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3》浅评,副标题无责任乱弹

《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崩塌,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豆瓣评分4.1,不及第一季的一半。


《舌尖上的中国3》浅评,副标题无责任乱弹

刚开始小编还有点不相信,但看完前四集后,立刻理解网上的那些评论了。

且不说那满是漏洞的解说,便是前两作突出的美食主旨也都消失不见了,剩下的都是干巴巴的说教和略尴尬的煽情。

今天,小编给前四集取了几个小标题,稍带浅评,给那些还没看过第三季的观众一些“观影指导”。

第一集:《钢的锅》

这一集用近二分之一的篇幅介绍了章丘的铁锅,从选材到锻打,每一个工序都介绍得非常详细。

《舌尖上的中国3》浅评,副标题无责任乱弹

剩下部分的三分之一,则是用铁锅做菜的画面,可这些食物画面大都一闪而过,仅仅是为了体现章丘铁锅不粘、耐热的特性。

《舌尖上的中国3》浅评,副标题无责任乱弹

里面的一句话,令人深刻:有生命的器物,创造了有生命的美食,章丘铁锅,三万六千次捶打,获得有生命的它!

《舌尖上的中国3》浅评,副标题无责任乱弹

看看,连广告词都想好了,与某“晒足180天”何其相似,但仔细一想,却完全经不起推敲!

根据造锅的画面可知,敲打铁锅需要两个人轮流锤炼,我们假设每一次敲打只需要1秒钟,在中途不休息的情况下,造一个章丘铁锅就需要两个匠人至少10个小时的时间!

《舌尖上的中国3》浅评,副标题无责任乱弹

这还是打铁锅吗?是铁人三项吧?

第二集:《进击的煎饼果子》

这一集介绍的是早点,作为中国人,早点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第一餐,但由于时间短促,早餐讲究的是省时、方便,你很难把精致和美味这些词放在这些食物身上。

《舌尖上的中国3》浅评,副标题无责任乱弹

然而,《舌3》的导演组还真做到了!用整整一集的篇幅,介绍了各种寻常的早点,还让煎饼果子成了这一集的主角。没有错,就是你每天早上吃的5块钱一个的鸡蛋饼!

《舌尖上的中国3》浅评,副标题无责任乱弹

突然发现这一季的导演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一盘能让《舌尖》系列千秋万代的棋,中国所有食物来一集,撑个一千季,没问题!

第三集:《封建礼教的复辟》

第三集讲的是宴席,最后一段是湖南岳阳平江的“十大碗”,这种有特色的地方菜,本是十分吸引观众的题材。

《舌尖上的中国3》浅评,副标题无责任乱弹

但直到整集结束,小编还没闹明白“十大碗”到底是哪十大碗,导演把更多的时长放在了介绍舞狮传统和宴席礼仪上。

中国乃礼仪之邦,介绍礼仪本无可厚非,但听着感情丰富的旁白,小编总有种不对劲的感觉:每一个座位按亲疏主次,父子不对座,叔侄不同桌,每上一道菜都要敬酒,每一次上酒都要换手......

《舌尖上的中国3》浅评,副标题无责任乱弹

小编认同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一些优良传统,但朱老夫子流传下来的程朱理学,里面的很多内容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其优劣本就有待商榷。

《舌尖上的中国3》浅评,副标题无责任乱弹

更何况尊老爱幼要从心出发,不能流于表面。摒弃一些繁琐又不合时宜的约束,别让本该开心自在的宴席成了对小辈的折磨。

第四季:《微商的逆袭》

前几年广电对养生节目进行了严查,逐渐让我们的电视机清净了下来,谁知最新一次看到的养生节目,竟然会是《舌尖上的中国3》,这是小编万万没想到的。

《舌尖上的中国3》浅评,副标题无责任乱弹

这一集讲述的药膳,中医是我国的精粹,的确应该发扬光大。但小编希望光大它的是成千上万的医生,而不是成千上万的厨子!

《舌尖上的中国3》浅评,副标题无责任乱弹

中医本就复杂深奥,各类药材之间的药理反应,连一般的医生都无法完全掌握,这一集的播出,除了教坏几个家庭煮妇,小编看不出其它效果。

当然最可笑的还是学生制造三无唇膏的那一段,中药都有严格的保质期,与化学品掺杂在一起,保质期更加难以测量,而导演组竟然把这一段摄入其中。真不知道他们是想推广中医,还是黑中医?

《舌尖上的中国3》浅评,副标题无责任乱弹

唯一对这一段持欢迎态度的,恐怕就只有那些微商了,过了这几天,如果你在朋友圈看到《舌尖3》同款中药唇膏的广告,千万不要惊讶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