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之談!果園雨前用藥還是雨後用藥效果好

最近,不斷有果農朋友諮詢:防治病蟲害時是雨前打藥效果好還是雨後打藥效果好?可能很多人認為雨前打藥的話,會影響到藥的噴施效果,造成浪費。其實不然,在雨前打藥不僅藥效不會大打折扣,而且藥的吸收利用率及效果相比雨後打藥還要高。

在果區,果農在病蟲害防治時有一個習慣,就是果園用藥時不是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及規律用藥,而是根據時間及手中的活計安排,有些人是根據時間來卡,比如從花後到套袋前,一般果園用3次藥,從花後7-10天第一次用藥到6月初套袋,大概時間30天左右,那麼他就開始計算,用三次藥,那麼每次用藥就間隔15天左右,完全是根據時間來卡,而不是根據天氣情況和病蟲害發生發展規律用藥。

经验之谈!果园雨前用药还是雨后用药效果好

這種卡時間打藥的辦法,在有些年份也許問題不大,可是像今年這種氣候問題就出來了。我們知道,果園許多病害的侵染都是與降雨有很大關係,比如鏽病、褐斑病、腐爛病、輪紋爛果病等,特別是近年來嚴重發生的鏽病和造成大量落葉的褐斑病,還有蟲害像桃小食心蟲等。適度的降雨,一些病菌孢子才能萌發,大量的病菌孢子是通過風雨,特別是雨水飛濺進行傳播,一些病菌孢子在葉片較長時間潤溼的情況下才能侵染葉片,降雨是褐斑病侵染的必要條件,降雨還能促進病斑現症、產孢和擴展。對於桃小食心蟲來說,在5月底到6月初,有一定的降雨桃小才出土。

鑑於上述原因,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病蟲害防控研究室制定的褐斑病和鏽病的防治方案當中,在5月中旬開始,觀察降水情況,如果雨量超過2個毫米,使葉面結露6個小時,病菌就會侵染,而且降雨持續時間越長侵染量越大,如果雨前5天內沒有用保護性殺菌劑,那麼雨後就要立即用剷除性殺菌劑進行剷除。而且雨後立即用藥,效果最好,用藥每晚一天,效果降低20%。

经验之谈!果园雨前用药还是雨后用药效果好

對今年來說,5月10日前後和5月20日-22日先後兩次降雨,許多果園已經被鏽病和褐斑病所侵染,特別是20日-22日的降雨,由於持續時間很長,病菌的侵染量就會很大,防治上就要依據降水情況及時調整用藥時間及藥劑,而不能根據固定的時間間隔按部就班的用藥,應當對於雨前5天內沒有用保護劑的果園於雨後立即用剷除性殺菌劑進行防治。對於鏽病和褐斑病,剷除性藥劑可選,戊唑醇、丙環唑、氟硅唑、苯醚甲環唑。

另外還需要強調的一點,褐斑病在一些地區近年來非常嚴重,防治關鍵就是5月-6月的初侵染期,必須在初侵染期將褐斑病控制在0.5%以內,否則,在雨季來臨以後,就很難將病害控制住,特別是連陰雨天氣,果樹根本無法用藥。

中國獼猴桃產業網(www.51qiyiguo.com),採用“互聯網+產業”方式,以武功獼猴桃為中心,輻射全國獼猴桃上下游企業,整合行業資源,形成全國單品產業上下游聚焦中心。 提供獼猴桃種植,加工,銷售產業生態供應鏈的信息服務,帶動產業在線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