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皮影」不見「戲」 皮影戲路在何方?

只見“皮影”不見“戲” 皮影戲路在何方?

記者:王卓倫

一塊白色幕布,幾根小竹棍,一個個用鄉音曲調唱述的故事——生動的皮影戲鮮活地留在了許多老人的記憶中,也讓從未目睹過皮影戲的年輕人充滿好奇。正在舉行的第二屆山西文博會上,展臺前的“皮影熱”,讓展臺後的藝人們感嘆落寞的皮影戲市場。

皮影展臺熱鬧非凡

“我只在電影裡見過皮影戲,這是第一次親手撫摸皮影。”太原理工大學的學生劉文被花花綠綠的皮影人物所吸引,興奮不已。她說,早就知道皮影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直到親手摸到,才知道皮影的確是‘皮’做的,而不是紙做的。”

74歲的劉佳文帶著幾件作品,隻身一人從河北樂亭縣來到太原。此次文博會上,他的三國人物皮影作品令不少人駐足觀看、讚歎不已。在絡繹不絕的來客們好奇的目光中,他介紹著選皮、雕刻等10多道工序。

臨汾市民郭先生買了孫悟空和豬八戒的皮影,準備送給8歲的孫子。回憶起兒時光景,他對記者說,皮影戲不需要太多複雜的設備,戲臺能在村裡很快搭起來。“十里八鄉的人聞風而來——那種熱鬧的場面,現在的人很難想象。”

只見“皮影”不見“戲”

“現在有很多文化愛好者和藝術家收藏名家皮影,所以我並不為銷路發愁。”從事皮影藝術40多年的劉佳文說,他的參展作品只展不賣,“詢問價格的人有很多,但是能讓更多的人瞭解皮影戲、欣賞皮影戲、傳承皮影戲,才是我最想了卻的心願”。

“它們本應是動著的,現在卻安靜得很。”看著牆上裝幀精美的“得意之作”,劉佳文有些感慨。

來自山西侯馬的皮影雕刻技術傳承人趙宏平說,目前當地只有3個皮影戲班子,演員有傳播皮影戲的熱情,但是“由於能演出的機會實在太少,他們都是兼職的”。

而據陝西皮影大師汪天穩團隊的負責人介紹,在擁有悠久皮影戲歷史的陝西華縣,也只有4個完整的皮影戲團。“唱皮影戲的人年紀都在50歲以上,沒有年輕人在唱皮影。”

“除了家族式傳承,現在很難找到對皮影戲感興趣的年輕人。”趙宏平所在的侯馬皮影戲團隊裡,年輕人寥寥無幾。“願意從事皮影藝術的年輕人,都是在製作皮影。因為相比於皮影戲,皮影更有路可售、有利可圖。”

傳承皮影戲,路在何方?

皮影戲表演市場的萎縮,讓古稀之年的劉佳文感到惋惜。他說,在過去娛樂匱乏的年代,皮影戲在山西、陝西等地深受歡迎。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零星的皮影戲演出,是在‘非遺’的影響下,為人們豐富的現代娛樂生活尋找一點懷舊的氣息。”

汪天穩團隊的負責人介紹道,與皮影的製作有一定的書籍和史料記載相比,皮影戲的演出、唱腔的設計都是口口相傳,師傅教徒弟。隨著老一代人的停歇,皮影戲面臨只見“皮影”不見“戲”的危機——將來只能見到物體的皮影皮子或者聽聽錄音,無法再見到皮影戲的表演。

趙宏平說,目前“皮影熱”與“皮影戲冷”的尷尬,實際上是許多民間工藝載體與形式相脫節的縮影。“希望皮影製作藝人讓更多的‘載體’走進人們的視野,這實際上是在對傳承‘形式’的急切呼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