总计超过20万人,加之工作人员、志愿者和观众,伴随这项赛事的人蓦然回首:哦,已经10年了。就以10人回溯时光,回溯“太马”10年。

奔跑着,年轻着:十名参与者讲述

 一 有问题,我能帮助你

9月8日6时,太原师范学院大三学生邓玥晗,以志愿者的身份站在长风商务区广场,手举一块标识牌,上书:“有问题,请问我。”3万余人齐跑马拉松,莫说外地跑友,就算是老太原,对长风商务区设置的马拉松功能用房也不太了解。邓玥晗细致地一一解答,像个耐心的老师。“询问卫生间和检录处的人最多。”她总结说。

“我们凌晨4点就来了,熟悉现场。”邓玥晗介绍说,“山西国际会展中心每一个出口,都会设置一名问询志愿者,方便跑友们找路。”“还有好多同学,负责在赛道上志愿服务。”邓玥晗说,“他们的任务是拧瓶盖,给运动员倒水。一天下来,要拧几千个瓶盖。”

  二 陪着你,手拉手撞线

2019年太马赛道上,52岁的李正东与50岁的张红玲又一次联手登场。夫妻俩全程紧紧相随,手拉着手冲过终点,一如既往。2003年,张红玲健康出了些状况,她开始通过长跑锻炼身体。为了陪伴妻子,李正东也加入到了长跑队伍中。太原跑友群里,由此多了一对“长跑夫妻”。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张红玲收看马拉松项目直播,特别想去参赛。2010年首届“太马”,张红玲报名参加了半程马拉松赛,并获得了第20名。李正东从第二届“太马”开始加入,赛道上,夫妻俩始终相随,手拉手冲过终点,真无敌。

跑过9届“太马”,李正东说“因为爱情”。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所以他们还是年轻的模样。

三 JA247,我叫周斌进

2010年首届“太马”,247号运动员周斌进,以2小时51分43秒完赛,获得了山西本土选手最好成绩。2019年,作为连续参赛的“太马”跑友,周斌进拥有一个永久自选参赛号码: JA247。他说247是吉祥号码,会一直带来好运气; JA则是“晋A”的意思,表明自己是个太原后生。

周斌进的小团队,成员有33人,可谓卧虎藏龙。有人是专业队医,可应对训练比赛中出现的各种损伤;有人是健身教练,从训练、健身多方面分享经验;有人是专业大厨,提供各种营养食谱。

“虽然大家只是长跑业余爱好者,但是玩,也要玩到最好。”周斌进说。

 四 辣眼睛,太原太美了

57岁的姚晋凉,从2006年开始长跑,10届“太马”无一缺席,参赛项目均为全马,他说:“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了。”

姚晋凉也有自己的专属永久参赛号码: TY119。 “ TY就是太原喽,11月9日是我的生日。”老姚爱开玩笑,“真的,我和消防队没有任何关系。”

“首届‘太马’终点在滨河体育中心,后来又设在山西体育中心,现在则是长风商务区。”姚晋凉对每届比赛如数家珍。“以前跑到长风桥、胜利桥就要折返,现在滨河路南北延伸,我们跑到北中环桥、祥云桥才折返,算是见证了咱们太原的城市发展。”

老姚2006年跑步时,太原市只有长跑协会一支队伍,五六十名成员。十余年过去,长跑协会成员达600余人,太原市的跑团多得“数不清楚”,有的跑团规模超过千人。“校园啊、公园啊,人都挺多。”老姚每天晨跑,身边尽是跑友。

五 大飞碟,咱们合个影

“今年报了个半程,就是想和朋友们聚在一起高兴高兴。”44岁的张星笑称,“每年,我们都在‘大飞碟’(山西国际会展中心)那儿合影。”2015年至2019年,张星参加过4届“太马”,全程、半程看心情随机跑。2016年,由于“太马”和北京马拉松前后相差一天,张星缺席了一届“太马”。“忍痛割爱,忍痛割爱。”张星说。

在张星眼里,“太马”更像一次聚会,“赛前大家一起训练,比赛结束去‘大飞碟’合影,完了再撮一顿。”张星说,今年是太原市的“体育年”,二青会刚刚结束,“太马”结束后CBA联赛、 WCBA联赛又将开战。“好多外地跑友特别羡慕。”

“对了,今年‘太马’配发的参赛服,朋友们都说特别漂亮。”张星补充道。

六 小细节,越来越完美

“一看朋友圈,嚯,好多外地的跑友都来了。”温小军说,“外地朋友参赛时间紧张,有朋友让我帮他们先领上装备。不是兄弟不帮忙,真是领不了。”42岁的温小军是跑友圈里的名人。他不仅连续参加过10届“太马”,还屡屡现身国内各项马拉松赛事。温小军坦言:“今年‘太马’升级为‘双金’赛事,在国内算是最高级别了,吸引了很多外地跑友来参赛。”

今年“太马”3万余人的参赛规模,意味着领取个人参赛物品这件小事,也变成一项大工程。“今年领取物品,整个流程设计得非常科学简洁,没有出现人流拥挤的情况。”温小军说,“而且必须本人到场,凭借身份证原件才能领取,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替跑情况的出现。”

七 跑慢点,健康在脚下

“以前我会和朋友们开玩笑说,有什么病,跑跑步就好啦。”46岁的王志雄说,“现在我经常提醒大家,少跑点,跑慢点。”46岁的王志雄也是“太马”老人。2015年,他还被评为“太马”公益形象大使,邀请全国100个跑团参加马拉松“百团大战”,致敬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今年,王志雄又作为太原电视台解说嘉宾,为第十届“太马”鼓与呼。

王志雄介绍,他一直致力于宣传健康跑步理念。譬如,在各个跑团推广医疗急救、运动康复知识。“马拉松运动太火了,确实有一些朋友失去理智,透支健康晒成绩。”王志雄表示,“我强调‘少跑点、跑慢点’,是因为跑步初衷是让身体更健康,而不是追那些好看的数据。”

八 3万人,安全第一位

42.195公里是一段全马距离,而对于“太马”组委会竞赛部负责人贾红稳来说,他得走不知道多少段全马。

竞赛部的工作之一是测量比赛路线。“测量路线,是在下午出发,然后就干到第二天中午。”贾红稳介绍说,“有时候为了测量一个折返点,不知道在滨河路上走了多少个来回。”

今年“太马”沿用了2018年的赛道,贾红稳和他的小伙伴们也没能闲下来。2019年太马3万余人参赛,首次采用了分枪起跑的方式。竞赛部为此设计了多套方案推演,最终在赛道上设置了A、 B、 C、 D、 E共5个区域。“全程、半程、迷你各方阵,没有一个‘插队’的。”贾红稳说,“各项目选手都能安全、有序起跑,就是我们的奖牌。”

九 亲子赛,全家心里美

“太马”赛道上有一个方阵,无论成绩多么出色,都不会得到奖牌。他们压根不是奔着奖牌来的,他们只是以家庭为单位参加迷你亲子赛,在马拉松十分之一的路线上“出出汗”。2014年,太原马拉松赛首次设立亲子赛,280个家庭参与其中。时至今日,亲子赛规模扩大至1000个家庭,依然供不应求。

“必须提前在电脑上写好姓名、身份证号。”从第一届亲子赛就开始参与的高菲,将报名参赛描述为一场“秒杀”网购。“报名一开始,就得不停点、点、点,提交这些报名信息。”高菲说,全家人已经将亲子赛当做一年一度的节日。起初孩子只能走走停停,现在则可以跟随父母轻松跑完全程,“那种跑在滨河路上的感觉,开车可体会不到。”她说。

十 一路上,越来越干净

“太马”起跑第一方阵,由世界各地精英选手组成,他们被安排在第一顺位出发。那么,“太马”最后一个方阵,是哪支队伍?

是环卫团队方阵。“太马”赛道上的环卫团队约有二十余人。每当起跑人群前进一段距离,他们便及时跟进,清理水瓶、纸屑等残留垃圾。环卫方阵所过之处,“片甲”不留。

环卫方阵的队长刘建宝经历了10届“太马”。每年比赛他都会带领环卫队员,拎着大大小小的垃圾桶,走在参赛队伍的最后。“不仅仅是赛道上这些人员,你看,周边道路、花池旁边,也有我们的战友,总数约200人。”刘建宝介绍说,除去常规清洁工作,今年“太马”还投入了18辆公交移动厕所和100个单体厕所,确保环境卫生。

“10年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参赛者素质在不断提高。”刘建宝坦言,“真的,近几年比赛,地上的垃圾明显少了,我们的工作量少了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